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体积直接进样-UPLC-MS/MS技术筛选污水中50种新污染物

来源 :质谱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型污染物的不断出现及其潜在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重视新污染物”的工作部署。由于污水作为新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之一,污水中新污染物监测不容忽视。本研究建立了微体积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筛选及检测污水中50种新污染物。结果表明,50种新污染物的检测限范围为0.1~5 ng/L,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分别为65.4%~113.9%、64.8%~139.8%。利用该方法在20个实际污水样品中检出甲基苯丙胺、可待因、吗啡、曲马多、O-去甲曲马多,氯胺酮、氟胺酮。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可以快速筛查及确认不同区域污水中出现的新污染物,为我国监测及治理环境中新污染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页岩气井井底产生积液后容易引起井筒腐蚀,对页岩气生产带来危害,加注缓蚀剂工艺是防腐阻垢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开展页岩气井井筒管材动态腐蚀规律实验,明确井筒腐蚀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评价和优选适合页岩气井筒缓蚀剂,为页岩气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页岩气井井筒积液附近未浸没、半浸没和全浸没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166、0.353和0.413mm/a,属中等-严重腐蚀,四种缓蚀剂均有缓蚀效果,且优
如何加强省际协作,提高跨界河湖水污染治理成效,是新发展阶段亟待解决的难题。法制体系、流域统筹、联合监测和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监督考核与奖励激励等方面的"堵点",仍然制约跨省界河湖水污染联防联控向纵深推进。因此,需要推动流域立法;在全流域探索形成统一规划,推进跨省界水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标准化;优化监测站网,构建流域水环境监控体系,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建立考核与激励并行的横向生态补偿办法
<正>魏统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和睦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田书记",也是南京市高淳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已有10余年,魏统田始终坚持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带领党员群众蹚出了一条"党建强社、合作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期刊
建立一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化橘红中总黄酮含量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水浴加热回流提取法;紫外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283 n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化橘红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在12~28μg·mL-1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r=0.9999;在0~2 h该方法稳定性良好,RSD为1.1%。本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化橘红产品的提取和质量控制。
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分段式圆周密封的变形特性和密封间隙形状是影响密封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通过建立动压型分段式圆周密封的流固耦合模型,研究了密封间隙的流场特性和结构变形规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影响密封变形的主要力学参数,包括密封压差、周向弹簧初始载荷和刚度、轴向弹簧初始载荷和刚度,并探讨了接头形状、接头间隙及辅助密封面槽型对密封环的变形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流体压力和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变形
道路标线可以通过传递特定的信息来规范和引导交通。开发新型道路标线材料,改善标线材料的视认性,对于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提升道路标线视认性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首先对目前常用的两类道路标线材料进行了梳理,简要介绍了不同标线材料产生视认性的原理,综合评价了不同标线材料的实际性能及其优缺点;然后从原材料与施工工艺的角度阐述了影响道路标线视认性的主要因素及
新安江流域上下游因“谁补偿谁受偿”和“补偿标准”之争引发冲突,为了实现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流域上下游必须从零和博弈走向协同共担。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框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提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的实现需要纵向上下级政府联动、横向上下游政府联动以及社会参与的多方联动相结合。在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机制的运作逻辑中,制度安排为上下级联动提供法制保障,主体功能区位势差异为上下游联动
从城区碳排放特征和评估方法入手,基于能源需求侧节能减排目标提出建筑和交通等主要碳排放部门的关键驱动因子及其城市设计减碳方法,基于能源供给侧开源增效目标提出增加可再生能源承载空间和促进负荷平准化的功能混合等设计策略。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临海新城生态岛为例,定量化评估规划设计的减碳贡献度以及城区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及实现路径。研究显示,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要实现运营阶段在地碳中和目标具有相当难度,需审慎
澜湄区域治理是澜湄六国为了应对共同的问题和谋求共同的发展而形成的区域性合作共识和具体的实践。随着澜湄合作的不断深化,连接澜湄国家的边境地带也逐步形成一个新的互动层面,并成为决定澜湄合作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边境地区逐步变成一个动态、开放的前沿地带,我国与澜湄国家之间利益逐渐增多的同时,也更易受到周边国家问题的影响。把边境作为一个焦点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澜湄国家的边境问题具体化、深入化。边境地区是我国
针对城市更新的复杂性、渐进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建筑师应该主动适应这些特性,通过改变站位和角色、扩大视野、介入或承担部分策划责任、推动和协调各专项设计等方法,保证城市更新的整体性,在未来的城市存量发展中发挥作用。通过介绍位于几个城市中的实际案例,探讨城市更新的重点思路与对策,并总结出城市更新的七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