近东国际金融中心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324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日益增长的国际化已成为近东国家货币金融和信贷关系的特点。它的表现之一,是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国际金融中心在巴林、科威特、阿联酋等地的形成和迅速发展,其中有的已在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近东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这个地区的国家由于石油收入的大量增加,经济迅猛发展;参加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分工一体化的进程;民族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寻求出路和外国资本在该地区的扩张。这样,在银行领域里就表现为,当地金融机构实力的加强,阿拉伯金融资本国际活动的扩大(1983年,按资产数量有36家阿拉伯银行进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最大500家银行的行列),以及银行垄断组织伴随着国际工业公司的大规模渗透。
其他文献
江南水乡青浦,自古藏书之风盛行。上海历史上第一个藏书大家,北宋庄肃于白鹤镇藏书高达8万卷,遂筑“万卷轩”藏之。千百年来爱书,藏书成为青浦人文的独特景观。据统计,目前仅古镇朱家角就有民间藏书30多万册,特色藏书户20多家。丰厚的民间藏书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青浦区图书馆现为上海中心图书馆青浦分馆,
在当前的开放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公共舆论的生成越来越受到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及制约,它不仅愈来愈呈现纷繁复杂的特性以及民间性、流动性、扩展性的特点,而且几乎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广大民众,对整个社会生活的作用更是巨大。面对多元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层级以及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如何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对社会舆论的冲击,引导社会舆论正确地反映我们的社会风尚、民众意愿,反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挥其无与伦比的影响和作用,成为我们所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为此,本刊特邀有关专家就这一话题展开初步的探讨。
<正> 1986年初,法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很多。1983—1985年经济增长不利,比西方主要伙伴经济增长的一半还要低。1983—1984年的对外贸易有所改善,但1985年对外贸易情况恶化。企业经济效益低,生产投资远远落后于西方主要伙伴,失业率却高于他们。1986年4月以来的经济改革的目的就是一要医治这些弊病,改变这种状况。这次改革在多方面都具有其独到之处。
李向平,1989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及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宗教学会理事.主要论著有《祖宗的神灵》、《王权与神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死亡与超越》、
《探索与争鸣》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激荡风云,忆刊出了整整100期。
当前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笔者以为,应该尝试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索与争鸣:
1997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但却在我国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当代中国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走的是一条由易到难的渐进式道路,在这一过程中逐惭积累起了许多深层次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难题的解决又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前途和命运。
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按理讲它和其它学科一样,也是可以探索与争鸣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关于天人关系、神、君与民的关系、礼、法、刑与政的关系的争论,实质上就是一场政治的争鸣,其中特别提到对“民”在政治成败中地位的认识,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也有其意义。在中国历史上这段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自己的政治学理论通过百家争鸣确实在学术上取得过非常辉煌的成就。
中国12亿人口相当于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它标示着曾经是世纪末的人口控制目标(最早于1980年提出,后又更改)提前5年突破了。问题还在于,今后几十年人口增长的潜能依然巨大,13亿、14亿、15亿乃至16亿人口大关的突破并不在我们的预料之外。现在的问题是应该如何从12亿人口中挖掘出力量、信心和希望。
读了《探索与争鸣》杂志去年第10期王晓华《建构主义:中国文化的唯一希望》和李达轩的《缺乏哲学底蕴的中国现代文学》两文,颇有感想。两文所论问题的宽窄和具体陈述虽有不同,但都围绕哲学中心论,把中国文化或文学的欠佳归于哲学的落后。我们姑且不击质疑这种哲学中心的合法性,也不必以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观指出他们都是以西方的哲学或文化来评贬中国文化,虽然笔者也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有不少不如他人之处。这里只想就他们的一些观点提出几点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