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脒、杀虫双混用防治水稻螟虫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嗓虫脒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只能使用一次,每亩用25%水剂2两,距收获期不得少于40天;每亩用25%水剂4两,距收获期不得少于70天”。如何在限量使用的前题下,充分发挥杀虫脒的作用,是当前防治水稻螟虫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复配方法:将杀虫双、1605、敌百虫等农药与杀虫脒混合使用,防治水稻螟虫,效果较好。其中杀虫双、杀虫脒混用,盆栽、田间小区和大田示范结果一致,防效显著。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for the Safe Use of Pesticides”: “In the entire growth period of rice, the use of the same amount of the insect should only be used once, with 25% of the water agent per acre 2 and 2 days away from the harvesting period of not less than 40 days; 25% 4 two, from the harvest period of not less than 70 days. ”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hlordimeform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limited use is an urgent issue to be solved in the curr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stem borers. We use the compound method: insecticide double, 1605, trichlorfon and other pesticides and chlordimeform mixed use of rice stem borer control, the effect is better. One insecticide double, chlordimeform mixed pot, field plot and field demonstr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significant effect.
其他文献
为了找出防治玉米螟的高效低毒药剂,我们进行了12个处理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0%敌敌钙1斤对细砂20斤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每株投药0.3克,对一代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在
农牧渔业部全国植保总站于1982年12月在上海召开了北方棉区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座淡会。近几年来北方棉区棉虫综防进展较快。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从棉田整个生态系统出发
前言白果蚕(Dictyoploca japonica Butler)于通化地区多发生在阔叶次生林内,主要是幼虫期为害核桃楸树叶。该虫发生在1963年,对它的研究,过去未见有人记载,后来随着害虫的连
条毒蛾是鳞翅目毒蛾科毒蛾属的害虫,1974年在我场石门山林区首次猖獗为害马尾松纯林,1977年以来在我省江淮地区的嘉山、定远、滁县、全椒、凤阳、来安等县的20多个林场相继
目前,杨树栽培品种迅速增多,其中69杨和72杨发展很快。据知在山东省临沂地区这两种杨树,遭受桑天中(Apriona germari Hope)危害非常严重。如石河林场有的地块,2—3年生69杨
目的为了加速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在生命科学第一线成为主力军,在科技兴国、科技兴院活动中,兴起科技进步和创新高潮.方法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制度创新、转变机制、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等方法以加强对科研的综合管理.结果医务人员科研、创新积极性明显提高,申报科研课题数大幅度增加,获准率开始提高,学术空气空前浓厚,报考研究生大幅度增加.结论加强对科研队伍和科研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是科技兴院、促
作者在 1 0 33名按 2、3和 4月龄免疫程序接受 DTP初免的 4~ 6岁儿童中比较了以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DTP( a DTP)和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 ( DT)加强免疫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原性和反应
为了经济合理地使用多菌灵,扩大其应用范围,同时延缓抗性的产生,我院于1978年开始进行多菌灵混剂的研制和应用研究,并和其他兄弟单位协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多菌灵及
为了降低防治大豆蚜虫的费用,我们去年采用了敌敌畏毒土薰蒸的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防治方法:在田间大豆蚜虫发生期(7月16~18日),在地头挖取细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起病 隐匿、症状轻微、不典型常造成延误诊断。另外,由于是终身 性疾病,再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故在诊断及长期的治疗等问 We 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