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融合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o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实施和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已成为各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与日后岗位工作紧密相关。从寻找思政元素、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阐述,旨在提高微生物学检验真正的育人效果,并为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微生物学检验;案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5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8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由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指示,全面、系统、多层次、多维度地建设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事情[2]。
   一、课程介绍
   微生物学检验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侧重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并通过系统的检查,及时、准确地对临床标本做出病原学诊断和对药敏试验报告,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将思政元素融入微生物学检验课程,可以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与奉献精神,并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设立情感目标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讲授,更要重视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此,我院新修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中不仅包括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还设置了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的情感目标。
   三、寻找思政元素
   为保障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本文充分挖掘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增强职业认同感、培养辩证思维观念、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奉献精神、恪守职业和伦理道德五个方面举例,对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专业课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增强职业认同感
   绪论部分是一门课程中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听课率最高的部分。绪论教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第一印象。因此,虽然绪论知识点不多,但却是最难讲、最重要的部分。在绪论部分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巴斯德的推动下,人类对微生物的认知从形态层面扩展到生理代谢途径层面,医学微生物学逐渐成形,微生物生理学从此被开创;顾方舟消灭脊髓灰质炎,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糖丸爷爷”。
   (二)培养辩证思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辩证思维观念,提升学生的逻辑辩证思维能力,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要认真分析、全面考虑、合理解决问题。
   人体正常菌群存在于人体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正常菌群对宿主无害反而有利,但在某些情况如菌群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寄居位置改变等时,正常菌群也可以致病。
   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抗生素問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而后抗生素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筛选出了许多耐药菌、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
   (三)增强民族自信
   虽然微生物学的建立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已经几千年。其中我国在漫长发展进程中做出了诸多令世界瞩目的伟大功绩,虽然不曾观察到微生物,却早已将微生物的知识运用到各行各业,如酿酒、制醋、沤肥等。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来预防天花,但事实上早在16世纪我国就有文献记载过天花接种。刊印于1627年的《正字通》有过这样的描述:痘疮,方书胎毒也。有终身不出者。神痘法:凡痘汁纳鼻,呼吸即出[3]。
   2016年冬至2017年春,我国H7N9流感第5波流行严重,766人感染,WHO流感合作实验室将H7N9流感病毒列为“最有可能引起下次人流感大流行的病毒”。而接下来的一年,我国只有3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外国科学家很疑惑为什么中国不再发生人的感染病例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陈化兰及她的团队。陈化兰带领她的团队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研制出了效果显著的H7N9禽流感疫苗,对我国的家禽进行了H7N9疫苗免疫,阻断了H7N9病毒感染人的途径[4]。
   这些案例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国政府领导的决断英明,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培养奉献精神
   2003年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SARS。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不惧风险,许多医护人员奔赴疫区,无私奉献,才使虽然SARA流行很严重,却很快被控制住。    沙眼是一种古老的全球性疾病,中国是沙眼病的重灾区,我国患病率曾达到50%以上,有些地区甚至高达80%以上,民间有种说法叫“十人九沙”。1955年汤飞凡经过几百次試验,终于成功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这种病毒,确认它是沙眼病毒,汤飞凡将病毒接种到自己的眼睛里,历经40天,病毒引起典型的沙眼症状与病变,随后又从自己眼睛里分离出这株病毒,最终证明了这种病毒确实是沙眼病毒[5]。
   这些案例中所取得的成绩无不是科研人员、众多医务工作者及志愿者的协同攻坚、无私奉献而得来的,以此案例可激励学生以汤飞凡和钟南山为榜样,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能够有所作为、有所担当。
   (五)恪守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
   2018年7月,网络曝出某大公司生产的狂犬病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均为不合格疫苗,生产记录造假、产品效价不合格。这并不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导致的疫苗质量问题,而是由于管理和生产人员的道德意识以及规范生产意识缺失,而引起的全国性的药品信任危机[6]。
   这些热点问题的提出能够更加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共鸣,产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恪守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四、改进教学方法
   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是保证“课程思政”效果呈现的关键所在,如何自然、顺畅地将典型案例融入专业课知识点,是任课教师课前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其内容比较多,现融入很多的思政元素,单一使用PPT和板书进行单向灌输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真正学好这门课程。因此,要采用多手段、多模式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琐碎的知识点融入思政后串联起来,以便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分组教学,在教学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表达想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组针对问题查找资料、展开讨论及总结,课上按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
   情景模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日后从事检验工作不仅仅面对标本及试剂,更要面对送检患者和医生,甚至参与一些急性突发事件的处理。创建一个职业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
   CBL教学法,很多思政元素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以案例—提问—思考总结的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微课,利用微课填补一些零散知识点及重点内容的强化。
   五、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思政不等于课程思政化,不是把这些思政的理念生硬地嵌入专业课,二者关系应该是鱼水关系,课程是载体,思政是灵魂,应该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进行简单的思政引申,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思政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沙风,伍新燕,杜仕菊,等.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四步法”[J].大学化学,2021(36).
   [3]张一鸣.人痘接种术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
   [4]彭溢.降伏禽流感的科技尖兵: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和她的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团队[N].辽宁日报,2018-10-28.
   [5]青宁生.中国邮票上唯一的微生物学家——汤飞凡[J].微生物学报,2006(6).
   [6]罗壹天.论我国疫苗生产管理体制问题:以长春长生公司疫苗事故为案例[J].现代商业,2018(35).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宗旨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将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就业前景清晰化、明朗化、职业化.
本文主要介绍了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应用,实现台内节目安全快速发布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客户端,使县级融媒体中心客户端发布的内容可以同时输出给电视端,达到
本文正交试验分析方式为视角,以碳铌微合金钢用料的性能表现为研究主体,探索高温预冷淬火条件对研究主体产生的作用,作用分析项目包括显微组织、材料硬度、材料强度、材料塑性等。研究发现:当预冷温度不高、回火周期较长时,将会显著改善碳铌微合金钢用料性能,使其可塑性、用料强度有所增强;预冷条件设定为1020摄氏度,回火温度设计为220摄氏度,回火周期时长为1小时,此工艺能够改善合金钢用料强度;预冷温度设计为910摄氏度,回火温度设计为610摄氏度,回收周期时长为3小时,此时合金钢用料表现出优异的可塑性。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医学领域的逐步改革,人们愈发重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生理学的教学。为加快生理学的教学进度,提高其教学质量,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应用到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推行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护理学学习兴趣,营造了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案例教学法取得诸多成果的同时,或是由于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思考,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应
北京电台标准时钟系统建设作为核心播控系统平台建设的一部分,为电台16个直播机房、音频工作站系统、矩阵系统、DAB数字广播、NTP校时系统、微波系统、监测系统、调频同步系
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澎湃新闻在此期间推出《物产中国》系列报道,深入甘肃、宁夏、云南、贵州等省份的15个贫困县,以当地物产为线索,依托产业脱贫致富的人群为主角,
期刊
本文指出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中波应急广播所具备的优势,分析了几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改造方案,为今后应急广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 要] 根据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对应就业岗位及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结合啤酒生产技术、白酒生产技术、葡萄酒生产技术三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三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关 键 词] 食品生物技术;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054-02 
[摘 要] 为了提高高职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充分融入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综合素质。要加强对教育体系的创新,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系统的工匠精神培育,使学生能够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