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升职未必好事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升职,可能相当一部分职业人都会眼前一亮。
  职位升迁会带来收入水平的提高、职场平台的提升、个人资源的扩展、职业发展的推进……
  这些自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
  因此,很多人也格外在乎升职,各类职场书籍和互联网论坛上可以找出大把的升职经验。
  相信很多职场新人也在学校里或在家里听到过无数次这样的教育,要他们在工作单位努力上进,早日获得晋升。
  与此同时,升职也会带来更多的工作量、压力、责任和苦恼。
  有的新毕业大学生这样抱怨说:“升职之后,好痛苦。
  在努力争取了很久之后,在新的职位上,一切和大家说的以及我原来想象的不一样。”
  由此可见,升职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不轻松。
  在西方国家,相当一部分人已经选择不升职,不愿意承受升职后带来的种种压力。
  在日本,甚至产生了一个群体,叫“过得去一族”,
  他们也是不愿意为了职业耗费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宁可拒绝升职拒绝高薪。
  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面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有些人显得有些茫然:我们到底该怎样对待升职?
  事实上,一次次升职当然是职业向上发展中的阶段性成果,确实是大家应该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我们也确实不能忽视一些让人痛苦不堪的升职——如何“轻松升职”正是我们想要讨论的。
  升职前不要“拉满弓”
  “积极工作,争取升职”是很多新员工努力工作的信条。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个信条的执行还是需要一定的火候的。
  小孙是办公室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自打毕业后加入公司,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做得非常辛苦。有时候连老板都打趣他说:“不知道你是不是可以早升职,但估计一定会早退休。”
  没多久,小孙所追求的升职机会来了,他被提拔为部门内某个方向的主任,开始全面负责这个方向的所有技术预研验证工作。他升职的速度比其他一起进入公司的新毕业生快了好多,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小孙走马上任了。
  过了几个月,小孙发现,这个领导职位开始让他吃不消了。升职前,他每天都工作到10点或者11点才走,升职后,他每天的工作到了12点都做不完。繁重的工作占用了他大量的业务时间,好几次,他回家发现门被反锁了,原来是妻子生气不让他进家门了。即使他做得很辛苦,工作却也没有做好。他所负责的部门已经成了部门内的瓶颈,很多个大项目中,他总是在“拖后腿”。
  一天晚上,部门的赵总找到还在加班的小孙,问他说:“最近怎么样?一切还顺利么?”
  小孙哭丧着脸,回道:“唉,身心俱疲,工作生活一团糟。”
  赵总笑笑说:“我早就预料到你现在的问题了。上面的领导给你升职的时候,其实我是有疑虑的。你之前努力工作自然是很好的,但是干得太猛太辛苦,也就是说‘弓拉得太满’。走到领导岗位后,新的压力和工作量很容易把你压垮。”
  “原来是这样,”小孙看着领导说,“那我该怎么办啊?”
  “现在已经升职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赵总说,“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两条,一条是梳理你现在的工作和问题,重点解决关键问题,优化效率,因为原来的工作方法已经完全不适用了。另一条就是,你要学会扩展和优化使用手头的资源。”
  “优化使用资源?”小孙很不解:“我组里就这两个人,怎么优化啊?”
  赵总顿了顿说:“表面上是这样的,但是细看你会发现公司内外其实有很多你可以用的资源。一方面,部门内其他组的方向其实和你的方向有一些交叉,你把所有的事情都独立做了,没有动员大家的力量。此外,公司也给你配备了大学合作资源,你一直都没有用呢。其实还有一些外包的资源,你从来没有提出过,也就没人替你找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原本怎么没想到?”小孙自言自语道。
  “这些东西,其实在你升职前就该不断地思考和练手了,”赵总补充道,“你那时候一头扎在自己的工作里,很少抬头看旁边的情况,也很少思考刚刚说的东西。现在开始补救吧,虽然短期内你还是要辛苦点。另外,你现在也在带新人,别忘了把这些都教给他们。弓不要拉得太满,细水要长流,否则之后的升职就变成包袱了。”
  升职自然是好事,然而也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和工作量。如果升职前就已经过份使用自己的“能量”,升职后自然会吃不消了。新人的成长不仅仅在工作绩效上,还要花时间去思考和练习一些软性的技能,为以后的轻松升职做准备。
  不要独享荣誉的升职
  在竞争中升职,可能是职场环境中的基本法则。然而,如何把竞争处理得恰到好处,可能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环境。
  一年一度的新员工入职季,某公司产品部门里迎来了几名新毕业的大学生。其中,小梁是里面比较出类拔萃的一个。名校毕业,专业成绩好,技术能力强,人也比较精神,一下子就成了部门领导重点培养的对象。事实上,他的表现也没有辜负领导的培养。他所负责的产品进程被推进得很快,很多新功能也得到了公司上层的认可。
  到了每年职位调整的日子了,部门领导给小梁准备了一个不错的升职条件。除了涨工资,还安排他全面负责一个领域的产品。同时公司还安排他在全球几个子公司轮岗一年,全方位培养他的能力。
  可是,当部门领导找到小梁的经理征求意见时,却得到了反对的意见。
  “他不能升职走!”经理坚定地说:“他负责的产品没有第二个人能接手,他走了,就没法办了。”
  领导很奇怪:“就没安排他的后任么?和他一起工作的人没一个能接手的?”
  经理说:“给他安排了两个人配合工作呢。但是,小梁太争强好胜,怕别人沾了他的功劳,把所有的核心工作都守得死死的。另两个人也是和他一起进来的,他为了能比别人早升职,一直不把产品相关的内容教给别人,甚至把那两个人晾在一边!他就是想独享所有的成绩,太功利了。”   “这个嘛……”部门领导陷入思考。
  经理补充道:“而且,我觉得他这么早升职对他也未必是好事。以这样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如果让他负责更重要的产品,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麻烦。到时候,你要是想动他,可能要花更大的代价。”
  “好吧。他升职的事情还是缓一缓。另外,正好趁着产品上线,也调他到基层多磨练磨练。”部门领导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可怜的小梁,一心等着上面给的“大蛋糕”,做着全球游历的美梦,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纸调令,去基层部门进一步锻炼。
  “性格左右命运,气度影响格局”,这句命相学上的名言在升职这个事情上同样适用。升职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还会有很多的工作和调整。上面的领导在考虑升职时,会通盘权衡的。如果为了快速升职也独占所有的绩效,不愿意和任何人分享,最终可能会把自己钉死在这个职位上。就算是勉强升上去了,也可能换来更大的孤立感和压力。
  破格提拔要慎重
  破格提拔在办公室里一般来说是个非常光彩的事情,相信绝大多数职场新人也希望自己可以快速升职,踏入职场的快车道。然而,破格有时候也是把双刃剑,需要格外小心。
  小李为了能尽快升职,工作确实蛮拼的!自从毕业加入这家公司,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仅尽心尽力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还积极地帮助周围的人来展开工作,受到部门内部的一致好评。此外,他还是部门总经理直接招收进来的,自然也被总经理当成心腹。有些人平时和他聊天时说:“小李,今年估计你要被破格升职啦。”他自己也对这次“火箭式升职”非常期待。
  有一天,总经理叫小李去办公室谈话,他很开心地跑过去,以为会有一个大offer在等着他。然而,他等来的确是一个让他失望的结论:这次的升职可能要缓一缓了。
  “什么?”小李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领导,我哪里没做好么?”
  “你先坐,我们慢慢说。”领导用手指着对面的座位:“我知道你期待这次破格升职,你也确实符合了晋升的条件。但是,你现在破格升上去,对你来说未必是好事。”
  “为什么?”小李还是接受不了。
  总经理安抚他道:“我明白你期待的东西。不过,你想过么?现在这个阶段升职了,你会面临哪些问题么?这些问题你能解决么?”
  小李有些迷惑地摇摇头。
  “我给你讲个以前的例子吧。”领导喝了口水,开始说:“以前曾经部门里也有一个和你类似的新人。能力强,工作努力,各方面都很优秀,当时确实也破格提拔上去了。然而,他还是很年轻,对于破格升职所带来的副作用处理不好。公司里有些工作好多年的老同事,故意给他出难题,有时候还倚老卖老,让他很难进行工作。和他一起进公司的同事也突然之间和他疏远了关系。在空前孤立的环境下,他还是没有处理好这些压力,最终还是离开了公司。我确实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
  小李似乎有些明白了:“那我还是再积累积累吧。”
  领导继续补充说:“另外,除了要积累自己的经验和职业成熟度以外,还要尽量在公司内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和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建立起亲密感。这些人在你升职之后,都是要和你配合工作的。这些事情做到位了,你才可以实至名归地被破格提升咯。”
  新人被破格提拔往往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额外压力,这样被升职上去其实并不轻松。如果新人们并没有为这些负面的东西做好心理准备和实际经验,也许要慎重对待这些破格升职的机会了。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高等院校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学术档案资源的建设和积累,但由于种种原因,高等院校学术档案资源流失、分散管理、重复建设等现象十分严重,进行资源整合的任务很重。以笔者所在的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从1909年创办焦作路矿学堂算起,河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已有百年,比河南大学的历史还要悠久。在新中国成立前,学校曾五易其名,九易其址,因多次迁移和战争等原因,许多档案资源都遗失了。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焦作工学院更名
编者按:清华许多工作都在全国学校起着示范作用,现在,它的创业创新教育正在蓬勃进行,  服务创业平台丰富多彩,同学们可看看本校是否有与其中类似的项目,创业或学习创业。  想创业,但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有想法,但不知道怎样去实现……  想在清华创业,你不知道的平台还不少。  按功能分,可以有:  (以下分类并非100%重合,是依据主要活动内容做的最近归属):  1.理论研究:清华创研、创客教育
刘瑾妮:老爸,下辈子做我的孩子  2016年10月,我刚刚结束了为期四个月的北欧环游之旅,在父母家中修整,作为找工作的过渡期。看到朋友圈里的大家极力推荐《釜山行》,我出于对丧尸元素的好奇看了这部电影,却被影片中男主所表现的父爱深深感动,尤其是主角临死前想起了女儿刚出生时他抱着女儿的画面,着实给了我很大震撼。  我在2016年走了二十几个国家,辞了三份工作,从事过三个行业,一直漂泊无依,收入不定,让
苏州大学文学院试点推广“无手机课堂”后效果初显,同学们对于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课堂气氛很是活跃。该措施有可能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环球杂志)  我时常在想,要是老师能把自己的课程用软件系统做一个APP出来该有多好,上课能互动,下课能继续学习,多棒啊!  王昵双  不知有多少小伙伴有这样的经历:原本打算过一天“无机生活”,转念一想“万一有人联系我呢”,于是心安理得地又揣上手机,在课堂上顺手掏出……是真
重读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本,1991)。这部书不仅文笔清晰,而且结构很完整。第一部分“以前关于地方氏族或望族的作品”,宛如一篇研究史或学术史概说;第二部分“此种作品的评论”,谈及氏族谱牒记载血缘而忽略婚姻的缺陷,说明自己的方法,这是方法论的一节;第三部分“本篇的资料由来与作法”,是理论与文献的说明;第四部分是“嘉兴的望族”,则是本书的中心,占了五分之四
2011年7月我硕士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心想,这回我终于可以“管”学生了。 但这个想法半年后就人间蒸发了。    居委会大妈的活    9月11日我负责迎新生。当天看着无数个家长还有学生一起围着我,叽叽喳喳地办手续,我真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发动机中,所有的空间都是响的。家长们,有带礼物的,有要请吃饭的,刚应付完家长,学生又有事了。“老师,我被子丢了。”二话不说,找呗!在行李车中我挥汗如雨地找,翻得我
2013年秋,我接受了学院交给我的任务,做起了经管学院经贸系2013级留学生班的班主任。拿到学生名单的时候,我着实有些头疼,名单上有卢旺达、刚果等非洲国家的学生,有我们的近邻蒙古、土库曼斯坦的学生,还有美国学生,可谓“多国部队”。  “同学们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这是我和外国朋友交往时最常聊的话题,面前这些学生既然选择了中国,也一定会有他们的理由。没想到这次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功夫”,
艺术土豪房东  我住的屋子是外婆年代的装修,房东是美国犹太人。这间屋子已经租出去十多年了,落到我头上时,空调、冰箱都老得嗡嗡作响,灯也坏掉了几盏。都说犹太人在金钱上比较计较,所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给房东发了邮件,她回答得十分热情,约好了时间,回国过光明节的时候,带着修理工就敲门进来了。这间屋子户型很奇怪,走廊长,客厅小,只能精简装修,看得出来房东当年是奔着“简约而不简单”的路子走的,长走廊一侧
2015年6月28日凌晨5点,历时105天,花费6.4万元(另计7万元材料由赞助商提供)的教室改造完成。曹宇锦坐在搭建的二层,透过木方,迷迷糊糊看见吊顶闪着的光芒,当时她的脑海里闪过一个词:“光辉之城”。  曹宇锦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2015年三月份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为给大一学生提供资源和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学期内完成120平米的教室改造。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93位师生在希望与绝望,
如果形象好气质佳,还会自己动手拍视频、写文稿、经营新媒体,那恭喜,你一定能在找工作的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谋得一份不错的职位。当然,也能像美国大四学生Allie Madison那样,不要公司、不要团队,当一个美女卖家。不要误会,不是什么淘宝店主、时尚买手。Allie售卖的商品,说白了,就是某种技能。  来看看她的商品类目——  可以为你的Facebook录段视频;可以为你的商品拍宣传小片;可以给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