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容易忽略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主要分析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容易忽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小板检测的患者,从中抽取16例,进行研究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影响因素.结果:检测血小板功能的常用方法为血栓弹力图、阻抗法、光学比浊法、快速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选择素以及PFA-200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影响因素为吸烟、标本在运输中震荡、标本的放置时间及体育锻炼.结论:目前,血小板功能检测是评价血小板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了解其常用方法并找出影响因素,对临床治疗血栓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防控骨科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骨科患者14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的患者使用的则是综合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措施前后的VRS的评分情况以及疼痛对患者心理、睡眠和活动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VRS的评分情况以及疼痛对患者的心理、睡眠和活动的影响,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且差异数据有意义(P<0.0
目的:分析药学监护在肠外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2020年3月~2021年3月120例肠内肠外营养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均分为观察组(60例,药学监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营养状态.结果:临床疗效对比(P<0.05);治疗前,营养状态对比(P>0.05),治疗后,营养状态对比(P<0.05).结论:药学监护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目的:研究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给予强化期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于定点医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抽取64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标准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含利奈唑胺(Lzd)方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痰培养转阴率17例(53.13%),痰菌转阴率19例(59.38%).观察组痰培养转阴率28例(87.50%),痰菌转阴率29例(90.63%).对照组CD3+(916.50±124.28)个/μl,CD4+(558.45±96.62)个/μl,CD8+(292.40±42.94)个/μl.观察组CD
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路径教学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和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参与实习的68例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68例医学生分为两组,传统组34例选择传统带教模式,试验组34例选择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带教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医学生的临床带教结果进行考核,并比较其带教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医学生的临床带教成绩、带教满意度等指标均高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可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提升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接诊的乳腺癌患者予以研究,共120例,将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分别运用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各60例,展开对比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实验将针对肝移植患者实施血糖控制,并结合Neuman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围术期进行护理管理.方法:将本院收治确诊为肝移植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盲目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Neuman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切口愈合时间上用时较短,为(8.0±1.3)d,对照组则为(11.3±1.5)d,差异具
目的:分析探究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中选择40例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补中益气汤)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20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其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研究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运用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选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0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将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对照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人数为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添加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修复治疗,将最终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获得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牙槽骨(吸收量、高度、宽度)、牙齿咀嚼功能、牙齿修复美观度得到良好恢复,最终患者对口腔修复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指标结果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分析1.5T 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152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1.5T MRI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1.5T MRI检查共计检出146例,诊断准确率为96.1%;多层螺旋CT检查共计检出142例,诊断准确率为93.4%,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 MRI与多层螺旋CT在脊柱诊断中均有着较高的
目的:分析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以及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期间采取常规微生物检验的患者61例,将其命名为对照组,2019年2月后本院实施了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期间微生物检验的患者61例,将其命名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微生物检验差错率以及检验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微生物检验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受检人员对检验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原因有多种,操作人员的检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