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异的“糖尿病”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为是普普通通的糖尿病,其实是基因突变所致,而且是父母近亲结婚所造成的。一种名为“铜蓝蛋白缺乏症”的罕见病,最近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诊。资料显示,该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报告确诊病例不超过60例,在国内也极为罕见。
  来自安徽农村的魏女士今年35岁,在24岁时就发现自已血糖升高而且很难用药物控制。10年间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一直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最多时每日服用4种降糖药物治疗,但升高的血糖仍未得到良好的控制。近两年,魏女士开始出现餐后血糖控制良好而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奇怪现象,空腹血糖多在8毫摩尔/升以上,最高可达12毫摩尔/升。尽管医生反复为她调整降糖药的种类和剂量,但她的空腹血糖仍然得不到良好控制。同时还出现了记忆力明显减退、乏力、失眠、焦虑等症状。
  怪异的“糖尿病”竟是铜蓝蛋白缺乏症
  魏女士坚持认为自己患的并非普通的糖尿病,一定存在其他特殊的原因。为了明確病因,她抱着最后希望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内分泌代谢科,请魏丽教授诊断。魏教授询问病史后发现,魏女士的糖尿病的确存在着相当多的疑点:青年起病,体型偏瘦,有贫血病史,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虽然患病后一直严格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服用了多种、大剂量的降糖药,但空腹血糖仍旧很高。让魏女士做了一系列的相关检查后,魏教授发现她的铁蛋白水平极高(高达1234纳克/毫升,正常范围为30~100纳克/毫升);胰岛功能尚可,不存在明显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也均为阴性。
  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虽然口服了多种降糖药,魏女士的空腹血糖还是在8毫摩尔/升以上。改为胰岛素治疗后,不仅空腹血糖未得到控制,而且多次出现低血糖反应。经过讨论,魏教授减少了胰岛素剂量,同时加用格列美脲,终于使魏女士的空腹血糖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魏女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魏教授从造成空腹血糖升高的几大原因人手,逐一寻找、排查线索,最后在魏女土的腹部超声检查中发现了问题:脾肿大,肝内有高信号。进一步做肝脏CT扫描,显示肝内存在弥漫性高信号;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存在金属沉积。结合患者体内铁蛋白水平极高,魏教授考虑魏女士可能患的是某种罕见病。
  经多方查阅文献后,魏教授认为,患者可能是血色病(一种因组织中铁的沉积过多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或者是铜蓝蛋白缺乏症。考虑到其父母为近亲结婚,怀疑魏女士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的可能性比较大。随后,给魏女士做了全血DNA基因检测。并对魏女士家族成员共计12人进行家系调查、体检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最终确认,患者父亲、母亲及其他3个子女都是铜蓝蛋白基因突变杂合子,属于携带者不发病;而魏女士却是纯合子,所以表现出疾病状态。
  10年的误诊终得纠正,魏女十分激动!
  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是什么病
  铜蓝蛋白是一种含铜的a2糖蛋白,外观呈蓝色,故命名为铜蓝蛋白,又称铜氧化酶、亚铁氧化酶。铜蓝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其作用是可以将一价铜离子氧化成二价铜离子,也可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从而使其在体内进行转运与代谢。如果铜蓝蛋白降低或缺乏,临床上会出现三种神经系统疾病:即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门客斯病(Menkes disease.MD)和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其中肝豆状核变性和门客斯病为铜蓝蛋白缺乏导致体内铜代谢障碍,大多数患者尿铜升高,血清铜降低;几乎所有的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均有角膜K-F环,而较少合并糖尿病及视力减退等症状。
  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是由于铜蓝蛋白基因突变,造成铜蓝蛋白亚铁氧化酶丧失活性,致使二价铁无法被氧化成三价铁,进而不能与铁转运蛋白结合,转运到体内各组织中去。由于体内的二价铁无法被氧化利用,便过多沉积在肝脏、胰腺、肌肉、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从而出现相关组织中铁浓度显著增高的现象。因此,检查发现魏女土的铁蛋白水平增高,腹部超声检查中发现脾肿大,肝CT扫描时显示肝内存在弥漫性高信号,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存在金属沉积。至于空腹血糖居高不下,是由于胰岛铁浓度增高,造成胰岛素抵抗,其调节糖代谢的能力受到了损害所致。此外,铁沉积于大脑,造成神经细胞因营养缺乏和自由基累积,导致组织损伤,以致最终引起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魏女士的记忆力进行性减退和焦虑、失眠等症状,可能就与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相关。
  铜蓝蛋白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对魏女士进行基因检测后,发现了铜蓝蛋白的基因突变。对其父亲、母亲及其他3个子女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结果,都是铜蓝蛋白基因突变杂合子。只是他们属于携带者而不发病,魏女士却是纯合子,所以表现出疾病状态。
  如何治疗
  空腹血糖升高只是铜蓝蛋白缺乏症表现的症状之一,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魏女士还必须接受祛铁治疗,以减少铁对器官和神经组织的进行性损害。
  目前临床上祛铁治疗多使用去铁胺,它是一种具有高度亲和力的铁离子螯合剂,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和铁离子以1:1结合。文献检索发现,国外对1例患有严重铜蓝蛋白血症的病人的治疗表明,去铁胺可以使体内铁离子的储备减少,从而使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得以改善。相信魏女士经过医生的科学治疗,也会使疾病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
  专家提醒
  临床上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升高的种类和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案各不相同,并非仅仅是调节血糖那么简单。因此,有“怪异症状”且血糖治疗很难达标的“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满足于糖尿病的诊断,应主动就诊,积极配合医生探寻疾病产生的原因。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在糖尿病患者的医嘱中,会有一长串“不能”,如饮食不能太甜、太咸、太油腻,不能饮酒,不能喝含糖饮料,等等。但葡萄牙科研人員一项研究表明,饮咖啡和茶对女性糖尿病患者有益。  研究人员对超过3000名糖尿病患者(包括1型和2型)进行了回溯性研究,其健康数据来自1999年至2010年的健康档案。数据中除了一般的信息外,还包括这些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在这期间有600余人死亡。研究人员在考虑了其他能够影响健康
日前,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高血压代谢病中心主任祝之明教授牵头完成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在代谢性血管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长期膳食中有辣椒素能有效拮抗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代谢性血管病是以代谢异常为始动因素、心血管损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和代谢综合征等。此前国际研究已经证实一类新的非选择
72岁的刘大妈患了脑血栓形成,被送到了我院神经康复科治疗。经过输液用药后,刘大妈的病情趋于稳定。在征得其本人和亲属同意后,医生开始为她进行康复训练,让她借助仪器进行手臂和腿脚活动。两个月后,刘大妈可以拄着拐杖自己行走了。  而与刘大妈同时患病的王大叔却没有这么幸运。发生脑血栓形成后到了附近一家医院,一直采用药物治疗,没有进行康复训练。两个月后,他仍卧床不起,大小便都需要有人照料。一家人这时才想到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由于心脑血管病演变较慢,许多人虽然眼前看似健康,但若干年后很有可能会发病;而一旦发病,就很难彻底治愈。若能预测发生在未来的心脑血管病,尽早给以干预治疗,以降低发病的风险,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课题。我国科学家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用于评估个体10年心脑血管病发病
2015年7月4日,江苏靖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方斌在给心肌梗死病人进行一台心脏介入急诊手术时,自己却突发重病——心脏大血管撕裂。他打了两针吗啡,忍着“撕心裂肺”的疼痛做完了手术。最初,大家都认为胡大夫是心肌梗死,但做了2次心电图都不符合心梗,做了CT后才大吃一惊——主动脉撕裂!心脏的大血管破了,这可是要命的!于是急送胡大夫到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开胸做了主动脉置换手术……  胡大夫突发的这种险
生下丑儿子该怨谁  “我们夫妻虽谈不上非常美貌,但也称得上五官端正吧。可我们的儿子为什么像个丑八怪呢?而且……”一对带着儿子就诊的夫妇,一落座就迫不及待地向医生诉说起来。  当爸爸的是在某电视台工作,称得上一表人才;当妈妈的是在某歌舞团当演员,长得眉清目秀。可这样一对俊男美女的爱情结晶——兵兵,竟是个丑八怪。为此,俩口子时常唉声叹气,抱怨老天不公,甚至互相埋怨。最终,他们决定一起领着孩子来找医生,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科研人员在最近召开的欧洲糖尿病年会上发布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广泛用于各种食品、饮料中的人造甜味剂,可以增加人们罹患糖尿病的危险。  研究人员对27名受试者进行了为期2周的实验。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选择服用人造甜味剂胶囊(蔗糖素、安赛蜜等糖精类食品添加剂).另一组服用安慰剂。每天3次,持续2周。实验摄入的人造甜味剂相当于每天饮用1.5夸脱(约1.149毫升)含人造甜味剂的饮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其气微而味微甜,主产于内蒙古、山西、宁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以条粗长、断面色黄白、有粉性者为佳。  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人写作“黄耆”,列为上品。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赞誉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补血活血的功效。主要用于脾气虚证、肺气虚
如今患风湿性关节炎、腰间盘、肩周炎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且病情也趋向复杂化。秋冬季节是疾病复发期,疼痛难耐,许多患者此时都会贴药膏来止痛。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贴敷类治疗方式之一,随着我国对疼痛治疗的管理更加人性化,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芬太尼透皮贴剂主要适用于中度到重度慢性疼痛以及那些只能依靠阿片样镇痛药的疼痛。但是止痛药本身有很大的危害和成瘾性,过量使用甚至会危及生命,其制成的透皮贴剂更有类似
夜间人体系统各方面机能都有别于白天,容易成为多种疾病发作的突破口,统计表明,各种疾病全天总发病及死亡人数的75%都发生在这个时段。  胆绞痛与晚餐和睡姿有关 不少胆结石患者都有过半夜胆绞痛发作,痛得全身冒冷汗的痛苦经历。患者胆内的结石卡在胆囊颈部或者胆管开口处引起胆囊痉挛,是胆绞痛最常见的原因。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如果身体处于平躺或者左侧卧的姿势,胆囊颈部的位置就会位于整个胆囊的最下方。这样,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