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同时,伴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1 社会过多依赖工程质量监督核验,客观上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视为了工程质量的责任者
  工程质量“谁核定,谁负责”,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变相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而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反而“袖手旁观”,进而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以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而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是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政府同样也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客观上造成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三部到位等级核定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的矛盾与不和谐。
  2 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
  建筑工程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和材料设备多品种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方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依赖质量监督机构的几次到位。施工几百天,“判断”一阵子,难免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造成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评定和有效控制。
  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现有素质,尚不能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
  那么现在政府质量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质量监督的地位,在实际把握上不够准确。监督工作有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混淆。如,由质量监督站去组织质量验评、竣工验收,进行过程检查等,这等于成了企业质量检查员了。二是政府质量监督重点监督什么,不够明确。现在是全面在做,如三到位、五到位等。三是现有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政府质量监督必须对设计文件进行监督,但现有的监督人员中大量还是施工方面的人员,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我们改进这些不足的总体思路是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为依据,以结构质量为重点,以建立使用许可制度为手段,以保证使用安全为目的,实施政府质量监督。
  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设备、监督理论和经验乃至权威性虽然取得了质的变化,但一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相对滞后以及自我廉政、勤政约束机构不健全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这些势必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亟待改进和完善。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不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
  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活动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质量行为,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2)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的执法理念。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各科室的监督人员、科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3)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4)建立行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以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对于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除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公告,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5)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采取巡查和抽检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以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以保证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制为主要手段,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
  (6)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没有高素质的质监队伍,就很难建立与质量监督职能相适应的权威。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还应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改变传统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检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水平。
  4 结论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断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程序,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聂雪芹.当前质量监督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7).
  [2]王润云.浅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08(2).
  [3]李柄东.谈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J].山西建筑,2010(2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目前进行道路施工的时候,经常因为在施工的时候对整个施工现场的软土地基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整个道路桥梁地基出现问题,对整个道路桥梁的质量也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的时候,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对整个施工现场出现的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保证地基自身质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视
期刊
摘 要:相关企业在对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中的每个环节以及建筑结构的整体品质都应当引起一定的重视,并且在施工中应用到填充墙的技术是较为普遍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改善,从而让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然而,填充墙砌体应用到建筑工程成为了人们所重视的话题,对其作出认真的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填充墙在建筑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如何使用技术做出而合理的探讨,希望能够
期刊
摘 要:交通运输统计信息工作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根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宁夏交通运输厅大力推进全区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化工作,本文就宁夏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做一简要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统计分析;投资计划  交通运输统计信息工作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
期刊
摘 要:在市政路桥工程建设的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在抗裂性、舒适性以及耐久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工程的使用寿命。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与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合理的应用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来谈一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希望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能够促进这方面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者在本文的基础上更好的建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且对此加以更加详细的分析,这样才能有助于人们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同时也是今后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要重视起老龄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在城市规划时应该如何积极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现象,本文针对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数量与日俱增,国家也支持建筑事业的发展,但是建筑工程要想得到稳定的发展,必须要以工程质量作为基本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愈发重视,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其中存在的因素加以详细的分析,才能起到有效的控制,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对今后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帮助,更好的完善建筑工程,让人
期刊
摘 要:异形柱施工是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非常常见的施工方法,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的灵敏性和简便性,同时也能够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改进高层建筑施工水平。目前很多高层施工当中都会采用这种技术对施工技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引导,提高工程建筑效果。本文将从异型柱施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具体施工操作方法几个方面对异型柱施工功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为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的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作
期刊
摘 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的提升,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也就在逐渐的增加,尤其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尤其是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需要一起人们的关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是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完善措施  工业与民用建筑在经济的发展中变得越
期刊
摘 要:在現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道路施工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目前在进行道路施工中选取的施工材料大多数是沥青,其根本原因在于沥青自身具备非常多的优点,这就导致沥青在我国道路路面施工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对现在实施的沥青路面施工进行深入研究中,了解到我国现在实施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对其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关
期刊
摘 要:在当前高层建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十分重要,因为高层建筑要想保证稳固性,就需要对基础进行深埋,因此与深基坑相关的施工项目也就不断的涌现了出来。本文重点对深基坑中的支撑与支护技术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采用三种不同支护技术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可以进一步解决深基坑在支护结构方面产生的问题,从而实现更加理想的施工效果,为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