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辅助腹腔入路治疗巨大肾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11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辅助腹腔入路治疗巨大肾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89例巨大肾肿瘤(直径>7 c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行后腹腔镜辅助腹腔入路手术者为A组,行腹腔镜手术者为B组,行开放手术者为C组。A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3.5±7.5)岁;左侧20例,右侧12例;肿瘤直径(7.9±0.6)cm,合并肾静脉癌栓2例。B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4.5±7.3)岁;左侧16例,右侧14例;肿瘤直径(7.6±0.7)cm,合并肾静脉癌栓1例。C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64.9±5.7)岁;左侧13例,右侧14例;肿瘤直径(7.9±0.6)cm,合并肾静脉癌栓1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9例均为单一肾肿瘤患者,未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

结果

8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2例(6.3%)出现高碳酸血症,停止气腹和麻醉后恢复;手术时间(155.0±22.1)min;出血量(141.6±33.8)ml;术后3 d(3~5 d)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住院7 d(7~9 d)。B组2例(6.7%)出现高碳酸血症,同A组处理后恢复;手术时间(184.2±20.6)min;出血量(191.5±46.2)ml;术后4 d(4~6 d)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住院7.5 d(6~9 d)。C组手术时间(154.1±16.6)min;出血量(309.6±50.2)ml;术后5 d(4~6 d)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住院8 d(7~12 d)。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低于B、C组(均P<0.05),A、B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C组(P<0.05),但术后住院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后腹腔镜辅助腹腔入路为两种腔镜入路的协同应用,治疗巨大肾肿瘤较单一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单一腹腔镜手术术中开展困难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不仅降低了手术难度,而且对于合并肾静脉癌栓等复杂肾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在我国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真实医疗条件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干预技术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15—2018年全国21家医院开展宫颈癌人群筛查技术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按照地理位置将全国分为7个大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每区选取2~4个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点,基层筛查点在上级医院的指导下对临床检测指标进行评价。农村地区女性采用细胞学、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或肉眼观察初筛,细胞学或肉眼观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SHR-1210治疗晚期实体瘤中甲状腺功能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7日至2017年6月8日,入组PD-1抗体SHR-1210对晚期实体瘤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评价的Ⅰ期临床研究中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和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结果基线甲状腺功能正常的86例患者中,在SHR-1210治疗过程中新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Retzius间隙的前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5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75例行保留Retzius间隙的前入路RARP,为Rs-RARP组;75例行传统前入路RARP,为CA-RARP组。Rs-RARP组年龄(68.6±5.3)岁;前列腺体积中位值38.9 ml
目的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检测联合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入组的2 883例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女性行液基细胞学和14种高危型HPV(HR-HPV)检测,HPV分型检测应用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技术。于2017年对HPV或细胞学任一异常者进行随访,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级及以上(CIN2+)为临床研究终点,计算不同型别HR-HPV的阳性率,以细胞学联合HR
期刊
目的探讨pT0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7年5月我院8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分期为pT0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除外术前已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的患者。年龄63~75岁,平均69.1岁; PSA 2.26~14.10 ng/ml,平均6.10 ng/ml; f/t PSA 0.10~0.31,平均0.22;前列腺体积
期刊
目的系统性评价微血管侵犯(MVI)预测手术治疗后非转移性肾癌(nmRCC)患者远期生存预后的作用。方法制定严格的文献检索流程及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独立研究员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中国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有关MVI与nmRCC手术治疗后生存转归方面的研究,检索时限设置为从建库开始至2018年5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及中文。采用NOS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质
期刊
目的探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行大组织切片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切片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行大组织切片检查者为观察组,行常规组织切片检查者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年龄(69.0±5.0)岁;体重指数(23.0±1.2)kg/m2;PSA(18.8±2.5)ng/ml;术前Gleason评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