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

来源 :腹腔镜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o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为126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经脐入路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分为两组,其中64例发病48 h内(A组),62例发病48~72 h(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均获成功,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于发病48 h内经脐入路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高、创伤小,而且术后康复快,美容效果好.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学数据库,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发表的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安全性与疗效的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文献14篇,采用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更长(WMD=29.533,95%CI:17.55~41.51,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轻、中度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为53例轻、中度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为轻度肥胖(27.5 kg/m2≤BMI<32.5 kg/m2),32例为中度肥胖(32.5 kg/m2≤BMI<37.5 kg/m2),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两组BMI下降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减重术式,对轻、中度肥胖症及相关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轻中度肥胖患者的减重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同期胆总管探查免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再根据同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的引流方式分为免T管组(n=36)与T管组(n=2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免T管组术后输液时间[(5.97±1.86)d vs.(9.09±3.06)d]、术后住院时间[6.00(5.00,8.00)d vs.8.00(7.00,1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与胃旁路术(LRYGB)治疗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行LSG(LSG组)与LRYGB(LRYGB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恢复、减重、血糖下降情况及疗效.结果:LSG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优于LRYGB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12、36个月两组患者空腹C肽、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清总蛋白、体重、
受患者和/或家属教育水平、理解力、记忆力等的影响,传统的手术室护士与患者家属面对面单次宣教和沟通模式无法满足家属对及时掌握患者手术进程和围术期相关注意事项的信息需求.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借助“互联网+”的运行模式所提供的快速、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为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提供可能.“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其他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对传统的行业进行升级改造.手术是一个负面的应激事件,对手术相关信息的不了解通常会加重患者家属的心理及精神负担,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对患者术后的照顾,以及患者的预后和康复.为此,
期刊
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是一种纤维母细胞性恶性肿瘤,常伴有黏液样变的区域.1977年由Angervall等[1]首次报道,恶性程度较低,常见于老年人,多发生于肢体,发生于头面部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腮腺的低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rn1 病例摘要rn患者女,61岁,2019年1月来我院就诊,入院前1个月无意中发现右耳前一肿物,约“鸽蛋”大小,无局部溃烂,无疼痛等不适.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及全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因早期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行腹腔镜手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近端胃组(近端胃切除术)及全胃组(全胃切除术),分析两组相关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病理情况、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及长期生存时间.结果:近端胃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优于全胃组,全胃组淋巴结获取数量高于近端胃组,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总体评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undifferentiated pleiomorphic sarcoma,UPS)既往被称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多发生于四肢[1],预后较差,2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仅为60%与47%[2],原发于结肠的UPS罕见.截至2016年7月,国内仅有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3例报道;世界范围内报道的结肠原发UPS总计不超过30例.结肠原发的UPS预后更差,其2年生存率不足50%[3].结肠原发的UPS缺
期刊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是否行胃肠减压的临床疗效,总结更适合患者的术后处理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胃肠减压分为对照组(行胃肠减压)与观察组(无胃肠减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2.40±0.87)d vs.(3.56±0.82)d,P<0.001]、下床活动时间[(1.60±0.71)d vs.(2.20±0.76)d,P=0.006]、肺炎发生率(20%vs.60%,P=
目的:对比单孔加一孔(SILS+1)与传统五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7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行SILS+1腹腔镜手术(SILS+1组),35例行传统腹腔镜手术(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中转开腹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预后[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