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调整与企业家时间配置:基于撤县设区的视角

来源 :财贸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skysky094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家才能及其优化配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撤县设区有利于促进市场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然而,鲜有研究关注行政体制改革和城市集聚效应对企业家微观经营管理行为的影响。本文研究撤县设区如何影响企业家的时间配置,并基于民营企业调查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1)撤县设区后企业家的生产经营活动时间增加,公关招待等非生产性活动减少,改革对整个城市范围存在外溢效应;(2)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显著减少了企业的寻租和摊派支出;(3)大城市的改革效应更大,与市中心距离越远的县改区的正向效应越弱,反映出集聚效应的
其他文献
存款为什么对于商业银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跨期平滑的视角,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我们的理论模型表明,零售存款的利率黏性特征使其能够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要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以发挥后备资金保障作用,指导企业各项经济决策,
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应用医保基金为患者购买诊疗服务的DRG支付方式成为热点问题,也是未来医保支付的必然发展方向。2019年10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医保支付方式迎来了重要变化。2020年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促进费用控制和医疗服务效率、质量并重。DRG付费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医院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DRG支付改革的挑战日益成为医院发展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成为其良好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商业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型出发,分析了当前商业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商业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以期能够为今后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减少商业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时代的进步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良好的发展形势也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两者融合能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给企业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结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重点分析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对策。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智能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智能财务的建设也因此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财务智能的发展,不仅能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能促进企业发展,使得经济环境得到优化和转型。由此可见,不断加强智能财务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助力我国的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智能财务的内涵及特点,发现传统财务工作痛点,阐述了智能财务的基本框架和建设思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据以系统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房产税政策两类长效调控政策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能力。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和房产税政策均能有效遏制房价上涨,但房产税政策对房价上涨的抑制能力明显占优;房产税政策无论是对刚性或改善型购房需求还是投资投机型购房需求均表现为挤出效应,宏观审慎政策则既可有效促进刚性或改善型购房需求亦可有效抑制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各个行业领域均引进了信息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为了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有必要以财务管理工作为关键切入点,运用ERP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文章探讨了ERP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合ERP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ERP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有效的结合,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合理的融合,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企业稳步发展,同时也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以XX企业为研究案例,通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结合,分析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及措施。
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主体,然而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面临较为严峻的“脱实向虚”问题,特别是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本文以同伴企业间的相互模仿行为作为切入点,为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提供一种新的解读,并进一步讨论了同伴效应对实体部门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同伴企业的金融化程度越高,该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例越高,即实体企业金融化存在显著的同伴效应;(2)学习效应、产品市场竞争不足、管理层过度自信是产生企业金融化同伴效应的重要原因;(3)企业的模仿行为存在非理性,同伴效应主要发生在交易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