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杨扦插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对土壤水-氮有效性的短期响应及动态调整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eng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氮沉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关于树木对土壤水、氮有效性响应的研究很多,但树木如何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方面动态调整以适应水、氮供应仍不清楚.以青杨(Populus cathayana)扦插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采用两因素(水分×施氮)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水分(W1、W2、W3,分别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40%、60%、80%)和3个施氮梯度(N0、N1、N2,分别为0、4和8 g m-2 a-1),并于施氮处理后1、7、14、31和62 d测定青杨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叶片及根系性状,进而探究其对水、氮有效性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的增加和施氮显著地促进了青杨根、茎、叶和总生物量的积累,在W3处理下最大;施氮效应随时间延长更加明显,N2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N1.水氮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2)生物量的分配主要受杨树生长节律(时间)的控制,茎重比和根重比随处理时间延长显著增加,而叶重比显著降低.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显著提高了茎重比,降低了根重比,而对叶重比影响不显著.氮素及水氮交互作用对根重比、茎重比和叶重比均无显著影响.(3)施氮对比叶重的影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到试验后期,施氮在土壤水分不足处理提高了比叶重;在水分充足处理降低了比叶重.(4)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显著促进了杨树细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施氮效应随处理时间逐渐变化.试验后期,土壤水分较好条件下(W3)施氮均促进根系增长;在干旱胁迫(W1)下氮添加抑制了根系生长.总体而言,施氮先促进叶生物量积累,随后根、茎生物量作出响应,最终形成有利于植株生长的分配格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显著提高了杨树扦插苗细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施氮效应因土壤水分而异;本研究结果可加深对树木响应气候变化机制的理解.(图5表3参63)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由于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宏观经济环境与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如何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和竞争实力,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精益建造理念应运而生。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基于精益建造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了基于精益建造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桥梁工程建设事业也呈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而从桥梁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角度考虑,则需重视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合理科学应用。本次以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应用要点为切入点,结合技术应用现状潜在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关质量控制策略,旨在全面提升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及安全性。
因N1302工作面顶板不易垮落,导致初采期间悬顶面积过大、矿压显现剧烈;拟采用深孔爆破预裂技术对顶板进行弱化,并设计了相关钻孔参数;工程实践表明,采用顶板预裂技术后,顶板弱化效果明显,较相邻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减少11.2 m;有效保障了工作面初采期间生产安全。
某化工厂厂区存在路灯照明线路损坏和灯具老化情况,采用LED照明产品进行优化改造,全厂年路灯照明节电率预计能够达60%左右。在路灯照明全面改造前,为掌握设计依据,拟先改造主办公楼前40个高压钠灯路灯。通过改造前期测试获得的现场数据可以作为后期全面照明改造项目设计的依据,文章对此展开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化形象,这就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及人力物力,能源消耗也逐年上升,从而导致可开发的资源和能源也越来越稀少,因此寻找正确高效的节能减排方法已迫在眉睫。而在这些城市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城市路灯消费,虽然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要,但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实施城市路灯的节能改造,实现高效的绿色照明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
目的:基于74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en 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LSPDP)的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比较保留脾血管和不保留脾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和Warshaw法)在治疗胰体尾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完成的74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正>2022年6月8日,在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中学的东篱劳动基地里,气氛如骄阳一般热烈。这里有两块已经耕好的水田,60多名学生变身“农民”,在老师的指导下,或站在水田中有模有样地插着秧,或站在岸边认真观看、学习……原来,这是麻田中学举办的首届校园“开耕节”,学生们脚踩水田插秧,体验农耕劳作。在劳动现场,学生们迫不及待地一试身手。只见他们纵向排列,卷起裤管,俯下身子,和泥土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期刊
目前,许多地铁线路利用地面储能装置回收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储能装置容量的配置与供电区间的牵引负荷再生制动功率特性密切相关。但是,传统牵引变电所二极管整流机组无法返送再生制动能量至电网,难以通过实测获得供电区间内的再生制动功率数据,储能装置容量配置缺少数据支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列车功率概率分布以及供电区间内列车数量概率分布的牵引负荷建模方法,并应用仿真模拟牵引负荷实现储能装置容量的多目标优化配置。
传统的建筑施工作业方式正逐渐被一些高新技术所颠覆,全球正迎来一次智能建造的热潮。机器人及智能化施工装备是推进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在建筑构件制造、装配等施工工艺中有着迫切的需求。建筑构件尺寸大、重量大、复杂异形,作业环境复杂,常见的工业机器人通常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已有的建筑装饰面板装配、建筑结构打印等典型工艺的机器人,尚需攻克一些共性关键技术。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安全、高效、精确的施工作业已成为世界
<正>马惠娣,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特聘研究员,有20余年跨学科休闲研究的经历。每年八月,中小学生的暑假如期而至。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暑期带孩子参团出行或者让孩子进入专业的课程班进行学业或技能的学习,希望孩子过充实、有收获的假期。其实,不仅是寒暑假,家长和孩子平时的休息时间也逐渐被各种外出、活动、课程挤占得"无比充实",这种情况不禁让人反思:这种休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