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前行:高中语文选修课怎么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情况下诞生的。它更注重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
  自2009年9月云南省实施新课程以来,高中语文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结合教学选修课一年多来的情况、听其他老师上选修课、课后交流如何上选修课、备课组讨论选修课如何上等多方面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高中语文选修课怎么上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随着云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就教学过程和教学实际来看,主要是:
  1、教学观念得到转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选修课,老师的视野拓展了,老师们既关注学科教学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二是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表现在选课的自主性方面。三是老师研究的自觉性增强。老师参与专业培训、参与课程开发,与学生对话、与专家对话,加快了专业发展。
  2、模块体系形式多样。选修教材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五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从课程的角度看,这些已经融入了“领域、科目、模块”的课程结构。从选修教材编排体系看,“文选系统、知识系统、助学系统、巩固系统”四维体系已被打破。语文老师正在探索建构学习目标体系、学习内容体系、学习评价体系、学习资料体系、学习方法体系、学习指导体系、实践活动体系,这些将共同构成立体的、开放的、多元的语文选修教材体系。
  3、方法体系不拘一格。基于语文选修课的特殊要求,语文老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创造了适应学生需求的学习方式。如自主研究法,即学生围绕一个专题,在互联网上、图书馆里广泛查阅、搜集资料,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即学生根据兴趣自愿结合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协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讨论法,即课内三五个学生结合成一个小组讨论关心的问题。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在选修过程中,不管是学校还是语文老师,都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注意考虑老师的特长。没有一个老师敢说自己是全才,凡是涉及语文方面的领域他都很拿手。如教学青冈卓行《米洛斯的维纳斯》时,语文老师对雕塑的审美不在行,即便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有些困惑。这时,不如请一位美术老师来给学生讲解,也许结果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注意关注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选课前,老师要列出单子,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参与。要像大学生一样,自己选东西,学起来才可能更投入,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校领导要积极参考老师和学生的选择,制订出可操作性强的方案,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3、注意选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那么多选修模块,老师没有必要全部讲完,可以合理地整合成一本教材,甚至没有必要让学生订全部的选修教材。如果可行的话,建议选修课实行走班制,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
  4、注意不能脱离考试的需要。虽然现在是搞素质教育,大力倡导开设学生选修课,但还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社会和家长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所以,学校和老师在开设选修课时,要注意与高考考点内容相一致,不要让学生败在高考上。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选修课,共五个系列十六个模块。一般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十六个模块都开设,而是只能开设其中的五六个模块。因此,面对十六个模块,我们要慎重选择,注意选修课教学的要求:
  1.要求高一点。选修课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学习,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学习的要求理所当然应该更高一点。同类内容,相似文本,选修课的学习应该有高于必修课的要求。这既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考虑学生参加高考的实际。
  2.容量大一点。选修课的学习容量与必修课相比,可以适当加大,学习的节奏,可以适当加快,为自主研习和探究留下更大的空间。
  3.活动多一点。不同的选修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每个模块都应有更多、更丰富的活动式学习,或研习、或体验、或欣赏、或探究、或总结、或梳理,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专题意识强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都是一种专题学习,而选修课的教科书也大都是一种专题式结构,学习中应加强专题意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习效率。
  四、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语文选修课教学实践中,通过听其他老师上选修课的情况,可以看出,现在不少语文老师在上选修课时,存在着两大方面的问题:
  1、选修课上成了必修课。不少语文老师,不会精选课文内容,努力综合,做到“精讲精练”,而是从选修课的第一课一直包讲到最后一课,上得扎扎实实,面面俱到,条分缕析。老师这样上,可以说,好是好,但体现不出选修课的“选”,更严重的是,老师这样做,增加了老师的备课量,减弱了学生的自学阅读和思考能力,学生没有自学的余地,没有独特的个性,没有独到的见解。
  2、选修课上成了试题课。不少语文老师按照高考复习的要求,设置选修课教法。比如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老师就从高考诗歌鉴赏的模式入手,取舍选修内容,设计两三题似高考的诗歌鉴赏题讲或是给学生分析,尽快让学生提前进入高考应考状态。如上《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老师就象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一样,设计出五六个似高考的题讲或是先让学生做,然后再讲的教法。
  以上两大方面,是笔者在听其他老师上语文选修课后,总结出的语文选修课教学存在的两大不足之处。这两大不足之处,对于选修课教学来说,可以说,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语文老师要把握好“度”。
  五、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策略
  1、合理规划教学。调整好选修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比重问题。必修课只有五本,而选修课名目多,内容丰富。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学校和老师要有“三年一盘棋”的思想,进行合理规划。面对五个系列十六个模块的语文选修课,要有课程视野,要有一叶知秋的理念。立足一文看全本,立足一本看系列,立足一系列看课程。如一个系列下面,含有2——4个模块,要懂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怎样的联系等。
  2、转变教学观念。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老师来“教完”。老师只有真正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的转变,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如在学高中语文必修课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时,老师要通过自己的“教”,让学生明白中國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老师还要通过自己的精心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老师通过必修课这些方面的讲解和分析,可以为学生今后在选修课中自主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诗歌学习能力获得均衡的发展。
  3、科学运用教法。选修课的教学,不能像必修课的教学那样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一篇课文也许有很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目标,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发展学生的个性。选修课的教学需要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选修课中的文章不必每篇必教,老师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教几篇,也可以选教文章中的几个段落,甚至可以选教几个句子。有的精读,有的略读。只要是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比较思考、提纲挈领的能力就行。同时,为了高考,还要让选修课与高考接轨。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大胆取舍,重新组合。对于选修课中的不少诗、词、文,语文老师要学会取舍,寻找联系,通过比较阅读或一课多篇教学,或依照学习材料不同,如时代、体裁、题材、意象等,重新设计成不同的模块,采用不拘一格的教法,让学生多读多思多动手,训练好学生的能力。
  如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中收入了李煜、苏轼、李清照、姜夔、周邦彦等诗人的《虞美人》《新城道中》《一剪梅》《扬州慢》《苏幕遮》,教学时则可以重新构建“豪放与婉约之比较”的专题;可以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为核心,结合他们两人的其他作品以及储光羲、裴迪、常建等诗人的作品,建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专题。
  4、个性化品读。语文老师要摆脱一味地“讲”和一味地“练”的做法。老师们不全部通讲,不以老师为中心,就担心讲不到位,学生学不好,甚至还早晚自习全用上,假期补课用上,还嫌弃课时不够。如果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独立思考、个性化阅读的权利。同时,也不能专门训练。因为训练课好上,老师照答案念,学生只动手记,省事。可省事的结果是老师没了自己的情感和声音,学生没了自己的个性化品读与欣赏。因此,语文老师要多创设新课堂,让一堂上得不同于一堂,这样才调得起学生的口味,让学生有乐趣,多动手,动脑思考问题,多读书,“自己读出来”,“读出自己来”,对课文进行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个性化的解读,作出创意和个性的评述等。
  5、创设新课堂。选修课上,老师要大胆让学生自己备课上课。备课以寝室或是以小组为单位,负责课堂教学的设计。同学们可以从图书馆、资料室以及互联网上查阅大量资料,集体商量,有时还找老师请教,出谋划策,创设情景,发扬团队精神。上课可以是一节一人,也可以是一节多人。学生们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成果,进行自主研究性的学习展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问题的探求者和解决者。这样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很具有价值意义。
  总之,高中语文选修课怎么上,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认真探讨的问题。需要全体语文老师省悟良知,怀有悲悯,不仅看到眼前学生的分数,更要重视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人”的长远发展,这是我们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学进.葛淑莲.怎样上好高中语文选修课.新校园.理论(上旬刊).2012.2
  [2]苏宋华.在实践中摸索:高中语文选修课该如何上.语文教学之友.2012.02
  [3]项正文.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云南教学 中学教师.2011.7-8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当前很多教师课堂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为了能能让"一打三"这种创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得更好,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课前明确目标、设计情境、活动,从而引发学生更有力的合作行为,进行更有效的合作学习。  【关键词】 创新合作有效    21世纪是竞争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两大阵营同时勾勒,主导者是教师,主演者是学生,怎样才能使两个阵营完美、有机地融合起来,使艺术形体更加完美,这是许多教师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数学课堂的优化仅仅是这门艺术的一个道白,仅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远远不够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等无疑也是一道价值颇丰的佳肴。  教育观念的更新,优化课堂教学的探索,向我们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是当今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就是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性都得以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实效性 主动性  我校组织开
摘要:在我国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启蒙期的幼儿教育,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幼儿阶段的孩子对语言非常敏感,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在幼儿阶段学习英语成为必然。  关键词:学前 幼儿 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英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的奠基石,渐渐的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学前幼儿英语教学的体会
一、背景分析  “有余数除法”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和发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的教学目标为:①通过操作、观察、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形式,充分理解余数的产生过程和表示的意义;②通过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关系的探究,发现并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如何让学生获得鲜明表象,从而建立“余数”的概念,通过数字、图像、语言及数形结合等方式多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
摘要:素质教育特别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是新世纪全球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但在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正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农村音乐教育问题思考  0引言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
一、游戏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做游戏,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曾在游戏中品尝到快乐和成功的滋味。如果把大量生动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使他们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在游戏的过程中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游戏的过程中检验他们用语文的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对于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错误”就是这样一种宝贝。但长期以来,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往往更多地把它当做教育的“天敌”。其实,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是极其正常而普遍的,它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心理学家盖耶曾说过:“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
【内容摘要】对语文课程来说,阅读历来有“学习之母”和“教学之本”之称。新课程理念对此作出了颠覆性的要求,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当努力践行之。本文试对此作出一些粗浅性的简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能力素养有效培养  阅读板块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写作板块同属“一体两面”,都是语文教程中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的终极性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