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怎么考、怎么教?——对浙江省部分地市中考英语卷书面表达题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强调提示信息的合理性、内容安排的逻辑性、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和图文表述的互补性等原则,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部分地市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指出了书面表达命题在开放性、关联性、具象性和指向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书面表达题的命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作用,并针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即挖掘生活素材,阐明主题内容,明晰文本框架和连贯行文表达.
其他文献
根据《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北京高考英语自2021年起纳入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查,同听力理解一并施行计算机辅助测试,形成北京高考英语听说机考,对英语学科的教与学起到了正向的反拔作用.本文以这一新型考试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阐释了北京机考方案的设计理念与特点效果,并提出了相关思考.
一线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智慧,将其转化为学术论文并进行分享与推广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本研究阐述了将教学实践成果转化为教研论文的重要意义,并从四个方面解读了具体操作路径,即问题驱动,激发研究意识;课堂实践,收集过程素材;论文写作,转化实践路径;投稿发表,规范内容逻辑,旨在探索一线教师专业表达的行动路径.
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要从青少年抓起,但学业负担太重以及基础教育的课堂模式影响了科学素质培养.我们在上海高中尝试了一次高中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要求参赛者用英语向听众汇报自己的一个科研项目.本研究表明,大赛激发了高中生从事科研的热情,在促进他们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等科学素质.这个活动对深化中学生研究型学习和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2019年,芬兰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其中英语课程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关注“共同主题”转向“横贯能力”,从强调“课程制”转向“学分制”,从强调“内容与目标组织上的分离”转向“内容、目标与能力的统整”,从注重“评价独立”转向“评价与内容的整合”.芬兰英语课程改革对于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启示:重视多学科通用能力的交叉与整合,突破学科本位的语言能力培养观;进一步落实学分制,提高课程选择的灵活性;课程内容贯通核心素养,连接教学目标;评价方式多样化,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落实文化意识培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目前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切入,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热身、文化理解、文化判断、文化品格形成和文化行为优化等环节,探究了在阅读课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路径.
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教师放手意识不强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教师不同放手意识带来的教学效果差异,探讨阅读教学各阶段行之有效的放手策略,并指出放手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好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活动、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中介者角色.
本文以校本选修课“英语诗歌鉴赏”为例,探究了英语诗歌“五动”鉴赏和体验教学模式及其运用,包括“动眼”鉴赏诗歌的外在形式、“动耳”鉴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动口”朗诵诗歌并分享体会、“动脑”联想体会诗歌意蕴、“动手”联动诗歌创作等.
初中英语听说课在目标设定上应体现思维品质目标.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达成思维品质目标的活动设计策略,即通过提炼主旨大意、整理话轮结构、罗列功能项目培养逻辑性思维,通过关联人物事件、分析内在逻辑、评判人物品格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听后拓展讨论、续编表演对话培养创造性思维.
深度学习旨在发展学习者在认知、人际和自我三个领域的能力.本文以一篇阅读材料为例,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阅读教学设计思路,旨在探讨如何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层面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核心素养落地课堂.
本文结合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从选择阅读书目、制订学年阅读计划、细化阅读方案、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等方面,阐述了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实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