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有技巧:着眼关注意识,激发多元思维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yto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命制,意在引导考生关注时代与社会,使考生与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树立积极健康品质,弘扬社会正能量,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体现高考的育人的导向功能。因此,热点时事成为高考作文关注的主要对象,每一个时事热点,或宏大故事,或百态生活,都可能成为写作的对象;每一个时代主题,或发展方向,或成长空间,都需要考生认真对待,需要考生能够联系,有事要叙,有感要发,有情要抒,以达到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的目的。具体命题思维,一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展示时事热点中的精神面貌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精神引领;每一种现象,都展示精神风尚。高考作文,是时代的风向标,是引领社会精神面貌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大多考区的作文题目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以塑造人、培养人为目的,要求考生体认家国情怀,感受民族精神,思考全球化等大背景和大格局,展示年轻人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这种命题方向,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凸显了时代精神的高尚。
  如2020年天津卷,便充分体现了与中国精神紧密结合的特征。材料精心设计了杜甫、屠呦呦以及医务工作者、快递小哥四副“中国面孔”,以不同人物或群体的故事,展示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每一张“中国面孔”都是中国精神的写照,透过这些面孔,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中国科技的世界贡献、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守望相助的个人担当等丰富内涵。写作这一题目时,考生就可以由现象挖掘本质,展现考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表达对时代精神风貌的思考与赞美。
  示例
  今之中国,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每一张中国面孔都表现出时代的温度。庚子初至,肺炎肆虐,山河呜咽,草木同悲。但是,无数的中国面孔逆旅高歌,唱遍生命的洒脱。钟南山耄耋之年临危请命,李兰娟年过古稀奔赴战场,更有无数来自四海八方的平凡人物,凝心接力,众志成城,顶天立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全球疫情蔓延,我国政府、企业坚持“同舟共济,休戚与共”以大国担当,无私捐助抗疫物资,坚持命运共同体。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的不是各国家,而是全人类。这就是中国面孔,这就是厚重的国魂。
  点评:考生以时代为镜,定位疫情,展示从个人到国家的精神面貌,表达对国魂的深刻感悟。
  2拓展时事热点中的生活哲理
  世间万事万物皆同理。每一种社会现象,每一个社会事件,背后都反映出具有普遍性的生活哲理。高考作文命题,往往会捕捉到时事材料所承载的生活哲理,进而揭示特定的时代心理,反映辩证关系。中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应该能够运用辩证思维认识社会,思考生活。近年来,很多考区的高考作文命题,都定位于时事类材料,要求考生能够从中挖掘出丰富的人生哲理,进而表达对社会的深刻理解。
  例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Ⅰ,题目便以当前的疫情这一时事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作。在这一主题中,“距离”与“联系”之间,便反映出一定的生活哲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几乎影响了所有人正常生活的重大社会事件,而作为青年学生,对疫情的认识与思考也应该表现出积极的一面。“距离”与“联系”,分别意味着什么?看上去,两者存在一定的对立性,而实际上,两者之间又具有统一性。“距离”是对生命安全的保障,“联系”是对生命安全的负责,本来对立的观点实现了统一,体现的便是辩证思维,反映的便是具有哲理意味的观点态度。写作时,应该围绕这两方面进行思考,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认识。
  示例
  距离和联系就像一枚硬币,不可分割,难以分离。
  疫情面前,没人能独善其身。人们居家隔离,娱乐场所也随之关闭,政务网上办理,设置“一米线”……疫情给人带来了没有休止的距离感。然而距离是空间的阻隔,联系却是心灵的呼唤。疫情暴发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领导下,对治疗工作部署、动员;武汉火神山医院仅用10天完工,创下“小汤山模式”的中国奇迹;“一线岗位全部换成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基层党组织的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展示出高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的作用。距离带来了离别与生死,我们被迫面对生活的不確定性,一切都身不由己,联系同样提醒着我们,无论如何恐惧、痛苦,我们依然可以坚守,珍视并伸出彼此的手,紧紧相连。
  点评:分析“距离”与“联系”的关系,作者挖掘疫情之下保持“距离”与加强“联系”的具体内涵,表现出两者之间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关系。
  3挖掘时事热点中的思想认识
  高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高考作文题目自然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思想内涵。近年来很多考区的作文题目,都选择当前时事为依托,要求考生深入解读,体会其写作立意的方向。很多考区的高考作文题目,关注时事热点,要求考生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感受时代气象,表达责任担当。解读时事的思想内涵,成为重要命题思维。
  例如2020年北京卷第1题,便是由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这一时事为材料,要求考生对“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这一主题进行思考。这一材料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入解读就会发现,材料中“每一颗”与“天网”其实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个体”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也就是需要有独特性,但也要注意相融性,“整体”可以让“个体”各得其所,各尽其能。说到底,就是“个体”既要独立,又离不开“整体”。
  示例
  个人的价值对于国家至关重要。我们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更应该发挥出自己无可替代的价值。现在的我们是学生,那么做到刻苦学习,勤奋进取,便是发挥出了我们的价值。未来的我们将走入社会,从事不同的职业,或平凡,或不平凡,但我们都该记住一点:即使再微不足道,也要发出自己的光芒,照亮周围的黑暗。如果是医生,就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如果是科学家,就潜心研究,争取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如果是公众人物,就做好榜样,引领社会风气向好的一面发展。这是我们能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点评:首先明确了写作的方向,突出个人价值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然后从青年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充分的思考,对个人价值进行了设想,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4以发展眼光分析时事热点
  综观近年来各考区作文题目,大多可以运用发展眼光审视生活。很多题目强调关注意识,要求对社会生活,对个体自我进行观照,并能够挖掘普通生活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本质,从中得出具有深度的思想认识。这就要求考生能够积极调动预判思维,利用发展眼光,呈现未来生活景象,可以获得更深刻的时代表达。
  “发展”是事物运动最本质的特征。故考生在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透彻分析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规律;只有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思路才能纵横捭阖,论述才能辩证有力。
  例如2020年江苏卷“未来的样子”,材料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直接从人切入,同时引入“智能互联网”作为时代背景,引导考生关注当下生活与互联网深度交织的人。互联网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快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岛屿”,也能更迅速地让“岛屿连成大陆”——寻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那个最想要发展的自己、朝着自己最想要的未来走去。这就要求考生能够联系现实,对未来进行构想,表达对自我的认知。
  示例
  同类的人或事物总是互相吸引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每个人未来的样子都值得期待,每个人都希望未来身边能出现志同道合的人:选择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选择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总会洋溢着微笑;选择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動就不会落后;选择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会迷惘。反之,若是选择接近那些常常暗藏怀疑和猜忌之心的人,自己自然会受其沾染。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未来的样子可能就会在与“同气相求”的人在一起,于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或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中,开始生命的享受。与同类的人相处,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你的人格,决定你未来的样子。
  点评:在表达对未来样子的憧憬,作者先对话题进行了诗意解读,然后运用发展眼光,设置了几个“选择和……的人在一起,……”的未来情形,表现出与同类的人交往带来的影响,突出了写作中心。
其他文献
我骑车到学校时,前方浮动着一团柔和的亮,我抬头,看见了落日。  盛夏的炎热还未消去,但微凉的晚风亦足以令人欢畅。远方轮船的汽笛,近处向前涌去的车流,还有骑着电瓶车的我,构成了这幅大约不是很丑的画面。  此情此景,没有豪情壮志,没有落日辉煌,我能想到的,竟是那个我与同桌骑过落日的傍晚。  同桌邀我放學留下一起跑步锻炼身体,在夏天,在放学后没有人的操场,在我最痛恨的跑道上,我们歌唱着少男少女(何其芳《
期刊
南湖上一只红船,几位共产党的先辈,在此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近些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有着长足的发展,不断在与世界的斡旋、博弈中展现着国家实力。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因为有“你们”,国家更加强盛,国民更加自信。  “君许国一生,还恨一生短。”改革初期,在国家面临西方列强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的艰难时刻,他站了出来,他是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惊诧
期刊
悠悠桂花的香味,是思念的味道。  ——题记  傍晚的和风一吹,飘落的桂花气息迎面扑来,像是香水的余韵,令人回味,这是记忆深处的味道,桂花的沁人心脾像是冬日的暖阳,也像是夏日雨后的晴风。  在童?年的记忆里,父母的工作总是繁忙的,所以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每天欢乐又充实。在那里,我有许多的玩伴。  傍晚时分,伴着桂花香,奶奶必定要出去走一走,到菜地里看一看,我也喜爱跟随着去。放眼望去,
期刊
“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鲁迅先生的《秋夜》,同学们多调侃其“一棵也是枣树”,可后面这句,当初我一见到就急忙记了下来,生怕它会稍纵即逝——毕竟记忆中有那么多的句子像细碎的沙子,转眼间就全从指缝中漏下去。  
期刊
“小伙子,问了下大家,猫可以肯定是被遗弃的,看来这猫跟你有缘,你要不认养了吧?”那位阿姨打来电话说。  那天中午,我吃过饭去遛弯儿,突然在常走的小路边看到一个猫包,仔细一看,里面是只成年白猫。  这还是我第一次捡到被遗弃的小动物!一时不知怎么处理,我试着询问了一位刚好路过的阿姨。攀谈中了解到阿姨就住在附近小区,她们小区有个养猫的微信群,说可以帮忙问问怎么办。  想到小时候养过的那只双眼碧蓝的小白猫
期刊
大雄宝殿的建筑,是非常伟大的,在此建筑前面栽种几棵松柏来配合,这也不是件寻常事。依常情测,必然是建殿在前,栽树在后。松柏生长又不易,须得经过百年以上,才苍翠像一个样子,才配得上此雄伟之大殿。一开始,稚松幼柏,是配不上此大殿巍峨的。但在创殿者的气魄心胸,則一开始便已估计到百年后。当知他相择地形,来此开山,在他胸中,早有了几百年估量。但到殿前松柏苍翠,与此一片金碧相称时,那创殿人早已圆寂,藏骨僧塔了。
期刊
写作练习和跑步一样,越常练习,表现越佳。偶尔你会提不起劲,三里的路程,每一步都在抗拒,可是你还是勉为其难地跑了。有兴致也好,没兴致也罢,你都得练习,可不能坐等灵感来了,想跑的欲望涌现了,才开步前进。灵感和欲望绝对不会自动来报到,尤其当你身材已经变形,而且一直在逃避,更休想它们会来。然而倘若你定期跑步,训练自己的心志去适应,或不去理会那股抗拒的心情,你就是去跑,并且在跑到一半的时候,爱上了跑步。当你
期刊
越是炒得人盡皆知的新闻,常常无关紧要,而不被报道的事情,常常是要紧的事。  新闻就像糖跟身体一样,看起来很美好,吃得多一点就会对身体有害。而且越是重要的新闻,越跟你无关。它会把新的消息吹捧成重要的东西来卖,去吸引你的注意力。新闻实际上千篇一律,并且使人不断分心,注意力更分散,而且会扼杀你的创造力。  当你坚持30天不看新闻,就会发现,生活没什么变化,并没有错过什么重大事件,万一真有一件事情很重要,
期刊
【荐读】  游戏里“吃鸡”令人欲罢不能,殊不知,名著里的“吃鸡”也令人垂涎三尺!本文作者祝新宇在阅读过程中,细心留意书中的细节,从托尔斯泰到大仲马,他们笔下的鸡肉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快一起来看看那些藏在名著里的美食吧!  这里说的“吃鸡”,不是网络流行语中的“吃鸡”。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复活”后,认为土地和阳光、空气一样,不应为任何人私有。他回到庄园,考虑如何把土地分配
期刊
向上的小小波:2021年7月,河南省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千年一遇”的暴雨,损失惨重,但令人感动的是,无论普通网友、明星还是知名企业都在尽自己的一分力量给河南捐款、捐物资。其中,一个朴实无华不营销的牌子——鸿星尔克,悄悄捐出了5000万。好家伙,这个被戏称快要倒闭的品牌,做慈善竟这么大方!这事一出来可给网友们急坏了……  一个大家以为快要消失的牌子,却能在同胞有困难时捐出5000万,看完以后,网友纷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