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谬误理论研究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ewday4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谬误作为思维方面的错误,不仅涉及经验科学和理论科学的每个领域,而且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与科学研究的一切方面。因此,开展对谬误问题的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国内有的同志已经开始从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角度对谬误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现将有关理论概述如下。一、谬误的定义“谬误”概念在不同的理论系统中可有不同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逻辑学和认识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下定义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表述。
其他文献
<正> 关于逻辑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一直是逻辑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曾经推出过各种教材改革方案,有的将传统逻辑和辩证逻辑分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部分合在同一本教材中;有的将传统逻辑和辩证逻辑综合为一个体系内容;有的在传统逻辑中加上部分数理逻辑(如两个演算章节);有的将传统逻辑和数理逻辑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合写在一个教科书中;更多的只是就传统逻辑本身的体系和内容作些改革或增加了实用性内容,如经济逻辑、教育逻辑、法律逻辑等各种应用逻
<正> 读过诸葛殷同同志的《辩证逻辑究竟是不是逻辑?》一文(载《哲学动态》1991年5期,以下简称“诸葛文”)后,我对该文就《辩证逻辑教程》一书(以下简称“教程”)的批评有不同意见。现将有些意见简述如下: 1 “诸葛文”认为:“逻辑仅仅是思维形式学”,并且思维形式又仅为命题形式与推理形式。据此,它批评“教程”说:“‘教程’正文共分三编。第一编‘辩证思维规律,第二编辩证思维方法,都没有讨论思维形式,与逻辑无涉。”我们认为,根据这种说法,岂不是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中有关矛盾律、排中律的论述也与逻
<正> 1982年7月,我国翻译出版了列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1844—1883年)>提要》(以下简称《提要》)。遗憾的是出版两年以来,这部书似乎没有引起哲学界足够的重视,至今还没有见到专门介绍分析这部书的文章发表。人们似乎没有体会到列宁这部书的哲学性质,没有体会到这部书的出版对于研究列宁哲学思想发展和学习列宁哲学思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学习列宁这份重要思想遗产的意义,以期引起大家的讨
<正>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求是》杂志社和一些省的社联、高校、党校等23个单位发起的第五次全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术研讨会5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100余人与会,提供论文70余篇,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关于如何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问题 1、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的逻辑起点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当是矛盾。对此又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理解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普遍矛盾;二是理解为基本矛盾;三是理解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正> 社会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苏联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兹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社会关系的本质苏联学者对社会关系概念有以下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关系与社会以及活动、交往等社会现象之间是相同的概念。否认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另一种意见认为,社会关系与社会以及活动、交往等社会现象之间是绝对对立、不可相提并论的。第三种意见认为,社会关系与社会及其现象之间既联系又区别,二者是辩证统一。
<正> 由徐吉升、李玉春、孙桃香三位同志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书信论哲学》一书的出版,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所以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其实,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是他们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书信同各国工人运动领导人联系,探讨和指导共产主义运动;也通过这些书信不断地、深入地讨论理论问题,而且有些重要的
<正> 今年七月初,解放军政治学院哲学教员培训队举行讨论会,探讨生活方式的有关理论问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对生活方式要作多角度的思考一些同志感到,生活方式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联系。以往的一些讨论,由于各拘于某些侧面,因而难以从总貌上把握生活方式的内涵,需要从多种角度作出思考,进而从整体
<正> 二、当代宇宙学的时空探索最近几十年广义相对论的发展,对时空观念带来了真正革命性的变化。下面分5个方面来介绍当代宇宙学在时空理论研究上的新进展。 (1) 黑洞和时间黑洞是引力的一种凝块。这是主体发生突变性塌缩时形成的。黑洞的引力场增大到了光也无法逃逸的地步。从这一区域没有光射出来,所以称之为“黑洞”。根据广义相对论,从遥远的观察者来看,飞往黑洞的宇宙飞船离黑洞越近,引力场越强,飞船上时间流逝越慢,到达黑洞的边界之后,时间的步伐干脆停了下来。正是这种时间的减缓战胜了飞船下坠的停滞,飞船接近
<正> 广东省党校系统哲学学会于1989年1月17日至20日在惠州市召开社会利益集团和社会公平问题讨论会。现将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一、关于社会利益集团问题这是最为引起与会代表们关注的一个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改革使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全面调整,社会利益集团重新组合、形成和发展的新时期。如何看待社会利益集团及其矛盾,怎样正确解决这些矛盾,这已成为理论工作者的重大研究课题。与会者着重探讨了以下问题。
<正> 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它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但是,现实的认识活动,并非主体与客体简单的二项式构成和直接的两极对峙,而是一个由主体、客体、中介三大要素组成的动态复合系统。显然,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也就只能存在于三者相互联系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撇开其中任何一项,要真实地、完整地把握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对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对认识中介的研究。什么是认识中介?其内涵规定和外延结构怎样?这需要从一般的中介概念谈起。众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