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效比较试验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等6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特开展了这6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10 d,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和株防效均较好,分别为88.33%和94.33%;24%井冈霉素水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和株防效也较好,分别为84.91%和92.96%。建议在防治水稻纹枯病时,交替使用上述两种药剂。
其他文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食甜糯玉米在绿色、优质、营养、口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从产地环境、种子选择、播种要求、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环节,提出了江苏省苏州市绿色食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促使鲜食甜糯玉米在苏州市能按照绿色食品要求进行生产,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黑塌菜生产是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促进搬经镇黑塌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现对黑塌菜绿色生产技术和速冻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武育粳39号”是由“武育粳29号”(母本)与“武育粳24号”(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稻米品质优、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江苏省沿江、苏南和安徽省沿江、皖南单季晚稻区种植。为促进“武育粳39号”在上述稻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现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机插绿色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适宜推广区域内的种植户参考借鉴。
为探究应用极喷液体缓释复合肥作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植株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特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叶面追施极喷液体缓释复合肥作追肥两个处理的小麦叶绿素含量、株高和单株分蘖数均较空白对照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16.78%和32.79%、11.38%和18.69%、20.00%和40.00%;叶面追施极喷液体缓释复合肥替代尿素处理的小麦植株氮肥利用率最高,比常规追肥处理高26.54%;尿素+叶面喷施极喷液体缓释复合肥作追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较常规追肥处理增产13.21%。
羊瘤胃酸中毒是羊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程短、死亡率高,若不及时治疗,病羊常在采食后3~5 h内发病死亡。现通过一例羊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实例,对羊瘤胃酸中毒的诊断过程、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今后羊急性瘤胃酸的防治提供有力依据,从而减少相关养殖户的财产损失。
为探明不同化学调节剂组合对“扬农啤7号”大麦的防倒、增产效果,特于2019—2020年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试验田内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以叶龄余数1.5叶时每667 m2喷玉米健壮素60 mL+叶龄余数0.5叶时每667 m2喷玉米健壮素70 mL,或叶龄余数1.5叶时每667 m2喷玉米健壮素60 mL+见芒10%时每667 m2喷玉米健壮素70 mL,对“扬农啤7号”大麦的化控效果较好,可增强植株的抗倒性,从而促进“扬农啤7号”大麦的高产稳产。
通过菌种的培养、筛选、定向培养、发酵等,筛选制备出复合菌剂,然后将复合菌剂添加到农业废弃物中进行发酵腐熟,无需添加禽畜粪便即可获得一种优质、高效的微生物菌肥。经自检,该高效微生物菌肥的平均有机质含量高于普通微生物菌肥50%,总养分含量达到有机肥国家标准。同时,通过应用该微生物菌肥后发现,施用该肥料后多种农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提高。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特进行了多种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在水稻白叶枯病未发生时或发生初期,每667 m2施用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40 mL或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50 mL,兑水30 L均匀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用药间隔期7~14 d。
为探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对小白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3次氨基酸水溶肥,可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251.3 kg、增幅为12.2%,每667 m2增收484.6元、增幅为12.6%。
为验证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22%氟啶虫胺腈SC对稻飞虱的具体防效、适宜用量和持效性,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稻飞虱发生高峰期,每667 m2施用22%氟啶虫胺腈SC 40 mL,对稻飞虱的防效较好、持效期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因此,该药剂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