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才辨治疑难杂症验案三则

来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邦才教授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临证三十余载,熟读经典,博采众长,擅治疑难杂症。临证时王老师既整体审查,详审脏腑之变,又注重细节,如体质、生活习惯、社会地位、饮食嗜好、既往经历等,全面权衡,虚实兼顾;常辨体、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抓主要矛盾,分清虚实寒热,融多法于一方,按缓急先后施治。笔者有幸侍诊案侧,受益匪浅。兹选录其治验三则,以飨同道。
其他文献
崔云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男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40年,对诊治男科疾病具有独到的经验。兹将崔老师从肝肾论治精室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目的:探讨口服两种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早产儿骨代谢等指标的影响和预防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BD)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本院8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予肠内外营养、补充蛋白质、脂肪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维生素D 400 IU/d,观察组予维生素D 800 IU/d。观察2组干预前后生长指标、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MBD)发生率、血清骨代谢指标等。结果:生后第28天2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钙、碱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致病菌,其可产生多种侵袭性感染,严重者可侵及呼吸道、血液等多种部位,引发全身性感染表现[1]。近年来,儿童中SA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感染率逐年增加[2]
胸腔置管引流术是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患者容易接受,能减少反复胸腔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风险,还可以随时进行胸腔给药。一般胸腔置管引流术根据患者体位给予B超下定位,常见部位为腋后线第7~9肋间,因胸腔置管引流术误入胃腔的发生率极低,文献报道不多见[1-2],现报道1例胸腔置管引流误入胃腔病例。
颈椎病和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两者关系密切[1]。自20世纪70年代,陆续有“颈椎性血压异常”的文献报道[2-3],颈椎病变可以引发血压异常的观点逐渐为学界接受。这种伴随颈椎病发生并随着颈部病变纠正而恢复正常的血压现象被称为“颈性高血压”。疾病早期患者的血压常呈波动性升高,早轻晚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中后期则会伴发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临床上常与原发性高血压混淆,治疗多采取常规药物降压,疗效受到限制。中医治疗此病的思路是改善颈椎病变,以期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全球约有3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我国为HBV高流行区,HBV感染率约占33%[1]。虽随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HBV母婴传播减少,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率降低,但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仍高达7.1%[2]。以往常将血清HBsAg阳性作为判定是否感染HBV的依据。自首例报道HBsAg阴性供血者血液引起HBV感染以来,血清HBsAg转阴代表HBV清除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我院187例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178例为单侧输尿管结石,9例为双侧输尿管结石,结石直径为15~25 mm。结果:1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余186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2.3±22.1)min,术中出血量(30.2±5.3)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6±3.2)d,9例术后出现尿漏。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是一种输尿管上段嵌顿结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大便干结,便次减少,便意减弱甚至消失,排便不畅。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老龄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刺激性泻药的滥用等,功能性便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2]。长期便秘的患者通常由于排便渐进性困难,伴腹胀不适,精神紧张,甚至抑郁、性格孤僻,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传统泻药虽然能促使症状短时期内改善,但远期效果不理想,且可能导致出现腹泻、腹痛、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而促胃动力药物在功能性便秘
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为当前鉴别甲状腺结节最常用手段,具有准确性高、微创以及易操作等优点,但依然存在10%-40%的甲状腺结节难以经FNA明确诊断[1]。BRAF V600E基因突变为目前报道最多的一种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突变类型。以往研究指出,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能够辅助细胞学诊断[2]。本文以98个甲状腺结节FNA样本为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指女性与同一配偶多次发生早期妊娠丢失。不同国家地区关于该病的诊断标准存在差异,我国最新指南将RSA定义为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妊娠28周前的胎儿丢失(包括连续生化妊娠)[1]。育龄期女性RSA发病率0.5%~1%[2],该类患者再次妊娠流产风险达50%以上[3]。西医治疗主要采用免疫疗法、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内分泌调节、宫腔镜手术、辅助生殖技术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