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的眼改变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位性皮炎可合并多种眼疾病,如眼睑皮炎、睑炎、角膜结膜炎、圆锥形角膜、葡萄膜炎、白内障、视网膜剥离和眼的单纯疱疹等。应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

其他文献
足叶草毒素是现今治疗生殖器疣的首选药物,用该药治疗生殖器疣具疗效高、易被患者接受、使用简便、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和化费少等优点。文中主要就用0.15%、0.3%、0.5%足叶草毒素霜剂和0.5%足叶草毒素溶液进行了外用治疗男性生殖器疣的开放对照研究,认为上述不同浓度的霜剂和溶液疗效和副作用基本相同,而霜剂可能更易被女性患者所接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大量病毒定居于二级淋巴样组织中的滤泡树突状细胞(FDC)上。FDC上的HIV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某些是由中和抗体所组成。作者研究了FDC上的HIV是否有感染性。
期刊
采用刀豆氨酸甘氨酸溴麝香草酚蓝琼脂培养基(CGB)培养法、因子血清分型及交配试验研究了分离自台湾临床患者的21株新生隐球菌。其中交配试验分别采用麦糠琼脂和麦芽汁琼脂两种培养方法。
局部用鬼臼树脂是治疗肛门生殖器疣患者的一种常规方法。鬼臼树脂是从一种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尚未明确的粗制物。它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活性的木质鬼臼毒素和大量的鬼臼树脂的干重物,构成了从未鉴定过的物质。为了进一步研究鬼臼树脂的特性,作者用高压液相色谱仪定量分析了3批20%鬼臼树脂的组分,即?w皮黄酮(quercetin)和另一种诱变的黄酮类物质――四羟基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kaempherol)
期刊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是新近建立的一种以单个随机寡核苷酸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扩增技术,特别适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甚少、未知基因组DNA序列的靶细胞的扩增。文中介绍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用于医学真菌分类鉴定的优点和实例、用于真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概况,并对该技术在医学真菌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初步介绍。
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可发生各种皮肤改变或疾病,将其大致分为三类,即妊娠后皮肤生理性改变、受妊娠影响但属非特异性的皮肤改变及妊娠的特异性皮肤改变或疾病。文中就与妊娠有关的改变或疾病进行了归纳,并重点介绍妊娠的特异性皮肤改变及几种较为少见的妊娠性皮肤病。
期刊
神经纤维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分为两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和Ⅱ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又称von Recklinghausen病或周围性神经纤维瘤病,较常见。Ⅱ型又称双侧听神经纤维瘤病或中枢性神经纤维瘤病,此型罕见。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确定Ⅰ型和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座位分别在染色体17q11.2和22q12,并且已经分别被克隆和分离。现就分子遗传学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该试验的基本原理为白念珠菌产生的β-D-氨基半乳糖苷酶水解4-甲基伞形酮-N-乙酰-β-D-氨基半乳糖苷(UAG)生成4-甲基伞形酮,后者在伍氏灯365nm处可产生蓝色荧光。
作者报告1例23岁农民。1990年6月发生水疱、糜烂2个月就诊。皮疹先发生于脐部、掌、跖,然后波及头皮、躯干以及口腔和生殖器粘膜。无水疱病既往史或家族史。发生皮疹3周前,患者施洒过土壤杀虫剂1,3-二氯丙烯。当时农药沾污手掌和腹部衣物,并未遵照施药说明立即清洗掉药液,仅用毛巾擦拭。数小时后手掌和脐部皮肤发红和灼烧感,数天消退。
期刊
简要介绍血浆交换疗法的基本原理和种类,以及在治疗结缔组织病、水疱病、药疹、银屑病等皮肤病的应用。并认为,血浆交换疗法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起相辅相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