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正式开通

来源 :世界汉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主持的国家汉办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HBK01—05/023。
其他文献
北京语言大学为适应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成立了汉语国际教育技术研发中心,2010年6月26日举行了中心揭牌仪式,并举办了技术交流会。.
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与民族语言研究学术论坛”于2010年4月24日-25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来自国内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3位专家学者开坛宣讲,近百名教师及研究生自始至终旁听了会议。开幕式由北京语言大学崔健教授主持,校长崔希亮教授致辞。论坛共分三个单元进行。
本文研究汉语“尚且P,何况q”反逼句式,包括句法标志、前项后项和语义关系,顺带谈及句式地位、语用价值和篇章语境。“尚且”是典型的预逼标,“何况”是基本的承逼标。反逼句式表达“以深证浅”的推断关系,这种推断关系是通过前分句的让步和后分句的反逼来实现的。所谓的“深”“浅”不是P、q本身的属性,而是句法位置意义。反逼句式处于递进句和推断句的交汇点上,同“既然”句相比,“尚且”句表达的推断在说话口气上突出了论证的力度。“尚且”句的表义特点决定了它经常处于承上启下的篇章语境。
2009年5月22日,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汉字字形处理技术研讨会,介绍在汉字字形处理和留学生错字库建设方面的探索性成果——基于汉字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的汉字输入暨识别系统和留学生错字数据库。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研究员和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开始,针对汉字字形处理的需求、进展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王立军教授做专题报告,香港理工大学陆勤教授也做了专题报告,与会的50余位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言,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越南河内大学与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联合举办的“50年汉语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10月29日在河内举行。此次国际研讨会是河内大学50周年校庆暨河内大学汉语系成立50周年一系列学术活动的一部分。大会共收到论文近90篇,其中47篇入选作为大会宣读论文,其中越南学者的论文29篇,
及物动词“见”不是虚化结果补语,它从表示有结果的视觉动作,发展为表示其他感觉动作的有结果,以及一般动作的完成结束,是“见”自身词义的引申、扩展,是一种词义演变现象。“完、好、掉、住、成”等不及物动词,在结果补语位置上由句法结构重新分析(V+(OC)→(VO)C)而形成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范畴——虚化结果补语,是一种语法化现象。二者在词性、句法表现和句式来源等方面截然不同。
为推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研究的发展,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和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将于2010年8月27至29日在浙江大学举办“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国际研讨会(2010)”。
“第五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一届现代汉语语法讨论会)于2009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香港召开。本届会议由香港理工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七个单位协办。会议共收到论文88篇,陆俭明、邢福义(代读)、徐烈炯、沈家煊、蔡维天、顾阳、徐杰、张谊生、潘海华、沈阳、石毓智、石定栩和邵敬敏等13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加中汉语教学研讨会”由加拿大中文教学学会筹办,中国国家汉办、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教育组和加拿大BCIT孔子学院赞助。过去五年来已经在温哥华成功举办了五届研讨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