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城市存量中小学校园的环境教育景观设计与分析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u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中小学校园环境具有承载丰富童年经历、学习游戏和促进社区互动的长期价值。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今天城市存量的中小学校园可以作为讨论其环境空间将如何助益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文章论述了环境学习对于认知、社会、情感和身体发展的裨益,提出了若要在校园中通过环境空间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设计需要重新评估校园景观的教育功能,即打造作为学习资源的教育景观。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基于教学课程、生命体验及地方认同的设计,探讨存量中小学校园环境教育景观构建的核心原则和设计过程。结合四年半时间的建成后营造,指出了连续性、自发性及参与性的场地使用和管理对于环境教育景观持续促进深度学习和广泛社交的重要价值。阐释以校园环境教育景观为一类在地教育框架的广义社会链接,能够有效地培育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培养社区环境公民行为,亦有助于贡献更高环境素养的城市福祉。
其他文献
普惠金融是以金融手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旨在突显金融公平与包容,规避金融排斥和约束。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有机融合,乡村振兴已成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蓝海”。本文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基于贯彻城乡融合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理念,数字普惠金融必将遵循乡村经济发展规律,有效服务“三农”需求,为推
学位
学位
随着水土保持理念的不断提升,城市水土保持由单一的防治水土流失开始向多专业融合化防治水土流失转变。文章从雨水集蓄利用、透水铺装等水土保持降水蓄渗措施与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同之处出发,分析二者结合应用与协调发展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近年来广西农业保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及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对农业保险提出了新挑战。目前广西农业保险在财政补贴、监管体系、服务水平以及科技赋能等方面与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亟须优化升级。通过系统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农业保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完善广西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路径,包括尽快优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完善农业保险监管机制、切实提高
传统建筑学设计教学以教师经验传授为主,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问题答疑解惑。但随着数字设计技术发展,革新设计教学模式开始萌芽,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索建筑学设计理性、感性和不确定性。参与式行动研究(PAR)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强调边做边学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为建筑设计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以大跨度建筑设计课程为样本,结合力学找形技术和实体模型指导学生开展PAR循环式学习,并以弹性网壳和张拉膜结构设计方
该文探索把科学实验引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创造学》中,立足学院已有的盐碱土空地资源,给学生指定使用“净垚盐碱土生物改良剂”,属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以“都市田园”为课程主题,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理论、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完成种植过程和提交项目报告,通过动手实验,整合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如何让盐碱土焕生机”难题。经过10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完成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土地是承载产业、民生、重大项目等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在增量土地资源严重稀缺的深圳,存量土地开发制度的创新是深圳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阐述土地收购的内涵,辨析土地收购与土地整备的关系,从有效补充土地整备现有方式的角度对深圳市土地收购渠道进行探索,并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综合考量,助力深圳存量土地开发制度创新完善。
本研究基于地瓜社区设计案例的启示,提出以共同设计、参与式设计的视角介入社区,发展公益为主、商业为辅的共享社区模式,将生活美学与人文关怀融入社区生活,形成人人设计、人人治愈、人人平等的社区共享空间。社区内外群体对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进行设计实践,能促进社区内实现平等正义、深化社交人情、改善资源环境和发展社区与城市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估算199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基础设施投资的资本回报率,并实证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后发现:1997—2020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平均资本回报率位于3.46%—11.59%之间,且自2008年以来大幅下降;基础设施投资是推动中国包容性发展的有效路径,表现为能够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与带动贫困减缓,且其包容性发展效应在不同区域与阶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