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医保欺诈成因分析及监管策略探讨

来源 :中国卫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目前医保基金监管现状及欺诈骗保案频发的原因,从强化综合监管的角度探索完善医保基金监管策略.方法:运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欺诈骗保行为的形成原因.结果:医疗服务提供方和医疗服务需求方,面临的压力因素和自我合理化心态分别是诱发欺诈骗保行为的客观外因与主观内因,而医保相关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效能低下是欺诈骗保发生的重要机会因素.结论:从降低压力、机会及自我合理化3因素的发生提出医保欺诈行为的监管对策.从完善医保相关法规及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健全监管体系,增大处罚力度,加强医保宣传,营造知法守法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为实现医保基金监管长效安全运转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抽选于2018年9月—2020年4月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共80名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护理人员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对其工作效能感状态进行有效评估,评价及对比不同年龄、护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称、聘用形式、学习社会技巧、工作倦怠评估情况等,并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80名妇产科护理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抽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9年2月,选定这一时间段医院收治的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120例,经计算机数字抽样法分为试验组(60例)与常规组(6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相比于常规组明显较低,互相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
目的 观察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不良事件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挑选本院重症监护室在2018年1月—2020年3月接收的2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132)与试验组(n=132),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管道护理,给予试验组实施精细化管道护理,观察且统计两组ICU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再对比两组ICU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ICU患者在管道感染、静脉炎、过敏性皮炎、置管处渗血渗液以及置管处血栓形成方面的
目的:构建人均健康GDP指标,并依此探究我国省际不平等状况.方法: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人均预期寿命的改善进行估值,并将其与地区人均GDP加总,构建“人均健康GDP”指标.结果:2000—2015年,人均健康GDP衡量的省际不平等程度持续下降;经济落后地区比富裕地区在预期寿命的改善上获益更高;人均健康GDP的增速始终快于人均GDP的增速.结论:我国人均健康GDP的不平等程度小于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不平等程度,且一直呈现减轻的趋势.人均健康GDP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福利现状与不平等的演变趋势.
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各利益相关者互相配合和协调,共同进步以达到协同治理优势,而网格化管理是协同治理理论的有效表现形式.城市医联体是我国建设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城市医联体的网格化管理是为了实现医联体内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不合理就医秩序,促进医疗机构同质化发展.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体系,梳理典型地区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建设模式,并借鉴国外典型经验,分析我国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建设现状并对城市医联体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服务应用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满意度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为(2.75±0.64)d,排便次数为(1.65±0.34)次/d,分别与对照组的(3.68±0.72)d、(1.21±0.2
目的 分析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士各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室风险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针对手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贫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效果,为推进贫困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的监测数据,对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慢病患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进展、管理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健康扶贫促进贫困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快速覆盖,签约率达92.39%,重点慢病患者签约率为96.95%.贫困重点慢病患者管理逐步规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与血压、血糖控制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0.754).贫困慢病患
目的:分析我国中老年患者门诊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的现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开展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果:2011—2018年,我国中老年患者门诊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均出现了持续升级趋势,门诊就医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住院就医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集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明显下降,这一趋势在农村更加显著;若干人口学和经济条件因素显著影响中老年患者的就医机构选择,城镇户籍、高收入、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在内涵上,借鉴经济领域的分析视角,采用“卫生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拆词法进行研究.在改革方向上,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利用国内外公开数据估测了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优化病人流向结构、改善医疗收入结构、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和发展健康产业等5个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潜在红利.在逻辑框架上,采用“问题-结构-对策”的分析范式,从价值取向、改革内容、政治保障、制度支撑和改革动力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