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法律问题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世界上各种企业集团立法模式进行了评析,指出用控制性合同来形成母子公司关系,对我国的企业集团立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应加速其立法。企业集团有着自已的鲜明特征,但现实中企业集团的状况却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将企业集团与联营相混淆,采用两级法人体制造成财产关系上的诸种弊端,而且现行有关立法和政策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其他文献
二.理性主义的嬗变 自由主义以个人自由为最高价值,自然反对一切形式的权威主义。它所承认的唯一权威,据称就是“人类理性的权威”。因此,理性是各自由主义派别所公认的又一基本价值。
三 在分忻和思考科学社会土义的发展历程时,另一个常常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会不会与资本主义“趋同”。应当说,这个问题是同整个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联系在一起的。
针对我国理论界在毛泽东晚期思想研究中的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本文在若干重要问题上提出并阐明了作者自己的观点,诸如:能否提出“毛泽东晚期思想”这一概念,毛泽东晚期思想的起始时间,毛泽东晚期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毛泽东晚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萌发、形成,
宗教与科学从本质上来说是相互对立的,中世纪的欧州这种对立尤为突出。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宗教神学教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了保住自己的阵地,当代宗教适当调整了自己对科学的态度,在做出某些让步的同时,试图用人类最朝的科学技术来论证神学教义的正确性和永恒性。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承包实践的分析,提出必须加强企业承包法律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健全企业承包指标体系,完善承包经营内容和责任。限制和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推行承包企业领导制度改革,强化生产经营决策机制,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战略性问题的决策职能;
盗窃罪作为最古老的犯罪之一,在刑法史上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中国古代盗窃罪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惩治盗窃罪的基本特点,对盗窃共犯的处罚,对盗窃的退赃制度这四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盗窃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法学遗产进行批判继承。
本文针对南京十年(1928-1937)国民党的党治国家体制,“安内攘外”政策及专家参政问题,集中探讨国民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及与“安内攘外”政策的关系,兼及阐析专家参政的范围与性质。作者认为,由蒋介石歪曲性地吸取苏俄一党制经验建立的国民党党治国家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安内攘外”的失败不仅在于其政策的错误,也在于国民党政治结构不能推动其政策的贯彻与实行,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主要政治力量都已登上历史舞台,它们设计出了多种救国的方案,试图以自己的模式来塑造中国。本文通过对这些政治势力与其他社会力量特别是底层民众之间相互关系的考察,揭示其间优胜劣救之结局。本文认为:上层精英们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只有当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产生出真正的力量。在这把共同的尺度下,我们看到:只有中共才具备了整合下层民众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能力。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是一次复杂的国际事件,它是50年代中东国际政治中各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的产物。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西方大国的外交异常活跃,其中英美两国的外交尤为突出,而美国的外交又以其较为隐蔽的形式出现。笔者拟利用获得的新资料和国外研究成果着重探讨运河危机中的英美政策,从而揭示西方大国外交喧嚷背后的动机与实质。
美西战争是第一次重分世界的战争,本文阐述这次战争前后的国际关系,并以此作为一个案例来剖析帝国主义时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这就是大国都要从世界格局上来考虑本国的对外政策,它们将把小国排挤出世界舞台,在大国间建立新的关系,进而达到重分殖民地,建立“世界霸权”的目的。美西战争的历史地位在于它促使了六个大国(英、美、法、德、日、俄)争霸世界的新时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