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生核心胜任力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药学生需要具备"识药""研药""制药""用药"4种核心胜任力。现行的课程体系与药学生核心胜任力培养脱节、虚实结合实践教学环境缺乏、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已成为制约药学生核心胜任力有效提升的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多元发展,构建药学生核心胜任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聚优共赢,营造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政策引领,建立完善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从而促进药学生核心胜任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48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2个月内在北京安贞医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41~76(67.6±10.4)岁。合并高血压22例,糖尿病18例,脑血管病2例。同期置入髂动脉支架2例,椎动脉支架1例。术前合并房颤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46例,Ⅱ级2例。按照术前抗血小板治疗情况分为阿司匹林组
主动脉根部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风险及技术难度高,现阶段仍以传统的胸骨正中开胸方式为主。胸骨上段正中小切口已广泛应用于主动脉瓣手术,但在主动脉根部疾病的手术较少应用。为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应用于主动脉根部大血管的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应用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根部大血管手术的58例患者资料,应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术前和术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深低温停循环、开关胸止血时间、总手术时间、二次体外
期刊
为总结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同期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手术的应用方法和近期疗效,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30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或同期三尖瓣病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胸腔镜辅助右侧腋下切口手术,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经左心房切口显露二尖瓣,在二尖瓣前瓣环缝置换瓣线后,首先经升主动脉切开完成主动脉瓣置换,然后继续完成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最后通过右心房切口完成三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全组均顺利完成胸腔镜辅助下多瓣膜置换/成形手术,无中转开胸患者。所有患者
期刊
2018年6月,1例女婴出生前诊断为左肩部巨大血管瘤,心脏代偿性增大,生后出现气促,心率增快等症状,给予普萘洛尔等内科治疗效果欠佳,于生后第8天行外科手术,结扎血管瘤供应动脉。术后患婴血管瘤明显缩小,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再辅助予注射硬化剂治疗,血管瘤基本消失。随访23个月,恢复良好。巨大血管瘤产前已导致患婴心脏容量超负荷,生后出现心衰,于全麻下行血管瘤供应动脉结扎术 动脉导致结扎术,治疗及时有效,效果满意。
期刊
回顾性分析2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术后治疗及随访结果。MATL淋巴瘤肺部原发极为罕见,相关检查缺乏特异性,易误诊,需行免疫组化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病灶可达到治疗目的,为后续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该病为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
期刊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疾病。本文报道1例3岁4个月成功接受手术矫治的病例。患儿左、右冠状动脉共同起自肺动脉右窦的一条主干,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儿随访半年结果良好。
期刊
随着人们对脑保护、主动脉根部、弓部病变认识的不断提高,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病死率逐渐降低,脏器灌注不良综合征日益凸显为影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的主要问题。夹层可能导致各个脏器灌注不良,以脑、心脏、腹腔脏器、肾脏、下肢、脊髓6个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总的发病率在30%左右。主动脉夹层是否合并脏器灌注不良,手术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累及器官的数量增多,病死率明显增高。腹腔脏器(特别是肠),灌注不良是夹层外科关注的重中之重。目前值得探讨的内容有:(1)主动脉夹层脏器灌注不良综合征的定义;(2)各个系统
期刊
漏斗胸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胸部畸形,表现为前胸壁异常塌陷。在胸腔镜引导下的Nuss手术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案。术中因胸骨下方钢板的置入,易发生脏器损伤、术后疼痛、钢板移位、矫正不佳及钢板取出等问题。随着数字化精准医学及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的发展,以计算生物力学模拟仿真、3D打印及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转化,为解决漏斗胸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个体化Nuss手术规划的完善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前景。
期刊
胸腺上皮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前纵隔肿瘤,发病率较低,目前手术仍是胸腺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对于晚期不可切除的胸腺肿瘤来说,非手术治疗是必然选择。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化疗及放疗,但疗效有限。随着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部分研究已开展关于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探索。胸腺肿瘤发病率较低,目前的免疫治疗研究多为小型回顾性分析。本文对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调查北京市乡村医生培养、职业保障、执业准入和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自编问卷对北京市9个远郊区乡镇的324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乡村医生管理的6名人员进行访谈。结果北京市乡村医生平均年龄65.99岁。78.4%(254/324)的乡村医生具有中专或相当于中专学历,59.6%(193/324)的乡村医生无医学院校学医经历;98.8%(320/324)的乡村医生参加过乡村医生岗位培训。乡村医生近3年年均收入在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