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意蒙蒙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ruime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模拟演练】


  1.分析“一上高城万里愁”中“愁”的含义和作用。
  2.《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3.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可避免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4.《虞美人·听雨》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经历和感情变化?“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2.“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即唐王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这一句经常被后人用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3.C
  4.少年时买笑歌楼,是浪漫欢乐的;中年时漂泊客舟,是孤苦忧伤的;暮年时避居空门,是心灰麻木的。这句词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意境含蓄,并用映衬的手法,以夜雨滴落不停的凄冷萧索之景烘托出词人历尽人世悲欢、国家灭亡后的万念俱灰的寂苦心情。以哀景衬哀情,更见其哀。

【走进“雨”文化】


  一、请根据上联排列出下联
  1.讲坛施雨露师爱拳拳超母爱遍地桃红李白
  下联:______
  (播春风化甘泉 朱笔满园 心泉汩汩
  桂馥兰芬)
  2.扯片闲云铺鹤路
  下联:_______
  (乱雨 拽根 补霞衣)

【参考答案】


  1.朱笔播春风心泉汩汩化甘泉满园桂馥兰芬2.拽根乱雨补霞衣
  二、雨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黄庭坚有诗谓:“三雨全清六合尘,诗翁喜雨句凌云。”杨万里亦有“诗人长怨没诗才,天遣斜风细雨来”这样的诗句。中国的诗人对雨一往情深,请推断下面写雨的诗句表现了哪种情感?把诗句和对应的情感连接起来(只填序号)。
  1.小樓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3.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唐·杜苟鹤《旅舍遇雨》)
  4.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五代·李碌《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李清照《声声慢》)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7.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唐·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A.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中有愁人的思绪。 诗句:( )
  B.诗人对挚友的关切同情,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激不平。诗句:( )
  C.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 诗句:( )
  D.联想中表现夫妻的恩爱之情以及思念之情。诗句:( )
  E.枯荷听雨蕴含怀友之相思。 诗句:( )
  F.对亡夫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境况的感怀。诗句:( )
  G.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坎坷命运的凄苦之情。 诗句:( )
  H.旅舍的回忆感怀。 诗句:( )
  I.思念难解之情由徒然的向往变为无望。诗句:( )

【参考答案】


  A(1) B(7) C(2) D(9) E(8) F(5) G(6) H(3) I(4)

【下水美文】


  那场冬雨
  ◎刘德福
  我坐在阳台上,看雨,听雨。
  时间差不多是下午五点,冬天的五点,夜已经开始踏步走来,又有了雨,天地间于是多了些许灰暗。风没有行迹,但我的心感受到了那微微的凉,是流动的凉。冬雨似乎并不多见,更少有人喜欢,可我却觉得它犹如是一位断腕不皱眉、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洒下的几滴清泪,有着一种冷峻、刚毅、悲壮和豪迈,让人不能不由衷地生出几分敬意来。
  我偏爱细雨,也许是心中敏感,我总觉得江南的细雨和人的灵魂有关。暴雨,来去匆匆,也许能让人醍醐灌顶,产生顿悟,但是,敏感的灵魂,需要慢慢滋润。像小火炖汤,要煨,要慢慢渗透,不能急,于是,江南的雨,便有了让心灵思索的机遇。雨声不大,如音乐,沙沙沙,湿气弥漫,不干燥,让情感在平和舒适中沉静下来。雨,向下,低眉颔首,从来不张扬,缓缓向下,亲吻大地。雨,让人静坐一隅,以静制动,心灵的力量在肉体的静止中升腾。   我更爱冬天的雨,没有了浮躁,只有静声敛气的平和。有时候,甚至都省略了声音,如果不是你已经走到了外面,真的不知道是下雨了。没有成块的滂沱,也没有成帘的沙响,只是东一滴西一点地飘着。不似春天的雨像个孩子,欢腾跳跃,寻找花草热闹一番;也不似夏天的雨像个毛脚青年,有使不完的力气、耍不完的性子;也不似秋天的雨像个成功人士,哗啦就来了一阵,让你惊悚一下,原来是孕育了满枝的果实。冬天的雨是一个漫步的老者,无声无息中潜藏了岁月的力量。它知道,不声不响才能直达植物的根部;它知道,默默无声才能酝酿创造的灵泉。
  我相信,一次又一次,冬雨曾抚平狂躁的心,曾悄然滋润草长花绽,曾给世界一片祥和自然。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切都沉浸在雨中。我打开窗,凉凉的雨丝拂面而来,凉爽的感觉顿时袭击了我。雨落下,一滴一滴地落下,一丝一丝地落下,一条一条地落下,落下的雨清洗了整个世界,凉湿的气息也弥漫了整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淹没在雨中,雨把整个世界像腌菜一样腌了起来,发酵了,但不要怕,这是冬天,不会发霉的,只会让灵魂在微微润湿的凉爽中变得清新、清醒。实际上,一个人愿意坐下來静静地听一回雨,他的心中一定有了某种牵念和感喟,尽管有时是淡淡的,连自己也不轻易察觉。
  雨还在外面独自地漂流。我忽然想到,在这繁忙的世界里,有多少人会静静地听雨看雨呢?更何况是冷冷的冬雨?更多的人,于春雨中看繁花、夏雨中听雷鸣、秋雨中话凄凉,都把雨当成了心灵的调味剂,雨丝总牵着人的情思,让人随着雨意或喜或愁,或思念或悲伤。只有冬天的雨能让人冷静思考,它不是在点缀衬托生命,而是以冷酷的表情告诉你生命的真相——不必过于沉湎,不必一惊一乍,不必凄凉悱恻,也不必黯然神伤。冷是生命的原味,静是人生的菩提。有人听雨于楼台,有人听雨于客舟,而我听雨于自家阳台,这里是异乡的土地,普天之下,哪一个游子没有冬雨袭面的经历?不如把自己修炼成一滴冬雨,介于暖雨与冷雪之间,不柔不刚,不牵强不媚俗,以折中的姿态书写自我的况味。
  一场冬雨,让尘埃落定,让浮躁冷凝,冬雨覆盖下的世界,自有一种丰富的安静。你伫立在窗旁谛听,弥漫在天地间的只有那无边无际的轻盈与细切,还有拂过肌肤的凉。更妙的是,冬雨会让你看到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你忽然有一种慢下来的冲动、静下来的渴望。冬雨之日,时光缓慢,天地沉寂,苍茫而悠远,你的心突然空旷了,你的大脑突然清醒了。冬雨像一层封闭的冷墙,将一个完整的自己围在中间。
  冬雨来了,你的心突然有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在幽暗的氛围里,人的思绪反而活跃起来,何况雨丝缓缓地牵引,雨声轻轻地弹奏,你有一种隔着距离看人世、看人生的感觉。冬雨让你和这个喧嚣的世界分离,让你与繁华冗赘分离,走入孤高的自己,让自己等一等灵魂。那些听残荷雨声的诗人,那些于夜雨中思怀的诗人,的确是在冷寂的雨中,让思维和感情纯粹起来,一个人在冷雨中入境,无需知音雅乐也能感动自己。此时此刻,在迷蒙的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心,没有纷扰和迷乱,亦无恐惧和愁烦。淡泊的人生里,极静和孤独也是一种美丽。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着力完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推进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党建引领,基础在于建立完善基层治理组织架构,重点在于增强基层治理力量,保障在于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孝昌县委组织部课题调研组深入到村(社区)一线,通过走访了解、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县内55个村(社区)
【2019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时光中既有春天的绿和雨水,又有夏荷的香,还有那秋霜和冬雪。  时光中既有开心快乐的好日子,也有举步维艰的难日子,还有平淡无奇的小日子。  时光美好如画,色彩斑斓,让人倾心珍藏;时光美好如花,芳芬四溢,让人驻足欣赏。请你以“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名师题解】  这道命题,其实质就是要发掘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捕捉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
2018年10月23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这个超级工程,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至此,香港、珠海和澳门跨海相连,通途无阻。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一个“难”字。条件“难”——建设条件之复杂,是以往世界同类工程都没有遇到的;技术 “难”——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  挑起这个重担的工程师林鸣,面对这一道
点点清泉,涓涓细流,滚滚浪潮。水以不同的姿态,在人的心灵深处传递着爱与真情。  细雨蒙蒙,走在江南的青石板路上,留下笃笃的声响,如针似线的雨丝将石板渲染出一圈圈的流光。不远处,一名江南女子穿着描了芙蓉的衣裙,手持一柄月白油纸伞走来。这时的江南是浸在温柔中的。她见到来人,微微回身避让,一抿唇,一浅笑,一朵红云便浮上脸颊,在朦胧细雨中更显得娇柔灵动。江南人是爱水的,他们把这样的雨称为“天水”,也正是这
我们的认识  在幼儿园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们经常会产生一些小困惑,如游戏中幼儿争抢玩具了怎么办?户外活动时,有的幼儿不愿意参加活动怎么办?洗手时,许多幼儿总是把水龙头开的哗哗响等等……这些看似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却时时发生在教师们身边,它们就像小石子一样散落在路上,看着不起眼,但时时会咯你的脚。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少,小问题不解决,终会形成大问题。  我们幼儿园90%以上的都是新上岗不久的新
【2019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杜甫诗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汪峰唱道: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微妙的,磅礴的;近的,远的;高尚的,卑劣的……无数种力量交织成我们今天的这个世界。  请以“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名师题解】  明确内涵,定向突破。作文题《力量》是“独词类”作文题。独词类文题缺少修饰限制,因而为考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但又往往让考生在写作时产生无处下手的困惑,所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以下是小华同学写给学校“心理咨询室”信中所倾诉的烦恼:  我是一个怕羞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爱跟老师交流,不爱向老师问问题。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比较看重我,会主动问我有没有问题;到了初中,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是,曾经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似乎成了学渣。爸妈要我多向老师问问,但我不敢问;现在我即使想问也不知如何去问了。这该如何是好?  题目一:
两个我都爱,而且深爱、挚爱、惜爱和永爱。只是,其中一个,几年前跟着他母亲离开了我。现在,我和她,必须再要一个孩子。我老了,死了,还有人陪着她。抱着这种心态或者愿景,2020年4月4日,在成都锦江妇幼保健院,我看到了另一个崭新的人。从产房出来的时候,自带一身高洁,但必将被万般红尘熏染得浑浊的他被包裹着,躺在他母亲身边,不出声,睁着一双刚进入尘世的眼睛慢慢地看。我有些激动,笑了一下,然后是眼泪。人生于
望着摇曳在阳光中的迎春花,我又想起你在方舱医院中日夜奋战的背影……  “叮铃铃……”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你毫不犹豫地打理好行李,临走时,送给我一盆含苞待放的迎春花,你说:“等它盛放之时,就是我归来之日。”  在你支援方舱医院的这些日子里,我热衷于关注各种疫情新闻。当看见84岁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挂帅出征,赶往武汉防疫前线时;当听见“一顶白帽竖起是圣洁的情怀,一袭白衣担起是生命的责任,一脸微笑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正式印发,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刊特别邀请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解读《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精神,谈谈我省目前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打算。  6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