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OFDI与进口贸易——基于中国与RCEP国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来源 :经济问题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与RCEP国家经贸合作关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结合具有汇率因素的结构化贸易引力模型,以“冰山贸易成本”为切入点构建汇率变动、OFDI(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的理论模型,采用2008—2019年中国与RCEP国家的面板数据探索汇率变动、OFDI对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向RCEP国家OFDI与进口呈现互补关系,在考虑第三方汇率效应后,OFDI与进口的互补效应有所降低。第三方汇率中,中欧汇率变动显著降低进口,中美汇率变动增加进口但不显著;第二,将样本分为东盟十国与其余四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发现,中国向四国OFDI与进口依然具有显著互补关系,双边汇率变动依然显著促进中国与四国进口。第三方汇率变动中,中欧汇率变动显著促进中国与四国进口贸易,中美汇率变动抑制进口但不显著。中国向东盟十国OFDI与进口依然具有显著互补关系,但中国与东盟双边汇率变动对进口影响并不显著,同时中美汇率变动促进中国与东盟进口,而中欧汇率变动抑制进口,但两者影响均不显著;第三,进一步构建交互项模型考察汇率变动的中介效应,发现在OFDI的出口效应中,双边汇率变动和中美汇率变动增加均会提升同等水平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中欧汇率变动对OFDI的出口效应没有影响;第四,以汇率变动作为门限变量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发现双边汇率变动增加会增强OFDI的进口促进效应,而第三方汇率变动并不具有显著门槛效应。
其他文献
小反刍兽疫主要发生在羊身上,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一旦爆发可给养殖业带来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相关部门应深入研究小反刍兽疫,指导兽医及养殖户根据其发病机理做好诊断分析和防控工作。基于此,文章对小反刍兽疫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目的:探析对早产患儿在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其呼吸窘迫综合征过程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对象为本院诊疗早产患儿群体,诊疗时间范围在2019年-2020年间,在其中随机抽取40例并在计算机辅助下完成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有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后的防治基础上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探究两种方案下护理干预对于患儿应用价值。结果:通过两种不同方案干预后,
专利许可是企业通过专利获得收益的重要渠道。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仅依靠其自身研发实力难以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从外部进行技术引进已经逐渐发展成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专利制度下,企业可以通过专利许可的方式实施他人所享有的专利技术以实现技术引进,并且,在当前阶段,专利许可也已逐渐成为实现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可见,专利许可是企业实现经济收益增长
医疗纠纷是多因素促成的尖锐社会问题,随着医疗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医患矛盾更加突出,其常见表现是医疗事故归责纠纷。如何预防纠纷,缓解医疗矛盾,妥善处理医疗侵权案件,完善和细化处理医患矛盾的法律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由于医疗损害案件复杂和专业的特点以及医方患方之间存在的地位差异,并且医疗损害赔偿适用法律问题涉及大量专业复杂的证据问题,导致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准确掌握案件的证据材料,合理运用这些证据做
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K8[Fe(H2O)W11CdO39]/PANI/CeO2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紫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N2吸附-脱附等进行表征,对纳米光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表面结构、性能进行了评价。选择刚果红溶液作为污染物,研究合成的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最佳光催化条件下,三元复合材料K8[Fe(H2O)W11CdO39]/PANI/C
该文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实证研究受教育年限、养老责任归属和子女数量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受教育年限与生育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子女数量对生育意愿呈正相关关系,而养老责任归属与生育意愿在此研究中暂无显著关系。该研究基于上述结论为城乡育龄人群生育意愿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参考。
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与教育实践,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采用情景构建的教学方式能够不断地改进课堂表现方式,并逐渐地充实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可以充分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业水平,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引发传染病,临床上以动物体温升高、口腔发炎、严重腹泻、肺部出现炎症为主要特征,国际畜牧兽医局将其划归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划归为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近几年,随着重大传染性疾病集中免疫接种制度的实施,小反刍兽疫的发生和流行呈现下降态势,但很多养殖场在引种过程中,由于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引入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几率仍然很高,面临着较大的疫情发生流行风险。所以,加强对该种疾病
为探讨天然植物染料在纸纱上的染色工艺及染色性能,选用栀子黄和橄榄绿,分别采用直接染色法和还原染色法对纸纱进行染色,并对染色后的纸纱表观染色深度(K/S值)、色牢度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栀子黄在优化染色工艺为弱酸性(p H值=5)、染料用量5%、温度90℃的条件下,可将纸纱染得中等色深;色牢度除耐日晒色牢度较差(1~2级)和湿摩为2级外,各项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
小反刍兽疫(PPR)是一种传染性强、发病急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绵羊等反刍动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需要养殖户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对PPR流行特点的分析,提出防控对策。以期提高养殖户和防疫站重视,加强对PPR的防控管理,积极推进消灭PPR计划,促进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