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33a对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微小RNA-33a(miR-33a)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对斑块内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影响巨大,但对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miR-33a对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给予不同浓度(10、20、50、80、100 ng/m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处理24 h、48 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根据以上结果确定最终用药浓度.测序筛选与HASMC表型转化相关的微小RNA(miRNA),挑选合适的miRNA并验证.实验分组:确定用药浓度后分对照组、PDGF-BB组(20 ng/ml PDGF-BB诱导HASMC);转染细胞48 h后又分为无义序列(NC)对照组、miRNA过表达组(miR-33a mimics)、沉默NC+诱导组(inhibitor NC+PDGF-BB诱导HASMC)、miRNA沉默+诱导组(miR-33a敲减inhibitor+PDGF-BB诱导HASMC).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A2)、平滑肌22α(TAGLN)、骨桥蛋白(OPN)等,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等.采用瞬时转染技术过表达及沉默miR-33a,观察其对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及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结果:用20 ng/ml PDGF-BB处理48 h时,MTT法结果显示,HASMC增殖较明显;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HASMC迁移较明显,因此选用20 ng/ml PDGF-BB处理48 h作为后续用药条件.测序及验证结果示,miR-33a可能与HASMC表型转化相关.RT-qPCR结果显示,PDGF-BB组与对照组相比,以及miRNA过表达组与NC对照组相比,ACTA2、TAGLN表达量均明显降低,OPN表达量均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GF-BB组与对照组相比,以及miRNA过表达组与NC对照组相比,ACTA2、钙调蛋白1(CNN1)及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表达量均明显降低,OPN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I3K/Akt/mTOR通路均被激活,表达量明显升高;与PDGF-BB组和miRNA过表达组相比,miRNA沉默+诱导组中ACTA2、CNN1及MYH11表达量明显升高,OPN表达量明显降低,PI3K/Akt/mTOR通路被抑制,表达量下降.结论:miR-33a介导PI3K/Akt/mTOR通路促进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其他文献
脂蛋白(a)[Lp(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围血管疾病及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即使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Lp(a)仍会增加未来ASCVD的风险.然而,有关Lp(a)检测、检测人群、风险增加切点及治疗推荐尚存在诸多困惑.据此,本建议结合中国人群有关Lp(a)的研究证据及国外文献,对Lp(a)的诸多方面进行全面而科学阐述,以期为我国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dTRA)在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6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经鼻烟壶区dTRA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患者120例.观察患者术后出血相关并发症.患者在术前、术后3 d和1个月时应用血管超声观察桡动脉和远端桡动脉的闭塞发生率、血管管腔直径以及横截面积的变化.结果:120例患者中,5例穿刺失败,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5.8%;另有7例导丝上行困难,更改为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0.0%(108/120);40
心肌病是年轻人心脏性猝死的首要原因,也是心脏移植的主要病因.我国心肌病发病人群总数庞大,危害严重.心肌病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血栓/栓塞风险显著增高.而高危血栓风险心肌病患者的抗凝药物使用明显不足.目前,国内外有部分针对各类心肌病抗凝方案的治疗建议或推荐,但仍无全面针对心肌病的统一抗凝指南或专家共识.制定心肌病抗凝方案专家共识、全面阐述心肌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案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本专家共识对各类心肌病的抗凝适应证及方案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根据现有证据做出推荐,以期促进和规范心肌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案制定,指
高血压是全球和我国的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3].尽管降压药物治疗在不断进步,但高血压人群服药依从性差、血压达标率低仍是高血压治疗的最大挑战.寻找有效、便捷、一次治疗长期降压的非药物降压疗法是众望所归.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情况,并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11月至2021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并在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MCE)的患者162例.根据MCE结果分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组(CMD组)及微循环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及血运重建情况以及超声心动图资料.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包括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机械并发症、再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高尿酸血症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46例择期单纯行CABG的成年患者,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与非AKI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围术期各因素与术后AKI发生的关系.结果:1446例患者中132例(9.13%)术后发生AKI,279例(19.29%)合并高尿酸血症.AKI组高尿酸血症比例明显高于非AKI组(13.26%vs.8.14%,P=0.008).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目的:评估主动脉支架置入对大动脉炎(TA)所致中主动脉综合征(MAS)患者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检索2000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TA患者,收集所有诊断为TA-MAS并接受主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比较支架置入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分析影响其转归的因素.结果:共62例TA-MAS患者接受主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平均年龄(31.3±13.0)岁,女性47例(75.8%).其中55例(88.7%)病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三尖瓣反流(TR)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本团队行LBBAP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按反流束面积/右心房面积比值的半定量法评估TR级别为无、轻、中、重度TR.TR进展定义为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的TR程度较术前进展至少一个等级.TR改善定义为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的TR程度较术前改善至少一个等级,中度或重度TR判断为有临床意义TR.结果:入选331例患者,303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6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诱发因素和前驱症状的差异.方法:入选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VVS患者128例(男性51例,女性77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晕厥诱因、前驱症状及对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的差别.结果:(1)VVS诱因:排尿作为诱因的晕厥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33.3%vs.5.2%,P=0.001);(2)VVS前驱症状:男性出汗(7.8%vs.18.2%,P=0.048)和胸闷(39.2%vs.66.2%,P=0.003)的发生率低于女性;(3)直
目的:总结分析Shone综合征患儿手术治疗的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从2002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Shone综合征患儿共77例.统计分析病例的解剖畸形、手术方式、围术期结果和早期随访结果.结果:77例患儿中男性46例,年龄3.3(0.8,5.3)岁,体重13.0(8.5,18.0)kg.最常见的左心室流入道畸形是二尖瓣瓣上隔膜,最常见的流出道梗阻是主动脉缩窄.绝大部分手术使用正中开胸,体外循环时间103.0(86.0,126.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