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国际化与跨文化管理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人才的国际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浪潮。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国家,一个不断革新、走向世界的城市,人才的寻觅、吸纳和合理利用是必不可少的。本期的这组笔谈,是有关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重大课题深入研究的一掬奉献,希望借此,与广大读者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切磋。
其他文献
骆承烈,男。汉族。1935年生,山东济宁人。 骆承烈,1956年华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曲阜孔子研究院、洛阳大学东方文化学院特聘教授,马来西亚孔学会、河南孔子学会、沈阳孔子学会、孔子祖籍文化学会、大禹文化研究会、济宁周易学会名誉会长.济宁张良学会、孔府菜研究会会长等职。
朱莉亚·伍德女士(Julia.T.Wood)所著《生活中的传播》一书,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董璐博士。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传播学基础”,以7章的篇幅介绍有关传播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这七章是:“传播的世界”、“感知与传播”、“传播与个人身份”、“传播与文化”、“传播的语言维度”、“传播的非语言维度”、“有效地倾听”。第二部分“人际、群体和大众传播”包含5章内容,即“人际传播基础”、
任何一种理论总是要被不断地发展、完善和超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体系的发育,尤其是在经历“非典”严酷的考验之时,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了新的思考和尝试。本期围绕现代政府职能定位问题,邀请有关学者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论证,希望能在广泛的讨论中,得到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启示。
社会资本这一当代西方学术的前沿问题,作为一个研究范畴被国内学术界关注,大约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而社会资本概念在国内的正式提出则是近几年的事情。那么,什么是社会资本,其本质特征又如何,社会资本概念对于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独特价值,值得我们关注。
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博成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这是上海乃至全国大发展的良好契机。为此,上海正在开展“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改革”的大讨论。我刊从本期起推出这一大讨论的专栏,欢迎广大作者赐稿,让世博会成为全国的世博会,为上海和全国的发展开拓新的境界。
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十年来,城市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更是巨大。应该说,城市发展没有特定模式和完全一致的轨迹,而且城市发展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特点,其未解的问题和新产生的矛盾也不尽相同。然而,总结成功经验、大胆地摸索、探讨、求知是我们需要努力做到的,这应是我们的共识。本期围绕城市发展这一主题,邀请京沪两地的知名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各抒己见,意在与广大的读者共同探讨之。
2009年10月10日上午,“纪念范长江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范长江百年诞辰纪念集))首发式”在北京民盟中央礼堂隆重举行。纪念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群言出版社共同举办。范长江的亲属、当年老部下、老同事(于友、东生、庄重、何燕凌、金风、季音等)、“范长江新闻奖”获奖代表(郭梅尼、于宁、江宛柳等),以及来自北京和天津、河北、山东等高校新闻院系的学者,共百余人会聚一堂,共同纪念和缅怀中国优秀新闻记者的代表范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