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执着与现实的冲突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诗歌中,杜鹃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意象,诗人常常赋予其悲壮和凄凉的含义。在新诗中,也有咏叹杜鹃的作品。诗人杨章池的《杜鹃还是布谷》就是很好的一首:
  “咕,咕啊,咕!”/在树顶,它用一声接一声的叫/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陌生的鸟,吐纳巨大嗉囊/说无限悲苦。/他停下脚踏车,呆望一小时
  天空高远,时间忽快忽慢/他在风中一直攥着拳头,几乎要/替它咯出血来//“大包鼓得快爆炸了!”当他/作为年迈的父亲向我转述时/已过40年
  但他仍不明白那只鸟为什么/只冲着他叫:/那时,生活碎屑刚被扫除/病痛还遥遥无期。/作为客居湖北的广东人,他甚至不知道/它是杜鹃还是布谷
  全诗以“咕,咕啊,咕!”引入,让“一声接一声的叫/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呈现支教老师回家的一个具体的场面,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富于暗示性。“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几节都从这里延伸和拓展。陌生的鸟,既指支教老师对鸟的不熟悉,又指学生的愿望与支教老师的理想有所冲突而变得陌生。学生所处的相对落后的环境和向外走的理想,让支教老师有些无法面对。“呆望”这一特写镜头,暗示支教老师的内心和现实的冲突,表明了支教教师的两难选择。
  第一节中的“一直攥着拳头”是对“陌生的鸟”“说无限悲苦”的回应,或者说是一种共鸣,极其概括、形象地暗示了支教老师的执着理想和残酷现实的冲突。“快”和“慢”,“血”和“爆炸”,形成了强烈对照,加重了感情色彩——支教老师在贫困地区“已过40年”的两难,就这样被“陌生的鸟”点破。一个“鼓”字,连同“攥着拳头”,到“咯出血来”,再到“鼓得快爆炸了”,层层递进,暗示了诗歌中的理想人物和现实冲突的逐步升级。
  第二节诗的第三节照应开头,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但他仍不明白那只鸟为什么/只冲着他叫”一句,在陈述的语意中,蕴含反诘和质疑。现实生活中的支教老师,一般工作满3年,都要调整工作岗位,自愿留下来继续教书的教师,必须符合当地学校的要求。不符合学校要求的支教老师,就只有回到城市重新寻找其他工作岗位了。而这个一干就是40年的支教老师的返程之路为何这般漫长?这一句恰巧回应了前面的“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一句。但诗歌还在深入地描述:
  生活碎屑刚被扫除/病痛还遥遥无期。
  “病痛”二字,是支教老师长期在艰苦环境里工作的呈现。同时,在思想上,在支教老师的心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因为“病痛还遥遥无期”,一方面表现了支教老师的困难仍然会继续下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的改变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客居湖北的广东人,表明支教老师背井离乡的生活现状,也是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对比。已经分不清杜鹃和布谷的区别了,表明支教老师的青春消耗殆尽,已经接近老而無用的境地。最后一节诗歌,收尽全篇,于叙事中蕴含无限惋惜之意。
  支教老师的最后结局怎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首诗的特殊性,也就表现出来了——它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复杂和艰辛,鼓励我们努力学习,为他人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几乎句句叙事,很少用议论的诗句;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直接叙事,间接抒情和议论,情感浓烈,立场鲜明。
  全诗寓褒贬于叙事中,既节省了笔墨,又丝毫没有说教意味。
  这首诗详略得当。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练,用了极其简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展现了支教老师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其他文献
今年的高考作文,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也一度在网络上引起了许多非议。甚至有观点认为,这哪里是作文,分明是政治解读,因为政治色彩太浓,严重违背了作文的初衷,而且思辨弱化,顺向思维主导写作,根本没有可以发挥的空间,完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前两年大受好评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再次没落,等等。  今年的高考作文果真如此不堪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形式上来看,今年的作文要求显性的任务指令依然很明确:装文章于“时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
实用类人物传记记叙传主事迹往往不止一件,这些事件多散落在传主人生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中。命题者常常抓住这一文体特征,在所命制的试题题干中出现“哪些”“哪几个”等词眼,考查我们对重要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  题目 读《“飞虎将军”陈纳德》(节选),回答: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
[一、还原“忠臣不事二主”的历史语境]  “语言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作家在创作时通过种种艺术表现手法,暗示出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显现出特定的交际目的。历史语境是写作背景的一部分,是基于语言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创设的,能够体现特定环境下语言的交际功能。  《陈情表》是蜀汉旧臣李密在改朝换代之后向篡位夺权的司马氏家族新任皇帝晋武帝的上书,以陈述自己不能在新朝做官的实情。面对这样复杂的政治环境,
五月将至,鸽子在广场上安静地踱步,天空很蓝,心里很安宁。明轩有一种世界很大的感觉,空间好像被无限拉大拉远,草原上有风,星空有梦,脉脉无言传千思。明轩倚在栏杆处,在阳光下微微眯起眼,心有五岳山山小,胸有大道事事平。  然而三年前的明轩,心情并没有这么宁静疏阔。那时明轩初一,就读当地一所名校的划片直升班。学校被周围大片旧住宅包围,明轩大部分同学的家都坐落在这里,低矮的瓦楞房中,间或有三四层楼,斑驳的红
小说阅读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小说的“三要素”、主题及艺术效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需要紧紧结合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题目  读罗纳德·邓肯的《好天气》,谈谈你对“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天气冰冷,像慈善事业。东风抽打在脸上,脸像砂纸打磨过似的粗糙。靴子漏水,袜子和泥浆凝结在一起,空荡荡的小路似乎连个弯儿也没有。我拖着疲惫而沉重的脚步寻找走失的母牛,诅咒起当
1.我  停止服药后一周,我顺利通过了那场测试。  事情不麻烦,爸妈从不关心我究竟在做什么,朋友们或许以为我早就死了。老刘倒是对此非常不满,但即使是他,即使是照料过我多年的医生,也不能指责我为了自尊、生活、梦想,或者直白点儿说,为了钱,做出这样的决定。  招聘启事上说,他们需要补招“敏感脆弱”的人,五个。报名者很多:很多粉丝,想要参与到构建偶像人格的伟大事业中来,往往被淘汰掉;很多走投无路的人,被
灯忽然灭了,我停下笔,刹那间陷入无边的黑暗中,教室里静得只有我的呼吸。  看不见光亮,我的身体突然轻轻颤抖,手不停地摸索,是冷还是害怕,抑或两者都有。也许灯并没有灭,只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了。小时候,晚上时常從梦中惊醒,想努力睁开双眼,企图看清周围的事物,急得哭出来,担心自己是不是已经不存在了。这种感觉又出现了。  灯,怎么会灭?现在教室里只剩我一个人了,电工师傅做事很高效,待人却也凶狠,他会来处理吗
灯光就位!摄像准备!大幕拉开!  锵锵锵~  一年一度的“校园之星”评选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啦!  回顾2019年的“校园之星”作品,那可真是棋逢对手,不相上下,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格……诶诶诶,你们别捂我嘴啊!行了行了,知道你们着急,那就废话不多说,让我们直接切入正题吧!  本年度“校园之星”优胜奖有两名。初诗凡同学的《大鱼》(2019年2期)确实是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作品,虽是写末日,却从《列子
名家简介  沈嘉柯 著名作家、评论家。已出版《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等50多本散文集、长篇小说和随笔集。作品畅销百万册。蝉联2015年、2016年中国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眾多文章被选为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  八十八夜的茶摘  有一家公司,出品了500种颜色的铅笔,并且给每一种颜色都起了一个名字。  那些名字很有诗意:杨贵妃的梨花白、彗星的传说、故宫的夜、八十八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