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ex蜂窝材料超声辅助加工圆盘刀的设计和工艺特性研究

来源 :航空制造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研究了圆盘刀的外径、楔角和厚度3个因素对超声辅助加工系统的模态和谐振频率的影响规律;搭建了Nomex蜂窝材料工艺试验平台,开展了普通加工和超声辅助加工的对比试验,以切削力和表面质量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加工参数下超声振动作用对Nomex蜂窝材料加工效果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系统的谐振频率随圆盘刀的外径增大而减小,随厚度增加而增大,随楔角增大而减小,其中刀具外径和厚度的影响程度较大,可通过调整刀具外径和厚度进行系统频率的设计;楔角的大小影响刀具锋利度和刀具强度,应选择合适的楔角.超声辅助加工中的平均切削力比普通加工的平均切削力在刀具切宽方向和进给方向上分别降低了34.9%和50.5%,超声辅助加工的材料表面更加平整,毛刺更少,毛刺长度更短.
其他文献
飞机桁架的焊接质量是其工作强度的重要保证,因此对桁架的焊缝缺陷进行有效检测和识别是当前航空制造业重点研究的问题.为快速而有效地检测出焊缝的内部缺陷,并针对传统目标识别方法中存在的计算复杂、识别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焊缝缺陷识别方法.首先,对焊缝图像进行阈值划分,使其特征信息更利于提取;然后,设计了改进的自适应池化方法,从而提出一种新的焊缝图像缺陷识别模型结构,并制定相应的模型参数与计算方法;最后,利用所设计的识别
复合材料自动铺丝(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AFP)技术是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先进复合材料自动化制造技术.为充分利用预浸料铺放变形及黏合特性来改善铺放质量,从预浸料丝束变形–黏合行为与工艺参数的关联机制和典型工艺缺陷对构件力学行为影响机理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工艺参数与工艺缺陷对复合材料铺丝构件力学行为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了与复合材料铺丝构件力学行为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
概述了水力压裂技术采用的套管接头性能评价方法的发展史,重点研究了API TR 5SF套管连接性能评估方法.研究表明,API TR 5SF是根据多段水平压裂井(MFHW)中存在的工艺驱动循环载荷指定的套管接头评价协议,该协议允许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定制检测方案,推荐试验程序遵循接头上卸扣安装载荷、下套管载荷、压裂载荷、生产载荷的加载顺序.最后,以大位移水平井用套管接头和一种半直连型套管接头为例,根据用户需求按照API TR 5SF制定了满足要求的评价试验程序.
为了准确使用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钢管标准,对目前常采用的标准GB/T 9711、GB/T 3091、SY/T 5037及SY/T 5038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四个标准在使用范围、制造工艺、要求、检验与试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GB/T 9711—2017(PSL1)适用范围最广,包括无缝管和焊管,且规定也最为详细;GB/T 3091—2015涵盖了最常用的几类焊管,且涉及镀锌层的相关规定;SY/T 5037与SY/T 5038涉及产品相对单一,SY/T 5037仅适用于埋弧焊管,SY/T 5038
以某海底管道项目为例,根据API 1104标准要求对海底管道对接环焊缝的超声波检验程序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包括缺陷焊缝制作、焊缝射线检验、焊缝超声波检验以及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对比.程序验证过程和结果表明,该项目超声波检验程序能够满足标准和规格书要求,可以用于工程实际应用.同时,此次程序验证工作也可为后续海底管道项目对接环焊缝的超声波检验程序验证提供参考.
飞机蒙皮在装配中会形成接缝处间隙与阶差的不均匀,在服役过程中会产生凹痕、裂纹、腐蚀等缺陷,这些问题使蒙皮强度降低,承载能力下降,影响飞机的气动性能,危及飞行安全.针对飞机蒙皮缺陷的检测工作在飞机检修中占比很大,也是飞机安全性的重要保证.介绍了飞机蒙皮常见的7种缺陷,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位置以及危害;根据缺陷所产生的位置,将其分为三大类,系统地阐述了针对蒙皮缺陷的各类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对飞机蒙皮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对蒙皮缺陷检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对现有轴类零件直线度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分析,提出一种新的非接触式直线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离散化采集轴类零件多条母线上的点,基于最小二乘法计算每个截面的圆心坐标,拟合出零件实际轴线,从而判断零件直线度误差.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开发了一套直线度检测系统,通过测量精度研究和误差分析,控制系统检测精度在0.1mm/m以内.试验结果表明,直线度检测系统具有适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重复精度高等优点.
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rn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塑性加工先进技术团队在张士宏研究员的带领下致力于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设备的开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rn(1)板类零件高速冲击液压成形技术.
为解决城镇燃气管道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通过管道实际安装监检案例,从施工过程的图纸会审、材质确认、焊接质量控制、无损探伤检查、压力试验等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及总结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施工单位质保体系失控、管理人员缺少施工经验和技术人员业务不熟悉是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根据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实际应用表明,相关改进措施对施工人员和监检人员提供了技术支持,管道施工质量及监检工作的合格率得到有效提升.
文中从钨与钢的焊接性出发,对钨与钢焊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熔焊、扩散焊、钎焊等焊接技术,对钨与钢焊接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在钎焊过程中通过低熔点非晶态钎料与局部加热的方式,避免整体加热带来的晶粒粗化等不利影响,在钎焊与扩散焊过程中通过合适的中间层,缓解了残余应力,避免了金属间化合物与金属碳化物的产生.在熔焊过程中通过调整能量分布,形成有效熔池,获得良好成形的接头.水下爆炸焊、化学/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喷涂、磁控溅射等技术能连接的钨厚度低,同时还存在孔隙率大,残余应力大,连接强度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