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女王

来源 :报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1/4个世纪,邀请过3万个嘉宾,拥有累计超过百万的现场观众,电视观众遍布世界近150个国家,拿过48尊艾美奖……在经历过这些辉煌之后,美国王牌节目《奥普拉脱口秀》终于在2011年5月25日圆满地画上了句点。
  持续1/4个世纪,邀请过3万个嘉宾,拥有累计超过百万的现场观众,电视观众遍布世界近150个国家,拿过48尊艾美奖……在经历过这些辉煌之后,美国王牌节目《奥普拉脱口秀》终于在2011年5月25日圆满地画上了句点。
  此前在5月录制的特别节目中,奥普拉邀请了威尔·史密斯等众多明星参加,可谓星光熠熠。但在25日的这期节目中,奥普拉没有邀请任何嘉宾,而是自己一个人站在台上跟数万观众分享了她的人生经验。节目将近尾声时,奥普拉噙着眼泪说道:“我不会说再见,我只会说让我们再次相见。
  堕落天使
  与很多成功者一样,奥普拉·温弗瑞也有一个灰暗的童年,作为一名黑人,奥普拉少时的生活与别人一般无二。1954年1月,奥普拉出生在密西西比的一个小镇。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上天没有给她一个温暖的家庭———她的父母没有结婚,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分手。1960年,奥普拉直到6岁,才离开外婆,回到母亲身边。与别的黑人少年一样,奥普拉曾一度自甘堕落。在她日后的金牌节目“奥普拉脱口秀”中,奥普拉曾面对3300万观众坦承了自己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吸毒,堕胎,甚至还生下过一名不久就夭折的女婴。奥普拉的生父曾对女儿说:“有些人让事情发生,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有些人连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于是极度空虚的奥普拉想知道自己生命中究竟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直到奥普拉14岁她才与父亲一起生活,在他严格的教育下,奥普拉原本黯淡无光的生活,终于开始泛出色彩。17岁,她摇身一变成为“那斯威尔防火小姐”,同年又夺得了“田纳西州黑人小姐”的桂冠。奥普拉自幼就有与生俱来的说话技巧和不俗的记忆力,随后她发现自己的言谈很容易带动别人的情绪,于是奥普拉先是参加了当地的一次选美比赛,后又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与不错的运气,在19岁那年被当地一家电台聘为业余新闻播音员,从此涉足传媒界。大学毕业后,奥普拉成为巴尔的摩一家电视台的正式播音员。沿用一句老套的话,奥普拉前程似锦。
  初遇伯乐
  然而奥普拉早期的电视生涯并不顺利。由于奥普拉在播报新闻时无法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她的情绪往往随播报的内容忽喜忽忧,因此常常招致观众的批评。好在台里慧眼识珠,给她安排了一个早间的谈话节目,才使她如鱼得水,不久她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女主持。1983年,奥普拉结识了生命中的伯乐——“A.M.芝加哥”电台的老板丹尼斯·施瓦逊。当时施瓦逊正在物色一名出色的脱口秀主持人,以期提高以前访谈节目的收视率。尽管电视台的多数人对聘用一名黑人来主持节目深表怀疑,但施瓦逊还是力排众议,以23万美元的年薪将奥普拉招至麾下。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一个月,奥普拉访谈节目的收视率就超过了从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奥普拉直登“美国最当红脱口秀主持人”的宝座。
  与一般谈话节目不同的是,“奥普拉脱口秀”的邀请嘉宾并非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而是普通大众,谈论的主题也集中在个人生活方面。为启发嘉宾“实话实说”,奥普拉常不惜将自己的一些秘密也告诉对方。当嘉宾的故事令人感动时,她会和嘉宾一起抱头痛哭。相比其他节目,“奥普拉脱口秀”更直接、坦诚,也更具个性化,因此深受那些白天在家无所事事、知识层次不是很高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女性的极力欢迎,而这些人正是收看电视节目的主流人群 。
  女王登基
  在奥普拉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又遇到了另一位改变她命运的人——杰夫·杰克伯斯,当时的杰夫不过是芝加哥一位不出名的律师。杰夫提醒奥普拉,仅靠替人打工并不能使她真正成功,她应该组建自己的公司。于是,1986年他们两人合伙创建了“哈普娱乐集团”(Harpo是奥普拉名字Oprah的倒置)。公司由杰夫·杰克伯斯任总裁,拥有10%的股份;奥普拉则出任董事长,拥有90%的股份。公司定期制作“奥普拉脱口秀”,并出售给各家电视台。在杰夫的精心打理下,哈普集团迅速取得了成功。至2001年,仅“奥普拉脱口秀”一项的营业收入就已高达3亿美元。还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奥普拉读书会”, 这是自1996年推出的电视读书节目。节目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以致奥普拉选书的那一周,被称为是书市的“奥斯卡周”。而经她推选过的47本书,本本都畅销。此外,集团还涉足电影制作、妇女杂志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佳绩。奥普拉凡事力求亲力亲为,事无巨细。2000年哈普集团开始发行一本名为《O》的杂志,据杂志的主编讲,“在杂志付印前,奥普拉会仔细阅读每一个字,彻底检查每一张图片。没有节目的时候,她就一直呆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她可以从周一下午3点一直干到周四晚上8点,再搭上周五一整天,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结果,仅一年时间,杂志的月发行量就达到250万册,而以往最成功的杂志也要5年才能达到这一成绩。哈普集团已成为一个实力不俗的媒体帝国。
  从1986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脱口秀节目在全美推出以来,她幽默机智的风格便迅速捕获了美国无数观众的心。这也使得她以超过14亿美元的身价在美国黑人亿万富翁中名列第一;她在近8年里连续5次被评为全美最受欢迎主持人;她在电视读书会节目推荐过的新书转眼就会成为畅销书;为此,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设了一门课程专门研究这种以奥普拉为标志的“美国文化现象”;作为亿万富婆的她同样没忘记回馈社会,她通过自己设立的慈善机构向贫困妇女、儿童和家庭伸出援助之手。
  美国《名利场》杂志评价她说:“在大众文化中,她的影响力,可能除了教皇以外,比任何大学教授、政治家或者宗教领袖都大。”而对经历过不堪回首的童年、叛逆堕落的少女时代的奥普拉来说,她只是靠着“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的简单信念,实现了丑小鸭到黑天鹅的美丽蜕变,一个媒体女王正式登基了!
  争议女王
  在主持节目,出版杂志的同时,奥普拉还多次涉足电影制作和拍摄,并且凭借1998 “奥普拉·温弗瑞出品”制作的电视系列短片《婚礼》,获得“艾美终身成就工作日奖”。《时代》周刊称她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人物” 。
  奥普拉·温弗瑞使无数美国妇女找回失去的信心 虽然人们对奥普拉的看法颇为不一,但在许多美国人眼中,奥普拉还是名优秀的女性。“在我眼中,她跟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当她与我交流时,我感到她就如我的个好朋友。”36岁的销售代表谢丽尔·皮尔斯对记者道,自从去年她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后,整个人都陷入了悲哀绝望,生活仿佛变成了灰色,是奥普拉从前的节目和演讲才使她从沮丧中彻底恢复过来。另一位老“奥普拉迷”——退休教师格罗丽亚·伯鲁克斯则称,是奥普拉的节目使她离婚后的生活走上正轨,获得了“新生”,“奥普拉的生活是个榜样,她克服了重重困难,获得了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如果她能做到,我相信我们也能做到。”前不久,翁达·拉塞尔还是一个生活堕落的酗酒者,然而自从看了奥普拉的节目后,她便改“邪”归正、面貌一新,不仅戒了酗酒的老毛病,还花24美元为自己订阅了一份奥普拉主办的杂志《奋斗不止》,同时她还另外订阅了几份,作为礼物送给母亲、祖母和三个朋友,希望她们也能从中汲取某种力量。
  她在赢来众多崇拜者的同时,也招来了大量的非议。有人甚至给她起了个绰号:“迪帕克·奥普拉”,意思是她不想做一个纯粹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而想改行像迪帕克·奥普拉一样做世人的精神导师。“她大概以为自己是先知弥赛亚了,想引导我们每个人都上天堂。”美国作家芭芭拉·格里祖蒂·哈里森道。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问题研究专家肯柯斯·维基·阿布特则认为:“她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矛盾过分简单化,人们刚开始听她的演讲时,也许会受到某种激情的鼓舞,但当她提供的方法并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时,只会使人们加倍地沮丧失望。”
  尽管褒贬不一,但是正如她所说的“我不会说再见,我只会说让我们再次相见。”奥普拉结束《奥普拉脱口秀》的同时必将会开启另一个新的传奇。
其他文献
沈老师:今天的作文题目是描写个性鲜明的人物。唐同学你写得怎么样了?
我是河南博物院的一名小志愿者,同时又是小记者,赶紧跟随我的脚步,来一次……
主持人大喇叭:上有唱歌模仿秀,下有外表变形秀。如今,本刊也有了《百变口才秀》,让我们学学口才大师们如何把口才当成剑,杀人于无形;也学学他们如何把口才当成神丹妙药,救人于水深火
5月23日,由团中央未来网和北京欢乐谷主办的“全国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欢乐谷落幕,来自全国27个地区、516所学校的获奖代表欢聚北京欢乐谷。
小狗旺旺和小兔图图是一对好朋友。一天,它们一起去池塘边玩,玩得正开心,突然听到一个可怕的叫声,大灰狼来了。
“小广播”“瞌睡虫”“懒猪”“瘦猴”……学生之间都会有几个“点击率”超高的绰号,高到大家有时甚至只记得绰号,不记得本名。多数绰号叫起来实在不好听,给获得此绰号的同学带
以下是我国几位著名的作家描写冬天的片断。作家们从容写来,有声有色,诗情画意,无疑都是描写冬景的典范。我们选摘它们的意图不仅仅是让同学们欣赏作家们的行文之美,更主要的是提
老师手指一点,问题便出现在学生的iPad(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回答完问题,点击反馈按键,每个学生的答案就出现在电子白板上——这是《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的成都市花园(国
清晨,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和同学们兴冲冲地登上大巴车前往卢沟桥游览。从车上下来,放眼远眺,卢沟桥横跨在宽阔的水面上,水上泛起朵朵涟漪,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三三两两的游船在水面上
1.春秋战国时,出现了大批的“纵横家”。他们凭借智慧和巧舌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苏秦便是其中尤为著名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