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生活的写作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he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重在从平时生活,从平常小事,从细微处获得写作素材,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真实地表达情感。现代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说:“‘假、大、空’的东西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能用尽可能的语言材料传递可能的信息,达到尽可能的准确性和理解性,收到尽可能的表达效果,将被认为是写作高手。”
  [关键词]写作;小学;生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并培养他们准确地表达情意的写作技能,而这些技能必须来自于学生对生活细心的观察。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过程不应该是搜肠翻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作为教师,我常常扪心自问:学生的学识贫乏,是否是因为我还没有激活他们的潜能?学生生活积累缺乏,是否是因为我没有打开学生的生活宝库?若学生达不到心理上的共鸣,是不是我还未拨动学生心上的琴弦?由此,教师必须适当改变长期以来的作文五步曲(命题——习作——上交——批改——发还),取而代之的是更贴近学生生活、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让学生享受写作过程的作文教学法。
  一、在写作的命题上——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对作文命题的选择确定常倾向于自己的情感、喜好、认知范围,很少顾及到学生对命题是否喜欢或者是否感兴趣。其实,教师应该想法设法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寻找作文素材,通过交流讨论,提炼出既具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
  身处东莞,每年春夏之际总会遇上几场铺天盖地而来的雷阵雨。有一次,同学们都在听复习指导,可是一场雷阵雨就要到来了。雷阵雨到来前,天气异常闷热,学生们都无心上课,一会儿,天空像被一块巨大的黑布遮盖住。天色越来越暗,教室里亮起了电灯,而窗外的风伴着雨,雨借着风正肆虐地摧残着外面的世界……学生看到此情景更无心上课,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窗外,这时,原本在评讲阅读的我看到这情景,顿时灵光一闪,停下原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看着窗外的景物,聆听风雨的交响乐,回忆下雨前天气闷热的情况,让学生口头描述当时的所见所感。有学生说:“它让我见识了大自然的威力。”还有的学生说:“看着在外摇摇欲坠的小树,发怒的风雨,我突然觉得自己好渺小。”“看这窗外被风吹雨打的树,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它们很可怜。”“雷、电、雨肯定在天上吵架了、打架了……”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言,奇妙的构思……于是,我出了题目《我所见到的雷雨》,学生们的创作热情都很高,不少学生写出了以前未曾写出的好文章。可见,“生活化”的作文命题远比教师个人凭空想象和既定题目好得多。
  二、在写作的指导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往往,正是不经意的生活寻常事会成为绝妙的写作素材。我们学校身處于美丽的东江河畔,经过了政府的大力整治,可以说东江的风貌已是焕然一新,可是因为同学对这一带的环境太熟悉,反而会忽略了身边的美景。习作要求中,有一个单元是要求学生介绍一处美丽的景点,于是我屏弃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先用图片介绍东江的美丽风光,再要求学生在早上和晚上沿着东江两岸行走一遍,引导他们把看到美丽画面时的感觉说出来,学生们顿时对这一熟悉得没什么好写的景点来了兴致,纷纷畅所欲言,有谈流光溢彩的两岸霓虹,有说茂盛秀美的树木,有谈清澈的东江水,有说岸上晨运的东莞人……如此,作文写作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写作的过程中——享受写作的乐趣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紧张,所做的事儿越是多半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同样,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不制定要求学生的作文字数一定要达到多少,否则就会有某种惩罚的制度,同时,应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晚交。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能轻松地完成作文。确实,刚开始实行这个措施的时候,有的学生想混水摸鱼,要么写不到一页就交上来,要么字迹潦草。对于前者,我会与该生进行单独谈话,把这次作文的要求写作目的重新再说一遍给他听,让他找时间补写。对于后者,我会在放学后留下该生,陪在他身边让他把作文重新抄工整,抄写的间隙,往往是我和学生谈心交流的好时刻。几次之后,学生不再出现这种对自己作文不负责任的现象。
  四、在作文的修改中——交流写作的心得
  作为语文教师,我看到很多其他教师对于作文的批改大都是在办公室或在家中独自一人批改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可是,我们认真批改,详细分析,仔细评分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拿到发下的作文本,就“啪”的一声扔进抽屉或是塞进书包。因此,我曾经采用很多种批改方法,例如小组互批(一个小组内有五个成员,二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二个中等的学生,一个各方面较弱的学生)。它是让成绩优异的两个人互评后,再评议中等学生的作文,中等学生再评议各方面较弱的学生的作文,而这个较弱的同学则可以欣赏成绩优异的同学的作文。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是可行的,但是从长远方向看不适合也不利于教师的讲评,更也不利于提高较弱生的写作。我还曾采用一对一互帮互助式的批改方式,同样取不到意想中的效果。
  最终我采用了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面批面改,每天利用10分钟的时间和5至6个学生面对面沟通,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并给他们修改的时间,向他们提出希望下次力求比这次更好。这样,教师批改量化整为零,学生又可以了解到自己习作中的不妥之处,二者皆乐,何乐而不为?
  五、在作文的讲评中——感受写作的魅力
  我认为,讲评课还是应以学生为主体,不管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是学生们倾注自己的心血完成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尊重。在讲评课上,教师难免会带上自己的喜怒态度进行讲评,被表扬的同学,可能会沾沾自喜,被批评的同学,则可能会慢慢失去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在讲评时,教师应该以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写作的魅力为目的,让学生针对两次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所得,并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学边听边做记录,然后给予肯定和建议。教师还可以让同学谈谈习作中哪位同学的作文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作文吸引人之处在哪,哪些地方是值得自己学习和提高的。这样,讲评成了学生品尝作文美味大餐的盛宴,我想学生总会在每一次的品尝中感受到作文的魅力的。
  总之,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来教授学生的作文,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学习,敢于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写出来源于生活的优秀作品!
其他文献
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让我能不断地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综观近五年的中考题目,我发现解读题目的重要性。我将升中考试的题目分为五类现从文字提炼信息、知识能力迁移、表格信息处理、数学函数、图象的处理、物理动态模型解读题目,并提出教学建议。  一、从文字中提炼信息  中考大部分题目以文字的形式叙述出来,并希望学生能从中得到相应的信息。如中考第一道单项选择题的大部分题目,学生直接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这
【摘要】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网络中有大量的知识资源,同时也蕴含很多的便利教学方式。而本文就是从网络出发,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用“网络牵引”的方式,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进行不断优化,对网络的资源利用、教育与网络的方式互补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网络牵引;资源利用;优化教育方式;德育教育  众所周知,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储备量大、信息传递迅速等特点,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与网络结合,能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把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教材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呈现方式。新课标要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研究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有效的教与学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物理学习;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
【摘要】叛逆心理,是我们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其明显的心理特征。它对成长有以下危害:束缚身心的发展;容易使青少年误入歧途,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和其他消极后果;有可能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归纳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关键词】青少年;叛逆心理;危害;成因;教育  叛逆心理,是我们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其明显的心理特征。根据《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目
探究性学习是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为过程,以解决问题为归宿,学生经过探究性学习最终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问题伴随着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所以说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心脏”。  一、探究性学习存在的主要误区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广大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逐步深入,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中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一些课堂
【摘要】《课程标准》的主旋律是“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发展的灵魂。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没有创新,就难以造就出创新型人才。而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又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兴趣;质疑;想象;争辩;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力量。那么该
[摘要]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自不同学校地区的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上区别较大。为此,笔者提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分层、对教学目标的分层和对课堂教学的分层三个方面。本文主要讨论如何进行分层以及如何利用分层教学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
根据多年来的调查表明,在学生与家长心目中,地理课是“杂”科、“副”科,以致学生在地理课上无心听讲,看似“身在曹营”,却“心在汉”,开小差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学生甚至逢到上地理课就经常以各种理由请假。进一步的了解发现,学生不想上地理课,其实是因为地理课枯燥无味。根据以上现象,几年来,我不断尝试着改革地理课教学方式,即是想方设法在地理课上让学生“动”起来。改革尝试证明,学生爱上地理课了,在地理课堂上表现
“天、地、人、你、我、他……”当今年9月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翻开崭新的语文课本时,他们会发现,第一课将不再是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而是内涵丰富的汉字。  从教育部获悉,自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将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教育部和专家表示,即将使用的新教材将加大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力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统编统用,“语文素养”和“人文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从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自主学习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各种教育活动进行了解,并逐渐形成以教学目标、任务等需求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