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笔下的“黏转”,乾隆也爱吃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ongdezha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爱读张爱玲写吃的文章,因为吃里满是乡愁,那种馋意是撲面而来的,只有一样,始终不解。
  这便是“黏转”。
  张爱玲说得语焉不详,“是从前田上来人带来的青色麦粒,还没熟……我姑姑的话根本没听清楚,只听见下在一锅滚水,满锅的小绿点圈圈急转──因此叫‘黏(拈拈?年年?)转’,吃起来有一股清香”。
  这种神奇的食物是什么?我猜了很久,总是猜不出。直到有一日,和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的老专家苑洪琪老师聊起,她一语点醒梦中人:“所谓黏转,就是碾转,乾隆皇帝也吃过!”
  天哪!穿越几百年,同一样食物,忽然在一位伟大的皇帝身上,找到了答案。
  原来,大麦区的贫农们,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只好忍痛把尚未成熟的麦穗摘下一些来救急,制为“碾转”,这当然是一种无奈的奢侈,算是寅吃卯粮。“碾转”的做法,是把青嫩的麦粒以碾石滚压,饱满的淀粉汁与嫩绿的高纤维,被滚压成一绺一绺绿色的小“螺丝转儿”,故称“碾转”。
  乾隆皇帝曾经专门为“碾转”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碾转》,全诗的最后两句是:大官供碾转,雕盘聊一试。纵逊玉食腴,爱此田家味。
  苑老师介绍,乾隆皇帝作这首诗,是在乾隆三十年四月十日。当时他南巡江南,回京时经过山东夹马营。当地官员送了新麦做的碾转,乾隆尝过之后,大为欢欣,称赞“纵逊玉食腴,爱此田家味”。
  乾隆皇帝对于民间的农家食物,一直有独特的好感。每年春季榆树发芽的时候,清宫要食榆钱饽饽、榆钱糕、榆钱饼。乾隆不仅自己吃,还将此供奉神祖,宫内御膳房做的榆钱饽饽也会分送后妃、皇子们,赏给王公大臣们品尝。
  初夏食碾转,端阳节食粽子,重阳节食花糕。你很难想象,这位看起来品位不高的皇帝,其实比他的父辈更热爱这片土地:黄瓜蘸面酱、炒鲜豌豆、蒜茄子、摊瓠塌、春不老、芥菜缨、酸黄瓜、酸韭菜、秕子米饭、黏馓团子……本来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民间粗食,却上了皇帝的餐桌。
  苑老师介绍,乾隆皇帝吃碾转,也许另有一层含义,为了体察百姓疾苦。这个习惯一直到嘉庆年间依然延续,嘉庆十九年进士、翰林院编修吴振棫在他的《养吉斋丛录》里面提到:“碾转、榆钱饼,北方民间常食之。宫中亦每以进供。乾隆间,有御制诗。”
  这样一想,忽然发现,我其实是吃过碾转的。我的家乡南通,虽非北地,但亦有此物,名唤冷蒸。冷蒸,又名麦蚕,麦穗初熟,捋下穗头,去掉麦芒麦壳,筛簸干净,然后将青麦粒放铁锅中用文火翻炒,麦粒青转黄时起锅,趁热上石磨碾成细条状即可。
  冷蒸上市,只有十天,麦子一黄,就再也看不到。一般吃冷蒸,总在四月到五月之间。在南通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有人挎着一个小小的竹篮,上面用凉凉的毛巾覆盖着,轻轻地揭开,露出一篮子翠油油的绿色。
  如皋有一句俗语:“乡下人吃不到热烧饼, 街上人吃不到热冷蒸。”我从来没吃过热冷蒸,苑老师说,北方人民的碾转,倒是加热后吃的。在我的印象里,冷蒸最大的特色,是扑面而来的一股清香,像抹茶,有点幽冷的那种。但吃到嘴里,口感却是实韧,微微苦涩,回味无穷。
  而河北山东一带,则把碾转蒸熟之后,以蒜汁儿调味。
  不知道乾隆皇帝吃的是哪一种呢?
其他文献
小说《离歌》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名字叫毛北。  毛北生于一个小城市的精英家庭,从小家境优越,受父母宠爱。    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几乎没有碰到过艰难险阻。高考前夕,他当着好友的面发誓:“我毛北将来一定要考入北大,离开这里!”言之凿凿。  语文考试前夕,毛北有点感冒,起床稍微迟了一些。匆匆赶往考场,他没有迟到,但情急之下居然忘记带准考证了。  毛北当即就慌了,大汗淋漓,匆忙
她叫小乔。  他不叫周瑜,但是因为姓周,而且人人都知道小乔对他垂涎三尺,所以大家叫他周郎。  他是不乐意的。  因为周郎一向雄姿并不英发。他高而且瘦,非常绅士,非常沉默,非常拘谨,一心扑在学习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事、物能够激荡起他的雄心,除了成绩。别提什么女生了,他根本没兴趣。他的人生字典里,“爱情”还没孵化出来呢。  于是这两人形成了奇妙的关系——恋人和敌人。她越当他是恋人,他越当她是敌人。她
2019年9月9日,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成立110周年,它的前身是于1909年9月9日始建的京师图书馆。如今,国家图书馆已是亚洲第一大图书馆,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古籍馆三处馆舍并立,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馆藏文献超过4000万册件,古今中外、集精撷萃,位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七位,其中中文文献收藏世界第一,外文文献收藏居国内首位。最早的馆藏可远溯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拥有“
山路很滑,祖父却照例缓缓地走着,厚绒衣裹着的两手背在身后,欠着腰,脚在泥泞中左右探着。他将帽檐向下遮,挡住未尽的一点余芒,而刺入我眼睛的,是那道在颠簸起伏里忽明忽暗的,随祖父而来的光,那是什么?  祖母“头七”烧完,我家按规矩做东,宴请了前来祭奠的亲眷。院中围满八桌,灶火炊烟蒸腾环绕在方寸之地内,我的目光在不断寻找祖父,四处找不见人。  我信步走出,只见院口一方供人歇足的小石板上,祖父蹲在那里,不
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清时大学者王夫之隐居石船山,勤奋治学,笔耕不辍。  一日,朋友来访,相谈甚欢。至暮色,依依不舍送别朋友,王夫之步履蹒跚。朋友见状,不忍让其相送。王夫之执朋友双手说:“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朋友拱手而别,行至十五里,忽然想起雨伞落在王夫之处,于是反身而取。回到石船山下,见草堂边王夫之仍恭恭敬敬立在原处望着远方,还沉浸在“心送”之中。  一个真诚的人,无论什么都可以把自己的
“发现”首先是一个动词。它站在很多很多的动词之上,甚至是站在所有动词之上。就像一只鹰站在高大的树上,站在屋顶上,站在悬崖上,站在屹立的山峰上。   这众多的动词不胜枚举。诸如观察、寻找、尝试、探索、实验、推测、思考……几乎所有的动词,它们共有一个指向,它们所能达到的心灵成果,就是发现。  把那些动词想象成一只动物、一个人或者一阵风,它们也许朝着不同的方向运动,但在某一个奇妙的时刻,它们将抵达“发现
小时候,  轻轻摘下映山红,  含进嘴里,  润在心里。  虽然口袋空空,  映山红装缀了姹紫嫣然的少年梦。  长大后,  脚下生风,  追逐理想。  向往的光在灯红酒绿街头拐角处,  那里只生长钢筋水泥的森林。  年年岁岁,  四月,总有一场轰轰烈烈的花事盛装。  映山红,经历过千万次的风霜雨雪,  早已练就了她无限的坚韧与博雅,  却为何在风暖柳烟时流淌出殷红的血?  又或是她只想以熊熊燃烧的
这篇散文非常感人,用了非常古老的“母爱”话题,利用电话这个载体,讲出当下年轻人的情感故事。所有的孝敬都在细节里,不论父亲多想儿子,儿子多想父亲,可是每次父子通话总是寥寥数语,彼此就尴尬起来,而一旦母亲接过电话,母子俩就格外话多。一个喧嚣、匆忙的时代,母爱从未缺席。这篇散发着人性光芒的作品,让我们感受不曾丢失的温暖,这个母亲是所有儿子的母亲,这个儿子也是所有母亲的儿子,一个好作品就是这样容易引起共鸣
星星们动也不动  高高地悬在天空  千万年彼此相望  怀着爱情的苦痛  它们说着一种语言  这样丰富,這样美丽  却没有一个语言学家  能明白这种言语  但是我学会了它  我永久不会遗忘  而我使用的语法  是我爱人的面庞
展开一本书,就如走进一个世界,在这个全新的时空里,任由你策马心驰,徜徉佳境。  合上一本书,就如饱食一餐珍馐,在你慢慢回味的时候,总会有只言片语,灵犀相通。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加拿大)莱昂纳德·科恩《颂歌》  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  ——(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神圣,因为神在求爱的人那边,不在被爱的人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