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分析1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男,50岁,因乏力伴下肢水肿9个月余,再发乏力、食欲减退2个月入院。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赘生物形成。择期于全麻下行赘生物清除 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症状体征

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伴腰酸及全身乏力、胸闷不适。2个月前出现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进行性加重。入院后3 d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8.9℃,心脏听诊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双下肢触诊可及明显水肿。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78.7 %↑,淋巴细胞13.9 %↓,血红蛋白71.0 g/L↓;肌酐253 μmol/L↑;高敏心肌肌钙蛋白Ⅰ 256.5 pg/m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4220 pg/mL↑;降钙素原1.61 ng/mL↑;血沉119 mm/H↑。ECG示T波异常。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前叶附着多个高回声团;CDFI显示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连续3次行血培养检查,均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布鲁菌属。结合患者病史分析及超声心动图表现,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

治疗方法

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输成分血改善贫血,行护肾、护肝、改善微循环、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后,于全麻下行赘生物清除 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临床转归

术后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复查心脏彩超显示人工瓣膜功能正常;行血培养检查,未检出细菌生长。患者病情稳定,未诉特殊不适。

适合阅读人群

超声影像科;心外科;心内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青年女性,因"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后右乳红肿热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在当地美容整形门诊行"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术后第2天出现右侧乳房肿痛,逐渐加重,并出现发热。外用"头孢曲松"静滴治疗2周,体温恢复正常,但局部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于术后3周局麻下行切开引流术,并加用"左氧氟沙星"静滴治疗,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且有逐渐加重趋势。后患者就诊于某三甲医院,予"青霉素"治疗后仍无明显好转。整个病程中,患者精神可,饮食可,睡眠可,二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症状体征右侧乳房肿痛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75岁,因"右侧输尿管结石术后一月,返院拔除输尿管导管"入院,在泌尿外科拔除输尿管导管后因"中度贫血"转至血液内科治疗。在血液内科住院期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多次呕血、并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4年前曾患"脑梗死",有"冠心病"史3年,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症状体征患者在血液内科住院期间反复呕吐鲜血。体征:急性痛苦病容、大汗淋漓、贫血貌;血压:70/50mmHg,心率:141次/分;腹部软,无压痛。诊断方法术中胃镜:贲门溃疡并出血(杜氏溃疡?)。治疗方法经内科止血、护胃、输血、补液治
病史摘要67岁女性患者,以突发脐以下、后腰部、臀部和双侧大腿剧烈疼痛为首发症状,随后疼痛消失,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伴大小便障碍。症状体征神经内科专科检查:高级神经活动正常,颅神经未见阳性体征;双上肢肌力正常,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2级,双下肢肌张力低;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膝反射减弱、跟腱反射未引出;左侧腹股沟以下痛温觉、振动觉减退,马鞍区触觉粗查减退;双侧病理征未引出。颈软无抵抗,双侧Kernig征(-)。诊断方法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及辅助检查(胸腰椎MRI、头颅MRI、肌电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1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颌下淋巴结肿大。症状体征右颌下淋巴结肿大。诊断方法手术切除,病理显示惰性TdT阳性T淋巴母细胞增殖(indolentTdTpositiveT-lymphoblasticproliferation,IT-LBP),基础病变为巨大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术后3个月,出现波动性双上睑下垂,左眼明显,视物成双,实像、虚像呈左右位置排列,神经内科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激素治疗。临床转归恢复,随访19个月,患者目前存活且状态良
病史摘要患者李某,男性,31岁。主因"腹痛2天,加重伴便血6小时"入院。2天来反复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耐受,先解黄色稀不成形便,2~3次/天,后出现腹痛伴便血,先为黑便,后出现鲜红色便血,量约有1000ml,伴头晕、乏力、心悸及口唇发干。既往有痔疮史。症状体征T37.0℃,P105次/分,B20次/分,BP100/60mmHg,神清,精神稍差,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心肺(-),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6~7次/分。诊断方法急诊胃肠镜检查未见活动出血部位,行介入血管造影发现空肠动脉远端一分支造影剂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6岁。因"发现右手背侧包块1年,进行性增大3个月"入院,包块大小约1.6cm×0.4cm,边界清楚,触摸光滑,无疼痛、发热及皮肤红肿不适,近3个月来包块逐渐增大。症状体征右手背可见局部包块,大小约2.7cm×2.1cm×0.7cm,表面光滑、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可,局部皮肤颜色及温度未触及明显异常,各指屈伸活动度正常,各指末梢血运良好,感觉正常,右手拇指桡侧可见多指切除术后瘢痕。诊断方法超声示右手背皮下可见一大小约2.7cm×2.1cm×0.7cm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
病史摘要患者,男,52岁,左面部皮肤肿物50年余伴左眼视物模糊10年余,无癫痫、无头晕、无头痛。症状体征患者主诉左眼视物模糊、进食受限。查体:左面部自发际缘至下颌大面积串珠样肿物,色红,质软,局部有轻度破溃,界限清楚,触之皮温较周围高,口内可触及约4cm×2cm×1cm瘤体,口腔黏膜壁增厚,呈青紫色;听诊未见明显血管搏动音。诊断方法眼科检查:左眼眼压52mmHg(1mmHg=0.133kPa),视力左眼手动或眼前;头颅CT左侧颞枕顶叶见斑点状及条片状钙化影,左侧蛛网膜下隙稍扩大,内见斑点状致密影,考虑St
病史摘要患者女,29岁,2021年3月因"黏膜糜烂3年,再发伴气短1年"就诊于我院门诊。临床表现为黏膜糜烂、体重下降,2018年切除腹膜后肿物后一度好转,近期再发,伴气短。症状体征慢性病容,消瘦貌,浅表未及肿大淋巴结。唇部糜烂、结痂,张口受限,舌体及口腔黏膜可见白斑及糜烂。双肺呼吸音清,两侧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SpO290%@RA。腹部见手术瘢痕,肝脾肋下未及。诊断方法ESR10mm/h,hsCRP9.07mg/L,IL-615.3pg/ml。抗桥粒芯蛋白3(Dsg-3)抗体>150U/ml。通气功
病史摘要患者,女,7岁,主因"车祸外伤致右小腿、右足疼痛,出血伴活动受限4h。"入院。症状体征神志清楚、意识淡漠,贫血貌。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右小腿中下段肿胀,局部压痛阳性,无明显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右足背及内踝处可见多处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伤口,伴活动性出血,最大伤口长约10cm×3cm,可见骨折块外露,伤口与足底贯通,足底皮肤脱套。足背动脉可触及,胫后动脉未触及。诊断方法依据明确受伤病史,专科查体,右下肢X线片检查及腘 胫 腓 足部动脉三维重建(CTA)治疗方法于11月21日急诊在全麻下行右下肢清创
病史摘要女性,42岁,反复咳嗽及咯血28月,曾怀疑肺曲霉菌病行右肺中叶切除术,症状短暂好转后再次发作,血抗SSA抗体( )、抗RO52抗体IgG型( ),胸部CT示右肺术后改变,两肺多发囊腔伴结节,曾因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先后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感染等药物治疗,症状仍反复。症状体征右上肺叩诊呈浊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诊断方法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示肺组织内见大片红染无结构物,伴空洞形成,部分血管壁见红染无结构物沉积,伴多核巨细胞反应,周边肺组织见较多浆细胞浸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