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高校国际科技攻关的形势与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epair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疫情时代,全球格局逐渐进入新一轮重构状态,产业迭代及经济转型加速推进,科技革命成为国家间博弈的重要着力点.“十四五”时期的教育对外开放要提升国际科技攻关的水平及国际化的科技治理水平,发挥好教育机构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强调“四个结合”: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结合,“纲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 上都体现出政治性与历史性的双重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教育是内容与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目的 与归途;二是“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教学中注意将中国近现代史与“四史”、地方区域史、家史结合以及精英史与大众史相结合;三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历史关照现实,以现实反思历史,注重将历史讲授与现实关怀相结合、中国立场与世界视野相结合;四是“小我”与“大我”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因种种原因出现了“大龄青年问题”.这一问题已逐渐成为当前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教育学制改革研究入手,以此作为解决大龄青年问题的措施之一,助推社会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国文学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召树屯》作为云南傣族少数民族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感人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传达了傣族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基于认知突显理论,探究《召树屯》英译本的人物形象与文化内涵重构,发现:翻译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认知突显行为,译者可根据目的 语读者需要进行策略性的强化、弱化,以达到突出某一人物性格和文化负载信息的目的 ;译者需在翻译时有选择地对相应信息进行突显,以促使读者了解原作的真实情感,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
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有着扩散快、范围大、突发性强等对于正常社会秩序破坏极大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要求国家与社会需要提前构建起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法制体制.本文从地方、国家、国际三个维度进行公共卫生机制设计的法制构建,结合三个维度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机制设计进行分析,通过论述福柯关于治理术的思想,为建立起长效的常态化防控机制与应急反应管理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机制设计的建议与看法.
政治文化的概念自1956年由阿尔蒙德明确引入政治科学后就一直饱受争议.批评者认为政治文化的概念有着本体论的模糊界定和认识论上的逻辑谬误,这导致政治文化研究领域还未形成主导范式.由青年学者胡鹏独著的《政治文化新论》尝试借鉴文化理论进行政治文化的概念再界定,作者致力于让政治文化概念体现出明晰的本质和可被认识的途径,同时也在政治文化概念中所体现的政治意涵上进行了努力的论证.
围绕明代闽南名人洪朝选《汀郡贰守少川去思碑》一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重建史实.从中发现洪朝选在隆庆初年应汀州府连城县黄卷来邀请,为汀州府同知贺幼殊撰写去思碑,促进闽南人与客家人交流.贺幼殊是地方名宦,深得民心,却未获闽西方志立传,此碑也未被闽西新旧方志收录.究其原因,与闽南人与客家人的族群互动有关.从而对新时期族群关系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地方风土人情.
行业特色高校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也要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健全学科生态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地政企合作,不断推动学校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
期刊
传本《元和郡县图志》“后魏末移阳曲县于太原界”之“后魏”原本当作“后汉”,这在乾嘉学者所引《元和郡县志》中有版本依据,能使《元和郡县图志》前后吻合,也与《三国志》等史籍所载不发生矛盾.《元和郡县图志》高昌国“有盐,其状如玉”,可能是征引《魏书·高昌传》等有关记载高昌国物产的文献时省略了“白”字;也可能《元和郡县图志》在抄刻时夺“白”字.太原府贡品“特生石”应该是特生礜石.而“特生草”应该是“特生石”的讹文.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近期加大了教师轮岗力度.作为落实“双减”措施之一,教师轮岗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rn教师轮岗并非新制度,不仅我国多地开展过实践,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使用这一制度,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重组激活教育内部人力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激发基层学校活力.
期刊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高校强化劳动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阐释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分析了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设立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以专业为抓手提升创造性劳动水平;融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形成劳动教育网格化等劳动教育具体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