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迷思——泰戈尔与冯唐的文明观比较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ttering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作家冯唐因其对《飞鸟集》争议性的翻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其翻译选择显示了他与泰戈尔之间思想上的共契。冯唐与泰戈尔的思想联系主要体现在他们对文明与自然的思考,即两人的文明观上。泰戈尔的文明观主要表现在针对个人和针对人类两个向度,他要求在个体和群体的层面克服对权力的迷恋,皈依自然神性。冯唐的文明观主要通过他的小说创作体现出来,他将文明视为同时容纳欲望和仰望自由的存在形态。两位作家文明观的异同集中在对待融通自然和人工智巧的态度上,二者都有着对自然的强烈追求,泰戈尔将其发展为对人工智巧的排斥,冯唐则将其与人工智巧整合为内在统一的整体。泰戈尔与冯唐文明观的分异,源于他们不同的历史时代语境、家庭成长背景和创作本位观念。阐明泰戈尔与冯唐跨越时代和民族的文明观对话,有助于从更深的层面理解泰戈尔的思想体系及其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同样人们对于教育的理念也发生了改变,以往人们追求学生成绩的提升,现阶段人们更加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足球队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练好球技,更有利于高校文化走向世界,同样足球队的发展对于我国国际影响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该文就高校的教育展开探讨对高校中足球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更好的提升足球队的水平,为高校的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战略任务,将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社会化作为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社会治理重心要不断向基层下移,努力打造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当前社会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技术进步、生活便利、思想多元化,要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引领和先锋模范力量,发挥各种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
在5G通信系统中,用户在接入该通信系统时,需要进行下行同步,即通过搜索SSB并解调获得MIB信息。为了保证所有用户都能够实现并维持下行同步,基站会周期性地发送SSB。由于实际用户处于一个动态移动的过程,会受到空口信道衰落、频偏以及噪声的影响,导致用户接收到的SSB信号产生了失真,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偿才能够实现准确的接收与解调。在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室内场景的PBCH检测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线粒体单基因突变罕见病是一组由单个线粒体基因突变而引发的疾病,具有病情严重、诊断困难、治愈率低等特点;其中有些疾病甚至会致残致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小分子药物在线粒体单基因突变罕见病的大多数治疗策略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小分子药物仅能缓解疾病症状,无法改变线粒体基因突变所导致的问题,因此,众多患者仍然面临无药可治的困难境地。近年来,基因组生物学、基因编辑和基因递送系统的发展给线
本文利用幂级数和傅立叶级数给出一个无穷限反常积分的较简单的求解方法.
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重在准确界定自然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进而把握涉案人员罪行轻重。结合全案证据情况,应准确认定涉案公民个人信息的类型,计算信息条数及违法所得,注重对鉴定意见、电子数据等证据的审查。检察机关还应当积极开展诉讼监督工作,注重追捕遗漏同案犯和发掘上下游关联犯罪线索。
在全球蔓延突发状况的国际形势下,跨境电商出口成为商家销售增长的新渠道,消费者评论也影响着商家的营销导向。文章通过对跨境电商平台下婚纱类产品的消费者评论进行文本挖掘,利用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探究海外消费者对于婚纱产品的偏好以及影响消费者评价的重要因素,为婚纱商家营销活动提供意见和建议。
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和金融交易监管的不断升级,可疑交易监测工作面临巨大考验。可疑交易是指通常情况下不认为符合正常逻辑思维的交易,本文首先介绍可疑交易的特点,而后提出多种不同聚类算法,分析不同聚类算法结合可疑交易识别工作下的优劣势。本文的核心是基于高斯混合模型下的可疑交易识别模型,针对可疑交易的交易结构与交易特点,来对可疑交易进行判别,并用Python实现对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乃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意味着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策主张基本成熟。如何加快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优势,促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亟需在理论上回应的重要课题。苏北农村地区面积广、人口多,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随着乡村振兴战
知识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开展基于中药化学课程的化学知识整合教学,深入挖掘整合教学元素,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探索问题式教学法、综合拓展式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改革成绩评定方式,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连贯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为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中药学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