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 武夫开文治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太祖赵匡胤,军人出身,即位后矫晚唐五代之弊,优待士人,裁抑武将,开“文治巅峰”一朝。立国后定“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独幽燕难下,晚年欲迁都有险可据的洛阳未成,为后代埋下无穷隐患。
  图注: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976年),生于洛阳,军人出身,后周时曾任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归德军节度使。篡夺后周政权后,定国号为“宋”。矫晚唐五代之弊,优待士人,裁抑武将,开“文治巅峰”一朝。立国后定“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独幽燕难下,晚年欲迁都有险可据的洛阳未成,为后代埋下无穷隐患。

太祖誓约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破宋,俘虏了徽钦二宗。在这场中原文明的劫难中,有一个叫曹勋的宋臣,与宋徽宗一起在俘虏之列。过黄河十多日后,宋徽宗对曹勋说:“不知道中原的百姓可会推戴康王?”康王就是赵构,宋徽宗的儿子,后来成了宋高宗。
  第二日,宋徽宗送给曹勋一道“密旨”,告诫他说:“你且乘机逃走,回去告诉康王赵构,来日北定中原,但按计策行事,千万不要以我为顾忌。”完了之后,他又不甚放心,向曹勋说:“太祖创立大宋之后,有誓约藏在太庙,告诫子孙不得杀大臣以及上书言事之人,违者不祥。”
  后来曹勋从金兵的掌控中逃出生天,南下找到宋高宗赵构,具言徽宗所叮嘱之事。
  此处徽宗所说的“太祖誓约”,是指大宋开国之君赵匡胤立国之后,为嗣位子孙定下的类似“宪法”性质的条文。关于这部“宪法”,后世说者众多,但大同小异。王夫之《宋论》里的描述是这样的——赵匡胤将“誓约”刻在石碑上,锁藏在宫殿密室里,继位的大宋君主,须进殿跪读,“誓约”很简单,只有三条,是宋朝的施政底线: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其中第二条的“不杀士大夫”(实际情况是“不轻易杀”,并非“完全不杀”),至关重要,它成为制度保障,使得赵宋这个由武夫开创的王朝,到达后人艳称的“文治巅峰”,士人的风骨、学问和能力,得到全方位展示。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天水是赵氏郡望,所谓“天水一朝”即指赵宋。晚清以来,无论是柳诒徵,还是钱穆、陈寅恪,这些博通经史的一流学者,都对宋朝赞叹不已。陈寅恪在其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指出宋人欧阳修、司马光、叶适对府兵制认识的偏颇,而后又为他们“开脱”:“宋贤史学,今古罕匹,所以致疏失者,盖史料缺略……”足见宋人在近世顶尖学者心中地位之重。
  曹勋从徽宗那里带回来的“太祖誓约”,在南宋继续得到体现。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金国派出“诏谕江南使”出使南宋,引发南宋朝野震动,奇耻大辱举国弥漫。因为“江南”是当初赵匡胤对藩国南唐的称呼,金国此举,无疑是把南宋当作藩国看待。风口浪尖之时,南宋枢密院编修胡铨,得知秦桧、王伦等人与金国讲和,他愤慨难抑,写下一道奏疏上呈高宗皇帝,请斩秦桧、孙近、王伦3个主和派头目的人头,挂在竹竿上示众,并且羁留金国使者,准备兴兵北伐。
  这道奏疏迅即轰动京城,一时人人争读。胡铨的同僚吴师古,连夜将此文刻板印行以飨国人。这篇文章甚至引起金国人的注意,他们以千金买来,先睹为快。其时秦桧在南宋炙手可热,胡铨的奏疏辞气凌厉、金人购读奏疏等事,一一授秦桧以口实。但即便如此,宋高宗和秦桧也未能伤害胡铨的性命,最终秦桧以胡铨“狂妄凶悖,鼓众劫持”为由,将其贬官岭南了事。
  宋高宗以及秦桧能斩武将岳飞,却不能杀文臣胡铨,这便是赵家“不杀士大夫”的遗制所致。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不杀士大夫”誓约的真伪问题,史学界近百年来聚讼不休,但这个问题却又很次要,因为明确可见的史实是,赵匡胤后的每位宋朝君主,都未尝轻易杀戮大臣,被杀的大臣不是没有,但相较前代已大为减少。
  据《蓼花洲闲录》记载,宋神宗在位时,因为陕西用兵失利,愤怒之余,要斩杀一名漕官。第二日,宰相蔡确前来议政,神宗问:“昨日批示要斩某漕官,执行了吗?”蔡确说:“正准备跟陛下说这个事呢。”神宗说:“还有什么疑问吗?”蔡确说:“自太祖以来,本朝未尝轻杀士人,我不想此事从陛下开始,请陛下三思。”神宗沉吟片刻,说:“那就在他脸上刺字,发配边远地区吧。”
  这时,门下侍郞章惇(新党主将之一,后被列入《宋史·奸臣传》)闻言,高声说道:“要是这样做的话,还不如杀了他。”神宗问原因。章惇说:“士可杀不可辱。”宋神宗厉声说:“我身为皇帝,何以一件快意事都做不得?”章惇毫无惧色:“如此快意,不做也罢!”
  宋哲宗在位期间,章惇秉政,一改当年劝谏神宗的大义凛然,痛击旧党政敌,将他们成批贬往外地,更建议哲宗派人秘密察访岭南,尽杀流放岭南的旧党官员。宋哲宗坚决阻拒了这一建议:“我遵循祖宗遗制,不轻易杀戮大臣,这件事不要再提了,也别再追究他们。”
  大量的史料证明,无论“太祖誓约”是否真有其物,但宋朝没有暴君、不轻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却是确凿的史实。
  这一切,皆导源于开国君主赵匡胤。

仁厚之君


  赵匡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英勇善战,早年深得周世宗喜爱。在《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关于赵匡胤教导士兵作战的大量记录。一代英主周世宗死后,赵匡胤手握后周重兵,继位的周恭帝年仅7岁,由太后垂帘听政。
  曹魏以来,篡逆成风,“主少国疑”、孤儿寡母的政权,最容易旁落他人之手。这一次,上天垂青于武夫赵匡胤。公元960年,北汉勾结契丹、试图大举入侵后周的“消息”传到京城。这时朝中散布着赵匡胤天命所归、将要继柴氏当政的传言。但“大敌”当前,后周宰相范质无奈,只能派赵匡胤率兵御敌,当兵马屯驻陈桥驿的时候,赵匡胤被部将“胁迫”称帝,一夜之间黄袍加身,然后杀个回马枪,回到京城。   回程时,赵匡胤告诫将士:勿扰民,勿对后周大臣轻启杀戮,否则不容宽赦。事实上,后周文武百官也并未作过多反抗,包括范质在内的诸多大臣,平静地接受了江山易主的事实。其中只有一个韩通例外。韩通听闻赵匡胤率兵回京时,连忙回家准备组织兵马抵抗,赵匡胤部将王彦升闻讯赶来,将韩通斩杀。韩通也成为这次政变中惟一丧命的后周大臣。
  之后赵匡胤将周恭帝废为郑王,迁居西京洛阳供养,并厚葬死难的韩通,嘉奖他“临难不苟”。对于违命杀人的王彦升,赵匡胤怒不可遏,起初要将他砍头以明法令,后念及旧情而释放,但终身对其不授予节钺——即符节和斧钺,是将帅权力的重要象征。
河南封丘陈桥驿壁画:公元960年,赵匡胤被部下黄袍加身,逼周恭帝让位,建立北宋

  这场政变难度系数之低,史上罕见,流血之少亦属空前。从士卒听命的程度看,赵匡胤确是对军队有着全面的掌控力量。“黄袍加身”后,又发生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参与陈桥兵变的得力大将石守信等人,听了赵匡胤一席话,就乖乖地交出兵权。
  赵匡胤性情宽厚,有军士曾经为他献上一条手挝,平常可当手杖使用,但里面藏有利刃,以备紧急情况使用。赵匡胤大笑,将手挝扔在地上,说:“我用这个东西,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你以为那种危急时刻真要来临,凭借这个东西就能改变局面么?”
  以宽厚示人的赵匡胤,其“得人”的情况如何?李进卿或可给人些许答案。乾德五年,赵匡胤观看士兵练习水战,闲谈时对身边的人说:“人人都喜欢说忘身为国、杀身成仁,但‘死’是人生最难的事,说到容易做到难啊。”身旁的步军都虞侯李进卿听到,马上说:“当然不是,例如我,就可以说死便死。”言毕,纵身跃入水中。赵匡胤大惊失色,急忙让人将李进卿救起,李进卿被救上岸时,已奄奄一息,几乎绝命。
  赵匡胤派得力将领曹彬出征南唐之前,赐予曹彬一封信函,告诫他攻城略地时,不要杀害平民,尤其是不能伤害南唐国主李煜一家人的性命,如有不听令者,可拆开信函,里面有全部处分条款,只要是副将以下职位的人违令,可直接斩杀,无须禀报。
  由于王全斌破蜀后纵容部下对平民烧杀抢掠,引起赵匡胤不满,将其降职。曹彬此番领命后,心里有点打鼓——攻伐之事,杀生在所难免,如何约束部下实在困难。他想来想去,终于得一妙计。在攻伐南唐的最关键时候,曹彬忽然称病,不工作了。接下来的战事该如何部署?部将为此前来探视。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能治好的,治愈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家向我保证:破城之日,不要妄意杀人。”众将听命,大家焚香发誓,曹彬这才“病愈”复工,最终生擒南唐后主李煜。
  班师回朝后,赵匡胤设宴庆功。曹彬酒酣之余,将出征时所领的信函完璧归“赵”。赵匡胤接过来后,当场徐徐拆封,里面竟是白纸一张。这是他“恩威并施”的用人技巧,主基调是“仁厚”,一方面他不希望曹彬杀戮南唐百姓,所以给了他密函;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曹彬随意杀害部下,所以在里面放置了一张白纸,曹彬行事时,拆开看到是白纸,不明究竟,自然会上报。
  南汉后主刘鋹,在降宋之前喜欢置酒毒杀大臣。降宋后的某天,赵匡胤召集群臣和刘鋹饮酒,刘鋹与赵匡胤先到,众臣后至,赵匡胤盛满一杯酒请刘鋹喝。刘鋹想起自己在南汉时的所作所为,怀疑酒中有毒,捧杯流泪说:“我自知罪不容赦,但您既然当初并未杀我,还请再开恩一次,将我再降为大宋的平民,让我看到盛世到来。我……我实在是不敢饮这杯酒啊……”赵匡胤哈哈一笑,说:“我推赤心于别人腹中,哪会跟你一样呢。”说罢拿过刘鋹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吩咐手下另行给刘鋹准备美酒。

砥砺气节


  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赵匡胤发动政变夺取大位,仓猝之间未完全做好准备,以致在受禅时还没有禅文。这时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翰林学士承旨陶榖,瞅准时机拿出自己已经写好的文章,对赵匡胤说:“已经准备好了。”
  陶榖救了赵匡胤的急,却并未因此得到赵匡胤重用,赵匡胤反而“由是薄其为人”。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权知贡举王怙擢用了10位进士,陶榖的儿子陶邴名列第六。揭榜后,赵匡胤说:“我听说陶榖并不擅长教子啊,怎么他的儿子能够登第?”下令让陶邴复试,不料陶邴再度中式。赵匡胤的脸挂不住了,又不肯明确表示是因为不信任陶榖的人品和能力所致,于是下诏说:“选进士之事重大,我不希望权位全被当路者垄断,今后官二代有中举的,要详加审核,进行复试。”
  赵匡胤的皇位来路不正,他意识到需要为这个国家树立一种精神力量,以逐步完善政权的合法性。他由是格外重视人的气节。对于后周的大臣,他大都优容对待。宋初著名诗人杨徽之,在周世宗时就觉察到赵匡胤不对劲,一再劝周世宗说:“赵匡胤甚得人心,不可以让他掌管禁军。”此事被赵匡胤知道,即位后想诛杀杨徽之,但旋即被弟弟赵光义劝阻:“杨徽之是周室忠臣,不能过多责备。”赵匡胤感悟,只将杨徽之贬官了事。
  而后周宰相范质,入宋后依然做了宰相。赵匡胤所器重的心腹赵普,则是直到乾德年间,才取代范质成为宰相。范质为人耿直,廉洁清介,好面折人,不能容人之短,他有一句名言:“人能鼻吸三斗醋,斯可为宰相矣。”言外之意是经得住呛才有做宰相的本钱。这位不为自己及家人谋置私产的大臣,受到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的敬重。
  赵光义成为宋太宗后,常与左右谈到范质,认为范质在廉洁、公正方面,都做到了宰相之极,“其所不足,但欠(周)世宗一死耳。”
  这是赵氏兄弟的秉持:范质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仍然有瑕疵,这个瑕疵是气节的亏缺,不可补救。宋人对气节的追求与坚持,和赵匡胤兄弟的提倡不无关系。宋初士林对五代时出仕多朝的名臣冯道,评价还算“平正”。但后来欧阳修、司马光这些北宋政坛的顶尖人物,纷纷对冯道展开了严厉批评,直指其为无廉耻的奸臣,成为评价冯道的一个重要观点。   宋军征讨南唐期间,南唐后主李煜派手下徐铉出使大宋,意思是南唐已经向宋称臣,大宋不应对南唐刀刃相向。徐铉数次与赵匡胤争辩,希望他能收回军令,触怒了赵匡胤,以那句著名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斥退徐铉。南唐被灭后,徐铉与李煜一起入宋,仍被委以官职。
  被赵匡胤留用的徐铉,除了知名学者、南唐旧臣这些公开身份外,有着与范质相似的人格特点:耿介,公正,不容半点污垢。徐铉有一个老友叫谢岳,任职卢氏县主簿。按照宋朝法律,公务员年过70岁就应该退休了。谢岳此时被仇家向官方告发其已年过70岁,不能再担任主簿一职。由于谢岳是江南人,而江南尚老,办理此事的政府人员担心谢岳实际未满70岁,于是特意向名重江南的徐铉询问内情。
  谢岳向徐铉说情:“我已年过七旬,这你是知道的。但我家里穷,需要这个职位的俸禄来供养。如果我退休了,全家人都要填埋沟壑了(宋初官员退休收入锐减甚至无收入)。希望你能向政府说不知道我的实际年龄。”徐铉没有理会老友的托请,如实说出谢岳的年龄,谢岳因此被免职。但看似无情的另一方面,徐铉却大力接济像谢岳这样贫穷的亲朋好友,只要有人来向他求助,他必“分俸开馆以纳之”。

宰相须用读书人


  赵匡胤要改元,让宰相定一个以前没有用过的年号,最终确定了用“乾德”。乾德三年,宋军已攻灭后蜀,一些后蜀宫人进入大宋宫廷。某天,宫室之中忽然出现一块镜子,背面刻有“乾德四年铸”字样。赵匡胤吃惊不小,赶紧把镜子拿给宰相赵普看:现在是乾德三年,竟然出现一块刻着“乾德四年”的镜子,怎么回事?
明代刘俊绘《雪夜访普图》,描绘宋太祖赵匡胤雪夜到访赵普家的故事

  面对这块诡异的镜子,赵普也答不出所以然来。后来赵匡胤找到了儒生窦仪。窦仪说:“这块镜子应该是从蜀地来的。前蜀最后一个君主王衍,用过‘乾德’这个年号,镜子应该是那个时候铸的。”原来“乾德”这个年号,已经被人用过,而且还是个亡国之君用过的年号。赵匡胤在感到情何以堪的同时,叹息着说:“宰相须用读书人!”
  赵普是赵匡胤亲信,本来是“吏”,负责具体繁杂的事务,胸无点墨,在赵匡胤的劝导下,开始“手不释卷”,言行中也濡染士人气质。一次,某个官位出现空缺,赵普上书请求赵匡胤任命某人出任,谁知此人不合赵匡胤心意,提案遭到否决。第二日,赵普入奏时再谈这个任命,再遭赵匡胤否决。再过一日,赵普仍要求赵匡胤任用那个人。赵匡胤勃然大怒,将奏折撕裂扔在地上,拂袖而去。赵普神色自若,拾起奏折,回家粘补完整,第二日再上奏赵匡胤。赵匡胤有所感悟,终于准许赵普所请。后来那个得到任用的人,果然非常称职。
  又有一次,某官立功很多,赵普认为其于理应该升官,于是上奏赵匡胤。赵匡胤素来嫌弃赵普所提之人,否决了赵普的提议。赵普当面力争。赵匡胤恼了,露出了打猎时从马匹上不慎坠地而迁怒于马一刀杀之的武夫本色,说:“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奈我何?”赵普从容答道:“刑罚用来惩戒过错,赏赐用来表彰功德。刑与赏,是属于天下的,不是您一人的刑赏。这是公事。陛下何必以一己的喜怒来决断公事?”赵匡胤听不进去,霍然起身,入宫去了。赵普紧跟上去,直到宫门才停下,然后久久伫立在宫门之外,静候赵匡胤出来。最终,赵匡胤准许了赵普所请。
  工作之余,赵匡胤喜欢微服出访,尤其是喜欢到赵普家。他的这个习惯苦了赵普,令其常常退朝回到家里,还是不敢轻易脱下朝服,为的是要应付突如其来的赵匡胤。开宝六年,赵普在家收到了吴越王钱俶送来的书信以及十瓶“海物”,还没有启封,放在走廊下。这时赵匡胤突然闲逛过来,赵普手忙脚乱,来不及藏起吴越王的礼物,只能向赵匡胤如实以对。其时吴越只是向宋称臣,实际上并未归宋。
  打开瓶子,发现里面的东西并非“海物”,而是用黄金做成的一粒粒瓜子。赵普大惊,连忙解释说:“我还没有打开礼物,不知道他送我的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他有什么意思。”赵匡胤叹道:“接受了也无妨的,大概钱俶以为国家大事是取决于你们这些书生罢。”
  这既能看出赵匡胤对于掌控一切的自信,也可一窥这位武夫对读书人的暧昧态度。在宋初的制度设计里,士人虽然受到重用,但国家大事的决断权却更多归于皇帝手中。宋初尽最大可能地削弱相权,设置枢密使,令宰相不得掌管军政,枢密院因此与宰相府对称二府;又设置三司,三司使号为计相,宰相自此不得过问财政。
  钱穆先生曾指出,宋代宰相的地位,较之汉唐两代远远降低。在宋朝以前,宰相可以坐着和皇帝议政,入宋后,宰相面对皇帝只能站着。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宰相须用读书人”的理念,被赵匡胤之后的宋朝君主很好地执行下去,士大夫空前强化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与皇帝共治天下”成为宋朝儒家士大夫始终坚持的一项原则(余英时语)。是以尽管宋代的相权遭到削弱,但君权却并未因此独擅,这正是宋代的可贵之处。
(参考文献:《宋史》,司马光《涑水记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邓广铭《宋史十讲》,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报纸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在20世纪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在报业市场竞争的今天,一些报业的经营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塑造报纸品牌的重要性。而报纸品牌塑造的关键在于赋予报纸不同于其它竞争对手的个性特征,当这种独特的个性特征真正与消费者在心理上达成某种共识,报纸才能取得差异优势,获得“第一位置,第一说法”的先机。  关键词:市场竞争 报纸品牌 品牌个性    美国人凯文·曼尼在《媒体大潮》中预测,21
本期主题:东西方文化思维上的同性问题    编者按:东西方文化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系统,然而若能透过表象从形而上的思维上审视的话,便会看清两者在艺术思维之间有某种程度的同质性。这一点特别是在当代艺术中更能显现得出。本期所探讨的东西方文化思维同性之问题,其目的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形而上思维特性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语言方式中,比较出某种同性的思维特征,从此引发对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反思。本期《东方
摘要: 在英语教学中,听懂是说清的前提,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是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听力的重要性、听力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作一阐述。  关键词: 英语教学听力能力培养途径    1.概述    传统英语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重笔试轻口试是普遍现象。要改变“哑巴英语”的现象,提高口头交际能力的前提是听懂对方的语言。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更显得更为重要。
摘要: 本文作者运用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对锦州市第八中学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成绩进行了分析,从而较为全面地描述了学生成绩的全貌。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判断自己在班级成绩中的位置,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还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考试成绩分析评价    1.前言    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的终结性检查。通过考试,教
质疑网帖  这份网帖来源于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葛明东(化名)的一个无意之举。  12月14日凌晨,没有睡意的葛明东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当他点开家乡政府网站时,发现有一个叫“优讯网”的企业在政府引进技术企业名单当中。而这家企业做的正是全国时下最泛滥的舆情监测。  葛明东点开发现,优讯是被地方政府以高新技术企业身份引进的,此前,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的十多个城市都引进了这家公司。经进一步了解,葛明
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小说中,梦境与现实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生死交融的瞬间也非常自然,而梦境则成了生者与死者共存交流的平台和媒介,这几乎是她全部虚构作品的惟一主题。根据畅销短篇《白河夜船》改编而成的电影里,编导既对小说的时间线十分恭敬,也着意不在梦境和现实间刻意调整观感,阴暗又洁净的颜色和镜头质感,适当弥补了故事线的孱弱,加上似有若无的神秘通灵色彩,仍然不会令书迷失望。  “经历了一场巨型午睡,醒来后
“总是有太多的现实,不能满足导演的野心和欲望”  来自中国的召唤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段讳莫如深的爱情。我们就想拍一部优质的爱情电影,讲一个简简单单的爱情故事。”制片人窦霞说。这位从电视剧转战电影的女制片人,为公司选择的首部长片项目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第三种爱情》:有一种爱情,停不下,也到不了。  无论网络点击量还是热搜指数、话题度或者是粉丝数量,《第三种爱情》都已具备热门IP良性改编的项目潜质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热点,也是一大难点。对于作文教学,各方面可算是众说纷纭;怎么搞好作文教学,也莫衷一是。针对这种现状,本文试图从教学观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作一番探索。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主动权 创新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三为主”的原则已提出了好多年了,但在实际工作中,作文教学仍惯用讲授法
摘要: 《寒夜》和《围城》这两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学名著,都是抗战时期生活的产物,在风格上虽然分别表现为“沉痛”和“反讽”两种情形,但所处理的对象和表达的感情都是相似的,都描写了现代知识分子所处的生存困境,展示出深层次的人性空间。这两部长篇小说的意义在于:以其内涵的丰富性和艺术手法的独创性开启了战后反思文学的创作。  关键词: 《寒夜》《围城》人性深度生存困境    一    《寒夜》是巴金的最后
一、背景分析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过分强调课的预设,教师面对课堂中始料不及的学生的想法、体验,以及场面变化而所处的“尴尬”境地,要么听而不闻、避而不谈,要么左拉右拽,不主动应变,生硬地把学生的思路拉到预设的轨道上来。这样的教学使原本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机。  在新课程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多的尊重,个性得到更多的张扬,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也因此而增多,课堂上产生了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