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宜居城市高质量发展

来源 :国家治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nw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细化管理是相比于传统管理方式更加精细、效率更高的城市管理方式。在推动宜居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面临着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管理部门协调联动紧密性不足、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能力建设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也进一步限制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效能提升。对此,必须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健全集中统一领导机制,提升城市管理人员专业化素养,激发居民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性。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变革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包含的风险系数也较大,为了减轻自身的损耗,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来进行质押融资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也会格外小心谨慎。因此,论文在此基础之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来进行质押融资的风险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针对现如今出现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可行性
院校通过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式建设,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三类创新创业型人才,以满足现代产业对人才升级的需求。本文基于人才链理论视角,构建以基地为载体的“功能+模式+人才”“三维融合”运行机制,重点研究包括精准定位、引入项目、提供支持、政策优惠等要素的机制建设策略,以期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具有系统性的参考。
新型研发机构凭借源头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快等优势,日益成为创新驱动的新动能和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新实践。深入研究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风险的内涵特征,对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知识产权风险类型进行梳理;把握知识产权风险在新型研发机构中的阶段性表现;提出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风险合规管理的路径。
如何在居家养老意愿明显、公有养老资源不足、私人养老主体进入动力弱的背景下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养老领域面临的现实难题。作为基于社区治理的公私合作养老新模式,养联体能兼顾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和养老服务主体的盈利诉求,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其实践逻辑是基于信任机制,在党建引领和政府牵头下协同社区周边主体,共同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居家养老需求。养联体建设中,要注意:理清各主体协同的底层逻辑;借
<正>我们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寻求治痔之法和研究对痔疾的护理规律,采用槐角汤治痔疮,经过反复临床运用确有奇功,笔者近年自拟"槐角汤"治疗混合痔7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73例中男50例,女23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21岁。73例均作肛门镜检。其中可见痔核粘膜出血点者13例,内痔脱出者35例,坠胀感、疼痛者25例,分泌物增多伴肛门裂者7例。
会议
以聚醚大单体(HPEG)和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酸醚比和滴加方式,合成一种适用于快硬复合硫铝酸盐水泥(R·SAC)的聚羧酸减水剂(PCE-1),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和聚醚分子质量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PCE-1的最佳工艺参数为:HPEG的分子质量为3200,酸醚比为7,将20%的AA加入底料中,n(催化剂)∶n(H2O2)∶n(Vc)∶n(巯基乙醇)=1.0∶0.9∶0.15
生态位理论源于生态学的概念,创业生态系统是能够支持和促进创业主体获取相应创业资源,提供完善的创业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办公环境、政策制度、环境文化等)的生态群落。生态位理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生态位的“态势”不足、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生态位的重叠以及创业资源协同效应低下等现实困境。将这一理论与高校创业孵化平台构建进行有机结合,高校应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专业课程重构带动课程生态位分离
<正>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高度所作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懂弄通悟透做实这一精神实质,对我们在新时代历史发展格局中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大力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2017年底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新一轮高考改革共同影响,对高中物理学科教与学的深度、广度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高中为期三年的物理学科教育究竟以何为起点、以何为终点,如何在长期的教与学中更好地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完成培养目标是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都时刻在面临和尝试解决的问题。此外,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日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激烈的人才竞争对学生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吸收精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意味着教师要跟上节奏创新教学设计方式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重视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的要求,创新以传统教学设计为主的单一体系,采用以大单元整体设计为基础的逆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