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冠状病毒的起源与遗传演化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dxie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病毒变异率高,宿主广泛,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和禽类,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与养殖业发展.生猪养殖业中,冠状病毒也是危害猪只健康的重要病原.本研究对4种代表性猪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和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 coronavirus,PDCoV)的起源、流行、遗传演化和跨宿主传播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动物冠状病毒的传播、变异和防控研究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氧化损伤在结石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茯苓多糖(PCP)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本研究探讨PCP对磷酸铵镁(MAP)诱导的羊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 显示,PCP显著减轻MAP诱导的氧化应激,表现为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PCP抑制MAP对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诱导作用.Western blot试验显示,PCP能增加Nrf2、HO-1和NQO1的表达.综上所述,PCP通过提高细胞Nrf2、N
本研究对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感染鼠巨噬细胞进行共同培养之后,分别在10个时段采取上清液和巨噬细胞,用ELISA、qRT-PCR法和扫描电镜检测TNF-a、IL-1α、IL-6和IL-8细胞因子,并观察巨噬细胞的超微形态变化.结果 显示,4种细胞因子均有高水平表达;IL-8在共培养6~72 h呈高水平表达;IL-6和TNF-α表达水平也较高;IL-1从3h表达,12h达最高值,48 h后无表达.qRT-PCR检测结果显示,TNF-α的RNA表达呈波浪式,分别于6,60 h各出现1个高峰值;I
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C)是新型动物广谱抗菌剂,抗菌效果好,广泛应用于牛、羊、猪、水产及禽类等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制.本试验旨在研究FFC和氟苯尼考纳米晶(florfenicol nanocrystal,FFC-NC)在鸡体内的生物利用度.采用交叉试验法,鸡用药后,在不同时间点翅下静脉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血浆中FFC含量.结果 显示,此试验所建立的HPLC色谱图基线平稳,血浆峰与FFC峰完全分
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感染是国内近年来报道的一种临床上以消化道、呼吸道症状为特点的新发传染病,其病原体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中的成员.目前,BEV分为EV-E和EV-F 2个病毒种,两者间的核苷酸序列差异很大,属于不同的血清型/基因型,常规血清学方法难以将其区别.为建立一种鉴别EV-E和EV-F病毒的方法,本研究根椐GenBank已发表的EV-E和EV-F肠道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建立了鉴别EV-E和EV-F的复合PCR方法,并确定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
干扰素是一种诱生性糖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当畜禽感染病毒时,干扰素是最先发挥作用的抵抗分子.干扰素参与早期黏膜免疫并通过产生一系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因子来活化机体的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使机体处于抗病毒状态.干扰素因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流行性病毒病防治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本文从不同种类的禽干扰素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阐述禽干扰素的分类、产生、功能及应用,重点阐述了不同种类禽干扰素的特点,旨在为禽干扰素作为禽类疫苗免疫增强剂的研制提供参考.
为了构建能够同时防控鸡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HHS)和包涵体肝炎(IBH)的新型疫苗,本研究利用禽腺病毒4型(FAdV-4)中国流行株CH/HNJZ/2015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禽腺病毒8b型(FAdV-8b)中国流行株的全长Fiber基因插入至FAdV-4基因组中1966 bp自然缺失区,构建感染性克隆并拯救出重组病毒rHNJZ-Fiber/FAdV8b,利用PCR、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重组病毒rHNJZ-Fiber/FAdV8b进行鉴定.结果 表明,FAdV-8b的Fiber
选择体况相同、体质量(36±2.53) kg、3日龄内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即空白组(D组)、乳酸菌组(L组)、乳酸菌+酵母菌组(LS组)、酵母菌组(S组).在试验期内,4组犊牛均全程饲喂代乳粉,LS、L和S组分别添加复合益生菌,D组不添加,试验期45 d.结果 表明:与试验1d相比,45 d LS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F-Px)含量显著上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45 d时LS组血清T-A
以小鼠三叉神经节(TG)原代细胞为基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MOI=1)感染TG细胞后不同时间点PI3K、Akt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PRV感染TG细胞后,利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的TG细胞,通过Annexin V-FITC原位荧光检测方法、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细胞凋亡以及检测Akt下游凋亡相关因子Bcl-2以及Bax的表达.结果 显示,P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发生于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FMD致病原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于感染后利用多种策略操纵宿主免疫机制和逃避抗病毒反应,以利于其感染复制.现对最近几年来影响调控FMDV感染与复制的多种因素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选取体质量相近且健康的1日龄京红1号蛋鸡750只,适应饲养6d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在8~10日龄注射0.35 mL生理盐水,饲喂基础日粮.Ⅱ~Ⅴ组在8~10日龄时注射100 mg/kg环磷酰胺(Cy),1次/d,诱导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0,800,1600 mg/kg枣多糖提取物(jujube polysaccharide extract,JPE),试验期5周.结果 显示,Cy可使闭合蛋白(Claudin-1)和咬合蛋白(Oc-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