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本质的比较——以中学生物学为例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058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本质在课程标准中的呈现形式会直接影响课程开发人员、学校和教师对科学本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影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以中学生物学为例,对比了中美两国课程标准中科学本质相关内容.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课程标准已将理解科学本质纳入教育目标,且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较为全面,初、高中科学本质具体要求呈阶段性和递进性;我国课程标准在科学本质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此基础上从教师教育、教学实施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3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生物学概念是学生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窗口,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处于教学的核心位置,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概念为依据,采取科学有效的概念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生物学概念体系,提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开放性教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例,阐述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我国≥40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总患病人数过亿,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相比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已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慢性病,慢阻肺的基层防治严重滞后。开展基层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意味着将慢阻肺防控重点转向疾病上游或早期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层医护人员、患者和居民对慢阻肺的知晓率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肺功能检查设备和基层医生肺功能知识储备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肺功能检查尚未在基层普及;即使已经开展肺功能检查的,质控合格率低、报告欠准确的现象较
目的:探讨n 18F-FDG PET/CT显像及相关因素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患者的中期疗效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B细胞PGIL,且在化疗、放疗前及中期(3~4程)化疗后行n 18F-FDG PET/CT显像的患者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6~84岁),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24例。采用Mann-Whit
目的:研究治疗前n 18F-FDG PET/CT显像的代谢参数对老年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预后价值。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4月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42例老年cHL患者(男29例、女13例,中位年龄69岁)治疗前的临床及PET/CT显像资料。以41%SUVn max为阈值获得病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利用ROC曲线分析获得SUVn max、MTV、TLG的预后最佳阈值。采用Kaplan-M
生物学课堂教学展示的是生物学研究成果和生命规律,因此教师应紧扣学生的认知和学习需求,尽可能以论证性策略进行启发,让学生自主推导出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另外,在解决学科问题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系统论证解答问题,让习得的知识得到内化.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承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协办,承载万众期待,倍受各界瞩目的“第十四届中国健康服务业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云端盛会于2021年12月20—23日胜利召开。大会以“创新学科建设 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全国健康管理学界和业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同道齐聚云端,共襄学术盛举。北京和杭州两个线下直播厅以及全国各品牌健康管理机构分会场收听收看单位数达1 500余
期刊
生物学传统教学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此,提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NHT学习模式,建立合作学习模式,增加课堂互动性,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
目的:探讨化疗结束时n 18F-FDG PET/CT Lugano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治并于化疗结束时行n 18F-FDG PET/CT的DLBCL患者131例[男63例、女68例,年龄(50.3±17.0)岁],利用n 18F-FDG PET/CT Lugano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
复杂不适的症状体验严重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基于移动健康技术的症状管理可针对患者症状体验提供决策支持,改善症状。本研究以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Kano模型分析出平台构建时需依次完成和完善以下功能:隐私保护、发布糖尿病诊疗技术研究的新进展、专业人员在线沟通、发布并发症防治信息、设置病友论坛、所发信息由专家审核、提供运动指导、绘制血糖体重曲线、及时更新信息、心理疏导和提醒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