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一例

来源 :实用医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3岁.因“胸闷、气促”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家族史(母亲确诊).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GNT),并伴有R波振幅增高以及ST段下移.心电向量图表现为,QRS环向左前下偏移,振幅异常增大(空间最大向量振幅达3.64 mV,横面最大向量振幅达3.21 mV);T环与QRS环最大向量方向相反,投影于V3~4导联轴负侧形成GNT,V4导联T波倒置深达0.9 mm.ST向量增大(>0.1 mV),位于右后方,投影于V3~4导联负侧形成ST段下移.在AHCM电学诊断方面心电向量图具有一定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在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时以磁共振成像(MRI)及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联合检查的价值与准确率.方法 选择在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就医的5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与DR检查,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并比较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DR检查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及漏诊率分别是71.4%、83.7%、82.0%、16.3%,MRI为75.0%、89.1%、88.0%、10.9%,联合检查为75.0%、97.8%、96.0%、
目的 分析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江西省丰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进行确诊.分析经腹部、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检出情况,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经腹部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70%(67/96),经阴道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4%(71/96),经阴道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9%(76/96).经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
目的 观察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学指标与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征象存在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感染HBV引发的肝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2010相关诊断标准,采用CT、MRI技术进行影像学检查.筛选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患者血清学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AFP)、肝纤维化指标、HBV DNA定量等;分析血清学指标与影像学征象相关性.结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可切除食管癌术前淋巴结N0、N1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19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超声内镜检查并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指南进行N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119例患者术中平均摘取(28±10)个淋巴结.在总计3488个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288个,淋巴结转移率为8.3%,59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转移率为49.6%(59/119).病理证实N0期23例,N1期36例.术前超声内镜共检出273个淋巴结,超声内镜对N0、N1期判断准确
目的 研究心电图(ECG)检查QRS波群终末部分改变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风险评分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STEMI患者114例,均行心电图检查,按照是否发生QRS波群终末部分改变分为改变组(43例)、未改变组(71例),并评估其TIMI风险评分.比较不同TIMI风险评分下QRS波群终末部分改变阳性率,分析与TIMI风险的关联性;并对比2组一般资料、TIMI风险评分,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高危
近些年来疫苗事件频发,疫苗安全问题带入公众视野,疫苗冷链管理是保障疫苗安全有效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多年来检查和培训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太原市疫苗冷链管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为构筑太原市疫苗安全屏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帮助.
目的 比较全自动血液贴签包装机(以下简称贴包机)贴签模式和人工贴签模式在成品血贴签中的工作效果.方法 血站在2020年8月改变成品血贴签模式,将2019年9月的成品血贴签数量设为人工贴签模式,2020年9月的成品血贴签数量设为全自动血液贴签包装机贴签模式,收集这2种贴签模式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以及贴签过程的异常项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人工贴签模式和贴包机贴签模式工作效率分别为(2.3±0.8)袋/min和(4.6±1.1)袋/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5)和全自动血液贴签包装机
宫颈小细胞癌(SCCC)是一种罕见的宫颈神经内分泌癌.SCCC早期一般不侵犯黏膜上皮,宫颈脱落细胞筛查不易检出肿瘤细胞,发病时大多发生远处转移,临床多为晚期,肿瘤多表现为菜花状或结节状肿物,山西省人民医院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2例小细胞癌,均符合组织病理,较罕见,做具体报告.
病理质量控制与资料管理系统(Path QC)的引入与现代病理装备及技术的有机结合可打造有自己特色和附带质量控制功能的病理技术流水线,取缔过往繁琐的手工操作及台账式管理模式,尽最大限度地监控和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一步强化病理和临床的交流工作,并通过各种大数据的整合全方位提升实验室的临床检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目的 研究分析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手段与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电脑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某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集的82例血液样本,将其划分为2个不同组别,即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参照组应用常规检验管理方式,研究组实施加强检验治疗控制管理手段,对2组检验有效率、重现性、实效性、误差值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同时比较2组生化检验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检验有效率、重现度、实效性等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误差值与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