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泉古镇因泉而暖,以花为傲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打树花表演。

  这次的蔚县之旅,让我最期待的便是打树花了。
  从南张庄村出发,沿雪绒花大道一路向西,前往暖泉古镇。暖泉古镇位于蔚县的最西端,是一座无比安逸的边缘小镇。

走进暖泉古镇


  暖泉古镇里有西古堡、北官堡、中小堡三座古堡;还有暖泉书院、华严寺等名胜古迹。西古堡是暖泉古镇的精髓。它是三座古堡中最大的一座,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年间又在南北城门外增建两座瓮城。
  来到西古堡南瓮城,发现券门上镶着一块石匾,上面刻着“永盛门西古堡岁康熙十九年”字样。走在古堡的门洞里,发现脚下的石板路被车碾磨得又光又亮,上面凹着深深的沟辙,那是千百年来铁骑兵车走出的印痕,万千商马留下的足迹。距南瓮城不远是北瓮城。北瓮城与南瓮城大小相当,瓮城内也有庙宇群,如今只剩下内外城的两座城门和内城城楼了。西古堡里的梓潼庙、真武庙、三观殿、财神庙、五道庙虽已毁坏,但堡子至今仍保留着“喜事进南门,丧事出北门”的习俗。
2暖泉古镇城楼。
3春节前的暖泉古镇。

  西古堡街道两侧的古建筑比比皆是,特别是石雕、木雕、砖雕等更是随处可见。每件雕品,柔中带刚,精致圆润,品位高雅,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传神刀法和不凡功力彰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虽然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历程,但沧桑中仍然透出一种卓越的智慧和超几的创造力。漫步在古镇里,尽情地抚摸斑驳的墙面,静静地穿越百年沧桑,思绪在时空驰骋,聆听世纪风雨的吹打,敞开心扉与古老的建筑工匠对话,感觉到大师们心脏的跳动……我竭力想解开那些浑厚、高深、美妙、精致的密码,像翻阅岁月里一部民族智慧的巨书,揭示出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一样,这里让我感慨至深,敬佩不已。
  我一直认为,有古建筑的地方一定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大多有戏楼,这应该是一种文化标配。暖泉是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文化奇观于一体的独特宝地。就拿古戏楼来说,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人们劳作之余,聚在戏楼前,多少波澜壮阔、哀婉缠绵的故事,在锣鼓的喧闹中诉说着忠孝节义和世间百态。唱戏是农村最聚人气最热闹的文化活动之一。要么在风调雨顺、年景呈兆之时,唱大戏以谢上天众神;要么遇久旱无雨、庄稼枯焦之季,唱大戏祈求上苍普施甘霖,惠泽民生。台上将相佳人,余音绕梁,台下寂静无声,痴迷投入。或好或赖,孰忠孰奸,自有分辨。说到底,这还是一种浓郁文化气息的洋溢。一如这古镇上的古房子,经过百年岁月沧桑,若要理解它、读懂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和虔诚的执着。
  暖泉古镇的生活是慢节奏的。以西古堡为中心,街道四通八达,路面的青石板上,围墙的砖缝中,长满了青苔,让暖泉古镇沉淀千年的时光,更显古朴端庄。就连理发店里用剃刀剃头发的老师傅,扬手间都透着一股从容和优雅。走在暖泉古镇,总给人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古老的年代。老街两边全是铺面,各种小吃琳琅满目。走累了坐在街边随处可见的小吃摊,尝一块口味独特的五香豆腐干,吃一碗味美可口的粉坨,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糊糊,然后满足地擦擦嘴,唇齿留香,让人心神荡漾,瞬间发现原来幸福这么容易,自己距离幸福这么近。路边不时遇到晒太阳的老人。阳光穿过树缝和廊檐的边角,照在老人沧桑的脸上,老人眯缝着眼睛,很享受,很悠闲。暖泉古镇的生活,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更原始与不动声色的美丽,就如一壶好茶、一本好书,需要你慢慢地品、细细地读出它岁月的静好。

暖泉书院:古镇人才的摇篮


  暖泉古镇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眼常年恒温的泉水井。这一处地下泉水有几个流出地面的出水口,以暖泉书院逢源池里的泉涌出水最大。
  暖泉人离不开暖泉。不知何时,暖泉人建了一座一亩大小的泉池,起名“逢源池”。泉水从东、西两个当地人称为龙口的泉眼汇流入池,再經过八角井和石砌的渠道,经流各村,注入壶流河。人们用泉水浣纱、淘米、浇灌等,尽情地享用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泉水本来就是他们生活在这里的理由和线脉,像它恒定不变的水温一样与暖泉人生死与共,永远不息地流淌着。
  在逢源池的南边,有一座暖泉书院。暖泉书院的建造者是元代工部尚书、建筑专家王敏。据说王敏曾是一位心灵手巧、颇具建筑设计功底、能够在脚手架上行走如飞的建筑专家。在修缮北京皇宫时,被人称“鲁班天子”的元顺帝青眼相加而重用,直至擢升至朝廷一品大员。平生以实践为主的“高级技师”王敏,却把学校教育当作造福桑梓的第一抓手,在修建暖泉书院的时候巧妙挖掘、利用暖泉的地理、风水特征,稍加修饰,使书院与源泉浑然一体。而后,在庄重静穆的学堂前又建“八卦井”一口,藏风聚气。上竖凉亭,使整座书院前井后塘,水源相生相旺,旺人旺才;“五六月中有暑气,二三更里闻书声”,生生不息。在暖泉书院东北角还坐落着一座三层砖木结构、寓意学生夺魁摘星的“魁星楼”。凭栏远眺,泉流曲觞,欣欣然汇入源自山西的壶流河。左弯右转,一路刻苦前行,再融进直达京都的桑干河。
  暖泉书院走出来不少才子,如明代兵部侍郎张邦齐。受此影响,清朝蔚县还出过两位大人物,一个是被史家誉为清初直臣之冠的魏象枢,一个是礼乐学家李周望。还有一位是当代的苏大迷。1954年斯大林逝世,苏先生撰写“雄心盖瀛环,只恨未能勤内典;药方盈世界,谁怜不早觅良医”的挽联一副。镇领导感觉不错,逐级上报,最后经外交部转交苏驻华使馆。苏共为中国一介平民的真挚情感而感动,将此挽联转至苏共中央,成为中苏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1-3闹社火表演。

闹社火:欢腾中演绎着民俗


  参观完古镇,来到镇子东侧的树花剧场欣赏《天下第一堡》的演出。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石头哥和杏花妹子的爱情故事,并将民俗演出穿插在其中。进入剧场落座后,场内灯光逐渐暗了下来。聚光灯打在舞台上,眼前五颜六色的纸屑在蓝天上飞舞,如天女散花。震耳欲聋的蔚州锣鼓声中,一片红黄色调的吹鼓手们伴着彩屑,挥舞着腰鼓、铜锣、大镲,吹着唢呐、小号纵情狂欢,给人一种过大年的感觉,原来这就是蔚县民俗——闹社火。
  闹社火有多种表演形式。舞台上“老汉背妻”的表演就像“猪八戒背媳妇”,这是蔚县社火中最诙谐的一种表现形式,淳朴而热烈,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跑驴”的表演者扮作少女骑在驴背上,另一人扮赶驴男子,与骑驴人化装成一对夫妻;“晃”俗称“坐晃”,舞台上一根很长的杠杆前端坐一小男孩,扮成县官,晃杆支点固定在车上,由一群壮汉将晃杆压放起伏,左右摆动,坐晃人随杆而舞;“背搁”表演的老汉将扎好的背架捆在背上,再把一个穿着古装的小姑娘捆绑在背架上,上下两人为一架背搁,背搁者在行进中变换队形,上层人摆动起舞,表演技巧绝妙。最让人叫绝的是踩高跷,蔚县高跷又称“蹬拐子”,过去只有男性蹬拐子,近几年有女性参加高跷队,演员们踩着旋律边唱民歌边行进,欢快祥和。
  随后的拜灯山表演把节目推向了高潮。此时舞台上闪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光芒,伴随着急促的鼓点,人们点着油灯,用最虔诚的心,等待神龛从天而降。蔚县人就是通过拜灯山,祭拜火神,祈福月月平安、风调雨顺。舞台上一人高呼“拜灯山喽”,那声音粗犷高昂、震撼夜空。随着声音落下,顿时虔诚与肃静的气氛转为火爆。鞭炮声四起,表示这边的拜灯山仪式已经完毕。
  紧接着舞台上出来一男一女,男的叫“老王八”,女的叫“老妈子”。老王八画着龟面脸,头戴珠簧象征蛇的芯子,身挂铃铛边跑边响。老妈子画成鸟面脸,头挂红辣椒,手拿大扫帚。两人在灯杆下追逐嬉戏,演技、扮相惟妙惟肖。老王八将老妈子扑倒在地上时,舞台上的群演员开怀大笑。

打树花:穿越五百年的温暖


  打树花是整个节目最精彩的部分。这时舞台背景换成了一面高10米、长近30米的仿古城墙。舞台一侧是熊熊燃烧的炼铁炉。铁水炼好后,树花艺人就该上场了。树花演员将柳木制作的勺子伸到1000℃以上的铁水里,木勺顿时燃起火苗。这时,他迅速抡起胳膊,把木勺中的铁水泼向身后,铁水立刻飞溅开来,霎时间,一朵漂亮的“铁树金花”便在剧场中绽放开来。伴着观众的欢呼,树花艺人再连续泼出第二勺、第三勺……一朵朵金花便如烟花般点亮舞台。
  由于打树花是个力气活,每次表演都会有三四位演员轮番为大家表演。一场打树花表演下来,大约需要500多千克生铁和500多千克煤炭。草帽、木勺、羊皮袄都是表演的道具。在打树花表演中,演员们的装扮十分独特:头戴草帽、反穿羊皮袄、手拿木勺。这种穿戴自然是为了防止艺人被高温铁水烫伤。此外,木勺是经过特殊泡制的柳木勺,约有2厘米厚。在较短的时间内,即使将这种木勺伸入摄氏1000多度的铁水,也只是在其表面形成薄薄一层黑炭,而不会将木勺烧坏。每当表演结束,观众都会争着把这种特殊的木勺买走并收藏。
  打树花的出现颇有戏剧性。旧时的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买不起烟花,却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了灵感。他们将熔化的铁水泼向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铁水便似朵朵烟花般盛开,美丽而壮观。这种特别的“树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观赏,其热闹喜庆的氛围渐渐胜过了燃放烟花的富人。因此,每逢过年,暖泉镇便有了“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民俗。
  尽管表演时处处提防烫伤,但一场表演下来,演员们多多少少还是会被溅落的火星儿烫着,他们的手背上总是布满了旧疤痕和新烫的水泡。匠人们就是这样,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把欢乐献给了游人。引以为豪的树花是蔚县人的生命之花。打树花不仅是艺术之花,更是匠人们的心灵之花。

TIPS


  电话:0313-7220080
  门票:180元
  时间:8:00-17:00
  地址:蔚县暖泉古镇
1闹社火表演。
2闹社火表演。
3闹社火表演。
1拜灯山表演。
2拜燈山表演。
3拜灯山表演。
4拜灯山表演。
5打树花点亮了舞台。
6打树花点亮了舞台。
7打树花点亮了舞台。
其他文献
892路公交线  这是一条东西贯穿门头沟区全境的公交线,东起石景山区的苹果园,西抵东灵山山腰的洪水口,沿109国道,傍永定河河道和其支流清水河,行在门头沟区山水画廊中,一路有看不完的景。此道是著名京西古道中的那条大道,多条山间古道分布在两翼并与之交合,途经十八潭、珍珠湖、百花山、灵山等北京享誉多多的自然风景区,是京西的热点旅游地。总计70站。  地铁苹果园站西→金顶南路→金安桥西→首钢小西门→广宁
漫步“春节之乡”  阆(lang)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县级)市,已有2300多年历史。这里山锁四围,水绕三面,山、水、城相依相融,自然天成,是中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风水古城之一。在阆中古城南郊,有座锦屏山,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有“阆苑仙境”和“嘉陵第一江山”的美誉。  从成都到达阆中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了。酒店位于古城外面的一条古街上,从酒店出來,我就在这条街上转了转,先熟悉下环
美食节上的大铜暖锅  青海省湟中县宗喀驿的一场美食节上,一口巨大的铜暖锅引来万人食客关注,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铜暖锅瞬间让人们对它的制造者们刮目相看。大家见证了湟中县金银铜器工匠们精湛手艺的同时,又品尝到了湟中的民族美食。大铜暖锅腰身铜饰细节——增科。大铜暖锅主创人员名单辐射藏区商业街  湟中县因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坐落于县城内而闻名。前来朝拜的藏、蒙民族信众都喜欢使用金银铜器的饰物及生活用品,另外
线路一美丽的什刹海后海1 遥望鼓楼。2 钟楼上的永乐大钟。3 走廊通道。4 银锭桥。  从鼓楼出发漫步后海前,不妨先看看眼前的这座鼓楼。拾阶而上,经过69级台阶,来到鼓楼的击鼓厅,立刻被眼前的景色吸引。击鼓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不仅宽敞,而且建筑装饰也非常考究:室内彩绘遍布,脚下是整齐厚实的方砖。站在护栏处向远处望去,景山、故宫、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北海白塔尽收眼底。鼓楼的北面是钟楼。钟楼采用
谁先谁后    饭桌上,5岁的儿子和爸爸争执起来。  儿子问:“为什么只能说儿子像爸爸,不说爸爸像儿子?”  爸爸说:“我问你,是先有爸爸还是先有儿子?”  “当然是先有儿子,后有爸爸。”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在妈妈生了我以后,你才成了爸爸的!”    造句    老师:“小明,用‘要么……要么’造句。”  小明想了想说:“冰棍五毛钱一根,要么?要么?”  老师目瞪口呆。    首长更黑    一日
文化之旅云居寺浴佛节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距市区65公里,是北京地区著名的寺院之一。该寺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问,珍藏着大量石经、纸经和木版经,并称“云居寺三绝”。僧人在此刻经千年,历经六朝十六代,刻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分别藏于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宫之中,堪称世界佛经镌刻之最,赢得了“北京的敦煌”“石经长城”等美誉。云居寺还完好保存唐塔7座、辽塔5座,有“碑海塔林
林是对墓的一种称谓,但不是什么人的墓都能用的。就如陵,就如冢。埋葬帝王的称陵,埋葬王侯的称冢,埋葬百姓的称坟。墓称林者,中国古代只有两人,一是孔子,孔子墓称孔林;另一人就是关羽。埋葬关羽首级的墓几经变化,最终称为关林。孔子、关羽都是经皇帝敕封的圣人,也是其生后走入平民百姓心中被平民百姓认可的、崇拜的圣人,分别为文圣和武圣。只有圣人墓才能称林。洛阳关林是有墓有庙、林庙合一的祭祀关羽的场所。汉时,曹操
千佛崖风景区位于黄松峪乡黄土梁,该景区地处山区,群峰耸立,壁立千仞,明长城横贯乡域中部山上。地势北高南低,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茂盛,山花烂漫,森林覆盖率达到90%,景区溪水长流,时而舒缓,时而湍急。  千佛崖景区现发现千余尊浮雕佛像,大部分保存完好,后经专家初步考证为宋辽时代佛刻。这也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石刻佛像群,数量之多,雕工之精美为世界罕见。最大的一尊佛像隐身在松林之中,高5.3米,宽
山居破城子与河西城堡  古北口,山河纵横,形势雄险,关隘门户。潮河川,通畅大道,地形复杂,兵家必争。气候上极为特别,常发洪水。《长安客话》中描写:潮河川原本以水为险,若逢雨季,周边山上雨水直下,险要异常。有诗为证:“雷声急处雨如倾,电火光来满室明。忽道溪湍高十丈,鼋鼍岸上断人行。”川内形势,险要异常,明人依据长城关堡,布兵列陈。嘉靖年间,曾为蓟辽总督的杨选到此巡视,大发感慨:“潮河潮河,流迫山阿,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人物语言;个性形象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是一篇记叙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智退雄师的故事。文章篇幅较短,但情节完整,语言精练,较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先秦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尤其是故事中的人物辞令不仅生动而且巧妙,是一篇难得的可以发展与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素养的文章,这也是其被多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原因。笔者就文中出现的五个人物,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