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谐家庭和社会的渴望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詹姆斯·鲍德温的《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小说,描述了黑人受种族主义的迫害,生活相当的的艰难。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崛起和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黑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拟从鲍德温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历出发,着重分析鲍德温这部作品中对和谐这一主题的渴望。
  【关键词】和谐家庭 和谐社会 《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
  詹姆斯·鲍德温,美国黑人作家、散文家、戏剧家和社会评论家。1924出生在纽约市黑人聚居区,一生著述颇为丰厚,共写有六部长篇小说、四部剧本和十几部散文集,其作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他的小说《向苍天呼吁》与赖特的《土生子》和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被并列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的典范。在二战后的美国黑人文学发展进程中,鲍德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真正的必不可少”的作家。《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是詹姆斯·鲍德温后期主要的文学作品之一,该书于1974年出版于美国。此书一出版就轰动了美国的新闻界和文艺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美国著名作家卡罗尔·欧茨评论该书为:对爱的永恒、真实、生动的赞美。《纽约时报》当时赞扬其为本年度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并且连续五次被评为畅销书。本文主要解读《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中作者对于和谐这一主题的渴望,从作者自身的经历出发,寻找作者对和谐家庭和社会渴望的缘由。
  一、故事的背景
  在美国纽约的60年代-70年代初期,从小生活在纽约哈莱姆区的黑人女孩‘蒂什’与黑人青年‘弗尼’相爱,本来这将是一段平凡而美好的婚姻生活的开始,就在两人为未来的向往的生活奔走和准备时,弗尼却因被无端指控强奸罪而入狱,蒂什和弗尼的家人四处奔走求助,想尽一切办法营救弗尼出狱。最后书中弗尼在狱中,靠着雕刻木偶来苦苦的等待着自己藐茫的出狱时刻,而这时弗尼的父亲因为失业而自杀,不久蒂什生下来他们的孩子……
  二、对和谐家庭的渴望
  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其中必定会反映出一些社会伦理现象,从詹姆斯·鲍德温的人生经历来解读他的文学作品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鲍德温出生在一个黑人家庭,从小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后来随母亲改嫁给一个穷牧师,收入微薄,子女9人,他是长子,而且继父经常把肚子里的怨气撒到家人头上,鲍德温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因此他渴望温暖,渴望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
  在《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这部作品中,他努力营造出蒂什一家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氛围,从这一家人身上找寻自己生活中缺失的家庭温暖。就像他在书中所描写的:我听着音乐以及街上传来的嘈杂声,爸爸的手温柔的抚摸着我的头发。一切似乎交织于一体:街上传来的嘈杂声,查尔斯的歌声和钢琴声,父亲轻抚我发梢的手,姐姐的身影,还有厨房传来的声音和射过来的光线。我们一家人似乎构成了图画,此刻一切都静止了。几百年来似乎一切都如此:我们坐在一间屋子里,等着吃晚饭,听着布鲁斯音乐。全家人耐心地等待,爸爸温柔的撫摸,妈妈在厨房里忙活的声音,灯光洒落下来,屋子里回荡的音乐,姐姐晃着脑袋……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暖和和谐,向我们讲述着蒂什一家是多么相亲相爱,即使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即使在眼前充满困境的情况下,一家人相偎相依,紧紧团结在一起。
  蒂什一家充满了浓浓的爱,而弗尼一家却形成鲜明的对比。蒂什在书中这样描述到:弗尼家总是你打我闹,没个安宁之日。亨特太太和两个姐姐怎么看弗尼也不顺眼……弗尼被无端的指控入狱之后,他的妈妈和姐姐只是觉得丢人,愚蠢的亨特太太竟然觉得儿子入狱是上帝对他的考验。或许,从弗尼一家的家庭关系上可以找到詹姆斯.鲍德温生活当中的影子。作为家中的长子,得不到继父和母亲的关爱。鲍德温从小渴望的家庭温暖,希望有一个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全家人能互相扶持,互相关心关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的美好的家庭。他渴望得到母爱,父爱和兄弟姐妹的爱,渴望建立和谐的家庭,所以在鲍德温后期这部小说中,构建和谐家庭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
  三、 对和谐社会的渴望
  对和谐的渴望除了体现在家庭关系上之外,鲍德温还主张建立黑白融合的社会关系,摒除种族歧视,打破暴力价值倾向。众所周知,鲍德温在思想上受到赖特很大的影响。作为出生在哈莱姆区的黑人,鲍德温和赖特一样遭受了黑人所遭受的痛苦和屈辱。1924年,鲍德温出生在哈莱姆区一个贫困的黑人家庭,是九个孩子当中的老大,并且不是戴维.詹姆斯的亲生儿子。在白人的歧视压迫下,在穷困潦倒的生活中,在继父无休止的打骂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他亲眼目睹黑人同胞在白人种族主义的歧视下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就像他在《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中描述的那样:黑人在北方受到忽视,在南方则处于奴隶主的监视之下,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他们都受到可怕的煎熬。在两方,白人都不把黑人当人看待。黑人同胞缺乏生活下去的基本条件,随时面临死亡。死亡是件简单的事情,原因也很简单,就像流行瘟疫一样……他们极力挣扎着,但还是倒下了,他们像空中掉落的苍蝇一样,聚集在自己生命所堆积起来的垃圾堆上。极度的绝望和恐惧时刻侵蚀他幼小的心灵,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白人及其种族歧视的憎恨。
  1945年,鲍德温结识了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赖特,并称其是自己的精神偶像,并且在赖特的鼓励下,鲍德温实现了自己的童年梦想,成为了一名作家。在文学创作上,鲍德温受到赖特“抗议小说”的鼓舞,在其影响下,鲍德温的思想愈加成熟。不仅像赖特一样通过写作来发泄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且还在五六十年代轰轰烈烈地投入到了民权运动当中,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内心对白人的仇恨以及对黑人同胞的关爱。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蓬勃发展起来,黑人的民权意识觉醒,并呼吁黑人社区将当他们受到的不平等压迫和歧视诉诸于法律,而非一味地暴力抗衡和消极隐退。鲍德温也受到白人民主人士的影响,开始对抗议行为采取抵制的态度,对抗议文学和其开拓者赖特呈现出了摇摆不定的态度。为此,有人称他为“美国为数不多的真正必不可少的作家”,也有人称之为“对白人可耻的疯狂的献媚者”。   鲍德温在白人民主人士、犹太人同学以及后来结交的白人朋友的影响下,他开始改变对社会的态度,他看到了黑人在以白人为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生存下来的希望,他看到了黑人与白人民主人士共同改变社会现状的可能性。另外,鲍德温寄居欧洲的生活经历也使他能够摆脱国内种族偏见的羁绊从而客观、公正并且全面的思索种族歧视问题,对于美国存在的社会矛盾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与欧洲人的交往过程中,鲍德温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思想的狭隘,开始不单单站在黑人的立场而是美国人的立场思考种族歧视问题,不仅仅关心黑人同胞还有一切受压迫的美国人。在《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中,鲍德温反对暴力,期望黑人白人冲破对立模式,建立和谐多元共存的黑白世界的观点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弗尼被无端指控入狱以后,全家人没有像传统黑人一样对无端指控诬陷弗尼的白人警察和女人进行暴力反抗和报复,而是理性的将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诉诸于法律手段,商讨解决办法,聘请白人律师海伍德先生做辩护,想办法凑够保释金来营救狱中的弗尼。从文中描述的解救弗尼的办法当中,鲍德温构建了非暴力化法制化的黑白世界,体现了自己对和谐社会的渴望,期望黑人白人能互帮互助,共同度过难关。这不仅是鲍德温个人的期望,也表达了美国黑人长期以来渴望建立的理想世界,也响应了美国民权运动所想要追求的黑人白人能平等相处,摒弃那些对黑人的不平等不公正待遇,放弃一味地暴力反抗和报复,让黑人真正融入白人社会的诉求。另外,小说从始至终没有一点暴力场景的描述,所有的事情好像都是用温和的办法解决的。即便是蒂什买菜遇到白人流氓侵犯,弗尼想要大打出手的时候,蒂什也是抱住了弗尼,拼命阻止俩人冲突,在警察询问时,卖菜的意大利老妇人也出面澄清事实的真相,替弗尼和蒂什辩护,和平的化解了一场暴力事件。这些都反映出,受民权运动的影响,黑人作家开始冷静客观思考,试图从人性的根本探讨文学创作,洞察社会现象。
  在本书中,鲍德温植入了一个白人-律师海伍德先生,在讨论营救弗尼出狱的办法时,中心力量就是海伍德先生。虽然弗尼的父亲弗兰克先生对这位白人律师各种不信任,各种辱骂,但不可否认的是书中海伍德先生对營救弗尼出狱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统筹全局,带领蒂什一家人分工合作,为救弗尼各自努力着。通过在书中描述白人黑人相互帮助,虽然海伍德先生不是免费帮助他们,但是也表现出了鲍德温希望黑白世界相融合的渴望,这也表明他看到了在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中,黑人同胞生存下来的希望。这一切都说明在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鲍德温开始探讨爱的力量,主张用爱化解矛盾,实现黑白融合,促进黑白联合,建立和谐社会的愿望。
  四、 结语
  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必定反映一定的社会伦理现象,也必然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鲍德温后期的小说作品中对爱的渴望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本文主要从詹姆斯.鲍德温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历出发,来找寻他的《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这部作品中的爱的元素。鲍德温因从小就缺乏和谐的家庭,缺少父母的爱,因此渴望家庭中充满和谐的氛围,充满家人之间浓浓的爱。他不仅渴望家庭中的小爱,他还希望站在黑人的立场上,甚至美国人的立场上,希望在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中,黑人白人之间能相互理解,摈除种族歧视,黑人放弃暴力反抗,建立一个黑白融合的充满爱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詹姆斯·鲍德温.苗正民,刘维萍译.比尔街情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2]Baldwin,James.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M].New York,1974.
  [3]王祖友.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后人道主义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4]梁所丰.黑人·新黑人·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 (4):34.
  [5]谭惠娟,金兰芬.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在中国:现状与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2013,(2).
  [6]李鸿雁,蒋冰清.传承与超越——试论詹姆斯·鲍德温与黑人抗议传统[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97.
  [7]罗虹,张兵三.试论鲍德温《比尔街情仇》的后人道主义价值观[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2):55.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地区由于地域特殊,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导致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这并非是教学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更多的原因是由于教学策略和教师水平不均衡造成的,使得学生的英语成绩处于低下的状态。本文先阐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学生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学 英语成绩 教学原因及策略  农村中学一直是国家教育
【摘要】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外语学习成为了高中生的必修课。本文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出发点,通过对比美国外语课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来分析美国高中外语课堂教学对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美国高中 外语课堂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英语这一门学科即使在课改的大环境下也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掌握外语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更大的优势,这种情况即使是在
【摘要】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多是处于被动听讲、被动学习的地位,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生态失衡。本文结合高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就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以更好的贯彻“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学习意识。  【关键词】学为主心 高中英语 生态课堂  “学为中心,重视探究”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高中英语教师转变传统单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利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以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为研究对象,针对小组合作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董冰洁,安徽省阜南县玉泉中学。  引言  新课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转变,英语已经不再是以一门普通的语言学科存在于教学之中,更多时候它已经成为一种就业的手段,一种人们于工作之中的交流工具。英语于高职院校的教育而言,严重影响着院校培养学生的就业导向,更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人才素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标准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因此高职院校应跟随时代潮流做出相应的革新,以更好的完成以就业为导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习者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的同时更要重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指出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文化教学的策略,试图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 文化教学策略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不同民
【摘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俗称的“两会”)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事,全国人大新闻会议(即俗称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交传也倍受口译领域人员的关注。关于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译质量上,但本文将对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修辞手段进行研究。本文从修辞学的视角出发,以2013年的李克强总理两会记者招待会为例,分析两会记者招待会中修辞手段使用的特点,译员所使用的修辞手段翻译方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ontext of “Micro Era”,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new ideas of reforming
【摘要】人才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契机,本文主要分析河北省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交流与资源优势互补环境,提出针对河北省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翻译人才 现状问题 思考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
一、案例背景  Role-play,即角色扮演,是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教材设计这个内容板块的目的是旨在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正确地使用习得的语言进行自如地交流。  然而,在功利化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这个板块的时候只重视内容和形式,不注重将角色扮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够准确地使用英语与人交际。  本案例将紧紧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