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双河洞晚更新世大熊猫化石高度聚集现象及其意义

来源 :中国岩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该洞先后分辨出近30多具大熊猫个体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其中一支洞中竖井下方至少聚集了10余具个体化石.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洞道发育形态特征及化石埋藏学特征,初步推测出这些大熊猫深入该支洞内经由竖井跌落并死亡的过程,表明喀斯特洞穴可以为大熊猫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及化石保存环境.选取一例化石表面沉积的碳酸钙样品进行了铀系法测年,表明该个体至少生活在5.1万年前;对另一例个体的牙齿化石进行AMS14C测年,发现其生活在距今2.5万年左右,推断该洞道中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晚更新世时期.
其他文献
隶属于贵州格必(凸)河伏流洞穴系统的紫云苗厅,是世界上已知探明体积和表面积最大的洞厅,平面投影面积仅次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大厅.2014年英国研究人员采用Riegl VZ-400三维激光扫描仪首次对整个苗厅进行了地面激光扫描,本研究通过激光扫描数据并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对苗厅基本形态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获得了如下新认识:(1)苗厅整体由两个洞厅与一段大型廊道(极有可能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洞穴廊道)共同构成,在形态上则是两个穹顶与一个拱顶相连接,总体呈“凹”字形.点云切片显示苗厅为鞍部(上部)水平截面呈两个独立又
目前,关于乳房状石钟乳成因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科学猜想”阶段.通过对湖北阳新“地心大峡谷”洞穴内采集的一对孪生乳房状石钟乳样品进行矿物构成、晶体形态以及年代学分析,获得如下新认识:①乳房状石钟乳由致密—疏松互层递序生长的方解石构成.②致密层方解石呈菱面体晶型,无色透明,垂直向下生长,没有横向扩张;疏松层方解石呈细小颗粒状,乳白色不透明,呈“皮壳”状聚集,有一定程度的横向扩张,是乳房状石钟乳基部和主干部位膨胀的主要原因.③致密层和疏松层之间并不是连续生长的,存在显著的沉积间断.疏松层的232Th含量普遍比致密
以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HO·)清除率为指标,筛选制备南极磷虾蛋白抗氧化酶解物(EPAH)的蛋白酶;利用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分析EPAH的氨基酸组成;利用脂质过氧化抑制试验和张氏肝细胞(Chang liver)氧化损伤模型评价EPAH的活性.蛋白酶筛选结果表明: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制备EPAH的HO·清除率分别为35.76%±1.58%和33.03%±1.71%,DPPH·清除率分别为44.09%±1.04%和46.7%±2.39%,显著高于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碱性
文章以地质环境与隧道建设活动为基础,总结出重庆市沙坪坝区龙泉村—庆丰山村岩溶塌陷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1)岩溶塌陷集中分布于槽谷与横向冲沟交汇地带、槽谷中地势低洼地带以及地表溪沟附近;(2)岩溶塌陷形成演化呈现从地势低洼处往高处扩展、从隧道疏干区核心部位往边缘外围逐渐扩展的特征.研究区岩溶塌陷受隧道施工疏干排水及降雨影响控制,为隧道施工疏干后期降雨型岩溶塌陷.研究区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为塌陷高峰期.不同阶段诱发岩溶塌陷的主控因素不同:第一、第三阶段主控因素为渗流潜蚀、增荷软化效
洞穴资源与生俱来的脆弱性和时有发生的游客破坏洞穴资源行为影响洞穴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挖掘喀斯特洞穴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深层影响因素,对规范游客行为和保护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的资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重庆市武隆区芙蓉洞和丰都县雪玉洞为例,运用SPSS和MATLAB软件对459名游客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Logistic-ISM模型,分析影响洞穴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因素并解释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层次结构.分析表明:解说系统质量、环境卫生质量等11个影响因素对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环境责任行为意向具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是全球范围使用的有效评估物种灭绝风险状况的正式标准,但对于洞穴鱼类评估在实际操作层面仍面临很大挑战.文章回顾了中国洞穴鱼类的现状以及红色名录评估体系对洞穴鱼类评估存在的问题.基于IUCN红色名录濒危评估体系,根据物种分布范围、受威胁因素和物种生活特性等,构建了中国洞穴鱼类濒危等级评估方法.同时选择两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小眼金线鲃和无眼金线鲃作为评估范例,在实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两种洞穴鱼类濒危等级进行重新评估.结果显示,小眼金线鲃评估等级为濒危(EN),无眼金线鲃
中国洞穴数量多、分布广,洞穴生物资源丰富,传统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效率不高,受特殊环境影响而覆盖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洞穴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环境DNA(eDNA)可通过从环境中提取洞穴生物的痕量DNA,利用PCR等技术对其多样性组成、生物量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将成为未来中国洞穴生物研究中使用的重要手段.文章对eDNA原理、在洞穴生物研究中的优势、目前取得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评述,同时进一步分析中国开展相关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eDNA在中国洞穴生物研究中
本研究根据从云南省高黎贡山(保山市段)洞穴采集的伪蝎标本,整理并描述了阿伪蝎科安伪蝎属一新种,即禾木安伪蝎(Anatemnus hemuensis sp.nov.).该属的主要特征在于触肢粗壮,腿节和膝节多具明显颗粒,不动指上的听毛it位于指的中部,听毛esb到est之间的距离大于isb到ist之间的距离,背板不完全分隔.世界已知22种(不包含本文新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和美洲,中国仅知3种:任氏安伪蝎(A.reni Gao&Zhang,2016)、宝安伪蝎(A.orites(Thorell,1889))、
“瓦拉亚窟”洞穴系统地处怒江峡谷,岩溶发育动力条件优越,在滇西北及青藏高原南延区域约4 km2的狭小范围发育了垂向分布超过五、六百米,洞系总长达27 km以上,洞体巨大,岩溶发育演化地史形迹丰富,是滇西北及青藏高原南延区域规模巨大的迷宫式溶洞系统.具有空间上分层、分支及形变复杂多样,溶蚀、沉淀、侵蚀、搬运、沉积形态和物质丰富多彩的景源特征,对“三江并流”区喜山运动以来的地质演化、岩溶作用与水文地质研究等皆有重要的价值.笔者根据前人探洞考察资料,结合新的区域地质、环境地质和旅游地质调查等资料,以及现状考察了
中国天坑研究学者通过系统调查,确立“tiankeng”作为标准地貌术语,并规范其形态特征,提出塌陷型天坑和侵蚀型天坑两种成因类型.文章以重庆武隆箐口天坑、陕西汉中伯牛天坑、马达加斯加安卡拉那高原的曼格里(Mangily)天坑、巴布亚新几内亚穆勒高原的阿底(Atea)天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4个天坑(群)发育的地层结构、地貌演化和水文地质特征等,论述侵蚀型天坑系统演化的共性特征,即三元或二元地层结构、深厚包气带和巨大地势差异、覆盖型岩溶分布、覆盖层对雨水的汇聚或夹层对地下水的汇聚等.基于侵蚀型天坑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