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时代:中国品牌向上正当时

来源 :汽车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ingxiangs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蓄势待发的中国品牌,将能够在未来的十年,不仅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力,更能以品牌强国之姿,走到世界汽车舞台的中央。
  2021年5月10日,中国第五个品牌日,一场特殊的活动在重庆举行——二十余家中国汽车的品牌营销负责人齐聚长安汽车,共同见证长安系中国品牌第2000万辆汽车的下线。工信部领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领导与六家中国品牌代表一起正式启动了“看见中国汽车”品牌巡礼全国行活动,同时,CB20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的成立,并发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510宣言”。9天后,在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代表协会和CB20联席会到场致辞,CB20轮值主席杨学良通过微博发出祝贺,多家CB20成员品牌官方微博与比亚迪热烈互动。这是中国自主品牌全新的气象,值得点赞。而作为CB20的参与者之一,笔者感觉一切都正当时,中国品牌的发展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汽车品牌方面10余年的汽车从业者,我分享以下浅见:
  一个全新品类的诞生:
  中国发展智能汽车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的汽车与互联网行业有了迅猛的发展。而今天,两个行业的交集处,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品类——智能汽车。随时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在发展智能汽车方面,具有远超其他国家的明显优势:
  首先,5G的发展是智能汽车发展最大的“天时”,互联网的发展,让智能汽车之间、车与人之间、车与路之间、车与家居之间、车与云之间的协同成为可能。不具备交流能力的产品,不再称之为智能。而中国在5G智能方面领先的落地应用能力,成为智能汽车腾飞的基础。
  其次,中国具备发展智能汽车的“地利”。2010年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但截止2019年,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仅为173辆,而美国达到了837辆。所以,中国的汽车市场潜力依旧巨大。巨大的市场需求,保证了产品的走向。同时,智能汽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中国广袤的土地、复杂的路况、多元的文化、丰富的语言,使得智能汽车的学习能力迅速增强。而用户多元化的需求,能够推动智能汽车拥有更多的智能功能,也反向推动了智能汽车的落地与普及。
  最后,“人和”更为重要——一方面是国家的支持,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要提升智慧发展水平,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另一方面的“人和”,就是20年来,中国在汽车和互联网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资本市场持续加持智能汽车赛道,这也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上,不难看出,全球汽车格局都会因为智能汽车的出现与发展而产生巨大的变局。同时,一个新品类的诞生,是品牌发展的最大机会,是品牌腾飞的前提。
  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中国品牌的机会来了
  2021年起,尤其是上海车展前后,华为、小米、360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加之新势力的佼佼者小鹏、蔚来、理想……传统车企已经孵化的岚图、智己、极氪……中国智能汽车的竞争,进入到了一个惨烈的时代。但对于中国品牌来说,竞争激烈才可能勇者突围;尤其是智能技术的探索,更需要百花齐放,所以,从“国家队”的角度,这个时代是最好的。
  而另一方面,以李宁、喜茶、元气森林、完美日记、红旗为代表的国潮品牌迅速兴起,让每个消费者都看到了中国品牌巨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更懂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更年轻化的表达、更自信得体的外在展示、更鲜明的态度,使得国潮成为一个新的时尚,正在迅速抢夺传统外国品牌的领地,同时也宣布将Z时代的人群全部纳入沟通范围。不可否认,具备智能基因的汽车品牌,有成为潮酷品牌的全部特质。
  不可忽视的还有一个巨大的机会,那就是后疫情时代的大国自信。作为疫情最早爆发地,作为擁有世界上1/4人口的大国,中国迅速将疫情控制并让经济以最快速度走入正轨。这种大国实力,以及被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中国品牌向上的推动力。
  显然,激烈竞争锻炼了企业的体魄,国潮兴起与大国自信的双重叠加,中国汽车迎来了品牌向上的绝佳机会。
  一个韧性十足的品牌团队:
  中国汽车打一场品牌的集体突围战
  2020年疫情肆虐之初,汽车差不多是最先积极自救的行业,从线上直播、上门试驾到积极探索各类用户运营的手段,一场疫情,激发了中国汽车营销人斗志,也锻炼了汽车人的韧性。层出不穷的线上发布会、多品类多渠道的社会化运营、大量的破圈传播,中国汽车在2020年底,交上了完美的答卷,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特殊印记。由此向前回溯,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汽车人从没被任何一场灾难打败,也从未在任何一个困难面前服输。无论是长城、吉利、比亚迪的崛起,还是今天的蔚来、小鹏、理想的大放异彩,背后都是一支支韧性十足的品牌营销团队伴随中国市场的成长,在群狼四伏的外国品牌中逆势突围的。因此,以“奋斗者文化”为主导的中国汽车的品牌团队,战斗力是不用怀疑的。
  同时,我们国内的汽车企业,无论是在整车开发、实验验证还是三电开发、智能系统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整个行业在激光雷达、传感器甚至芯片生产方面的努力,都会为中国汽车品牌的硬实力提升去做背书。比亚迪的电池技术、蔚来的用户服务、小鹏汽车的智能体验、领克的赛道文化、长城集团的营销变革……这些鲜明的标签,都是中国汽车人通过点滴努力而逐步占领用户心智的。
  以小鹏汽车为例,因主打智能,早在2019年的10月24日程序员日上,小鹏汽车就启动了“1024智能日”活动。把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与行业去做交流和分享。而在2020年的1024智能日上,小鹏汽车更是把全场景语音和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的成就向行业展示,同时立下2021年第一季度通过NGP完成广州-北京全高速的挑战,也一举把“1024智能日”做成了行业知名的IP。2021年的“1024智能日”,作为本年度“看见中国汽车”的收官活动,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会亲临小鹏汽车,为整个活动助力。我想,“看见中国汽车”,更多是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的进步的加速度。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已经肆虐一年多的疫情,把全世界的汽车行业都拖入到了困境中,而且欧美、印度等诸多国家地区的疫情依旧没得到很好的控制。这对全球经济、对于全球的汽车产业链都是一个摧毁。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中国经济、中国汽车市场率先突围,给了我们品牌向上最好的机会。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一个有着鲜明特质的产品品类、一个欣欣向荣的消费环境、一群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新时代人群,这都是孕育好的品牌绝佳土壤,今天的中国,已经具备了这一切条件。所以,蓄势待发的中国品牌,将能够在未来的十年,不仅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力,更能以品牌强国之姿,走到世界汽车舞台的中央。有机会在变革的时代,参与到中国品牌崛起的伟大进程中,也是每个中国汽车营销人的幸运。在中国品牌整体向上的共识和努力下,我们相信,中国品牌必将拥有更好的未来。(作者为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CB20)执委会成员)
其他文献
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家庭主体市场规模快速壮大,产业生态与格局进入加速重构期,新能源汽车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回顾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巨大成绩,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市场规模大幅扩张。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6年的34.7万辆增长到2020年的116.8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1.9%提升到5.2%。我国
以“拥抱变化”为主题的2021上海车展是今年以来全球第一个如期举行的A级国际车展,其成功召开为世界汽车工业发挥出了顶级车展的领军作用。在上一期中,我们从营销的视角,盘点了上海车展呈现出来的汽车品牌“拥抱变化”的几个趋势性特征。本期我们先看一个数据:本届上海车展媒体日138场企业发布会数量创记录,其中非整车企业的发布会达到37场,占27%,比例也创纪录。标题  这折射出本届车展一个新的特征,就是以科
在工信部支持下,5-1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实施“2021年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为集中展现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向上的蓬勃发展风貌,《汽车纵横》特在中汽协之声栏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门学问,更是一个实践体系,而“可持续品牌”应用理念就是一种积极尝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品牌将产生积极影响,既有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利于提升品牌偏好度和忠诚度。为此,责扬天下管理顾问公司副总裁林波接受《汽车纵横》采访时说:“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品牌’理念。可持续品牌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与实践,并通过在利益相关方中实现可持续形象的累积,所形成的企业品牌类型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全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欧盟和美国等多个国家都推出了加快建设EV充电网络的政策措施。欧盟:2025年实现百万目标欧盟的电动汽车公共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汹涌,以电动化为首要条件的新四化重塑全球汽车产业。中国汽车品牌正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抢抓机会窗口,勇立电动化潮头。抓好变革机遇,讲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4月,乘用车产销均超过170.0万辆,同比增速与上月相比有所收窄。今年国内经济走势相对平稳,制造业出口依然保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4月,商用车产销环比降幅一成多,同比呈现小幅增长态势。  4月商用车产销形势与行业总体基本趋同,虽然货车销量增幅回落明显,并接近零增,但其中的重型货车和轻型货车销量还是刷新了4月历史记录,从而支撑商用车、货车4月销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4月商用车产销同比小幅增长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4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1万
东盟汽车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成为广西汽车企业“走出去”的主战场和抢占的战略高地。  我国汽车出口迎来发展新机遇。2021年一季度,全国汽车整车出口35.7万辆,同比增长74.6%。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26.8万辆,同比增长73.6%;商用车出口8.9万辆,同比增长77.6%。  2020年东盟地区汽车市场需求辆为245.4万辆。其潜在汽车消费市场使国内汽车企业垂涎若渴。2021年一季度,奇瑞累计出口
数据是车企四化转型的“生命线”。随着法规出台,新老“玩家”利用数据“野蛮生长”的时代即将结束。智能化的双刃剑  新的法规门槛已经立了起来。  5月1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智能网联汽车产生的数据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责任主体、数据范围、收集方式、隐私保护、数据出境等问题。  此前,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