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标准体系建设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进一步明确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标准的边界、范围、框架、内容、实施和评估等工作,推动我国病原微生物资源标准体系构建,形成我国病原微生物资源标准总体框架,做好"十四五"期间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标准工作布局,为国家相关部门开展病原微生物资源标准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必要通过构建完整、系统、全面的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标准体系,按照"总体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增强我国病原微生物资源质量和自我保藏能力、夯实国家生物安全基础,为生物安全科技创新提供战略保障和支撑。

其他文献
消毒试验是评价现场消毒和消毒产品消毒效果的主要方式,试验用微生物是消毒试验的基础,决定了消毒试验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随着消毒技术的发展和疾病防控需求的提高,消毒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消毒试验不断更新,试验用微生物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需求和考量。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消毒学试验用微生物标准菌毒株体系建设,确保消毒学专业发展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推动我国消毒学相关行业领域的自主创新。
目的提出儿童股骨近端前倾程度的一种新的测量指标,即股骨颈-小转子前倾角(femoral neck-lesser trochanter anteversion,FN-LTA),并探讨应用该指标来评估儿童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股骨近端前倾畸形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单侧D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其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然而部分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方法疗效欠满意。GBS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动物模型是探索GBS发病机制、开发新治疗方法的有力工具。目前,国内外报道的GBS动物模型多种多样,文中就这些模型的基本特点及优缺点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GBS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eoynthesis,MIPO)结合股骨近端非接触桥接假体周围骨折钢板(non-contact bridging periprosthetic plate,NCB.PP)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钉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表达方法,探讨NETs在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AC)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0例非脓毒症者和21例脓毒症患者抗凝血。脓毒症患者符合3.0定义的诊断标准,血培养鉴定出革兰氏阴性菌,D二聚体含量>0.5 mg/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血栓形成,即时收集外周血样。采用别藻蓝蛋
目的揭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氨基酸位点的变异情况并探讨其分子进化趋势。方法收集并比对EpiFlu数据库中2020年4月以前H9N2 AIV毒株HA基因序列信息,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HA蛋白关键受体结合位点、裂解位点、糖基化位点的氨基酸差异。结果84.92%(4 067/4 809)序列HA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9例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囊性肾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6例。年龄(46.2±13.1)岁;体质指数(25.8±3.1)kg/m2,患者ECOG评分均为0分。左肾肿物7例,右肾肿物12例;肿物最大径(2.8±1.3)(1.2~5.
期刊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脑膜炎,在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中被称为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类似现象也可见于既往免疫功能正常的非HIV感染患者中,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强烈的免疫反应而出现反常的临床和(或)影像学恶化,称之为感染后炎性反应综合征。该并发症目前并未引起关注,但却是非HIV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尽早识别及治疗感染后炎性反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