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它真好!

来源 :第一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2021年5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车水马龙。(摄影赵军)
02 2020年3月19日,医护工作者骑共享单车跨过长江。这几个月,自行车是城市守护者的首选出行方式。(摄影|王效)
03 2020年初春,武汉,得胜桥严格实施封锁。(摄影|张志韬)
04 2021年5月5日,各地游客在得胜桥老街打卡。(摄影|赵军)
05 2021年5月4日,武漢,游客在汉口江滩公园游玩。(摄影赵军)
06 2020年4月4日,临近武汉解封的时刻,有市民穿着防护服在江边吹风散心。(摄影|翁洹)

  过去一年,几乎所有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经历了城市遭受疫情—休眠疗愈—慢慢复苏—回复活力的过程。正如今年的“新一线”报告所说,“正常的城市生活不久前曾几乎不可得”。
  现在,我们看到城市正在回归。这种回归不仅是生活上的,更是商业、文化、产业等方方面面。
  当然,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人来说,回归的命题未免过于宏大和缥缈。于每个人而言,重拾“正常生活”的踏实感可能来自一些更细微的体感,例如喜炊的咖啡馆、书店随时可以前往;早起或加班回来,楼下某个小餐馆、便利店都静静地等候在那里给你温暖。对城市来说,它们是生机勃勃的标志,对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人来说,它们能让人心生一股暖流,由衷感叹:城市有它真好!
  一座真正美好的城市应该不只是在人口、经济或是城市建筑上有亮眼的表现,还有很多难以被数据丈量的方面。为了更深一步地读懂城市,5月初我们基于“城市原力”这一主题,在《第一财经》YiMagazine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条征集,邀请大家一起畅谈每个人心目中称得上“有它真好”的“城市之光”。热情的朋友们给我们投递了许许多多对所在城市热爱满溢的“小作文”,远远超出公众号精选留言的上限。
  “新一线”报告里提到,“不考虑城市和城市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发展。”那城市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许就存在于下面这些由生活在其中的人所列举的,零碎但又充满美好感情的事物里。
01 2020年2月16日,少数市民游客在西湖景区散步。(摄影|金轲)
02 2021年5月1日,西湖迎来游客高峰,断桥上人头攒动。(摄影|张友明)

城市的“隐秘而伟大”


  一座城市的舒适、便利和安心感背后,是那些“隐秘而伟大”的基础配置日复一日地支撑着一切。
  @琼—云之彼端:坐标上海,喜欢随处可见的便利店、黄浦江、浦东的建筑,还有四通八达的地铁。
  @One:上海,有指示标志明确的地铁运营系统,真好!有覆盖歌剧交响乐摇滚live演唱会的各类音乐厅,真好!有老字号的馄饨店糕团店,真好!
  @Leah晓南:坐标上海,有那些为城市正常运转做出贡献的人真好。环卫工人、外卖小哥、消防员等等,他们真的太可爱了!
  @Jess e:北京朝阳区自助借阅图书的机器!很多人估计都没注意过它,而且大部分时间它确实也很难用。但是真的方便,偶尔驻足找找是否有自己心仪的一本书,探索 满足感。
03 2020年2月3日,一名女士佩戴口罩走在天津劝业场商业街上。(摄影|佟郁)
04 2021年5月2日,来自天津的青年小提琴演奏者携手数十名小提琴少年在天津百年老街金街上演小提琴“快闪”。(摄影|佟郁)
  @刘子钰:在北京,有走高速的公交车真的很方便,十多公里的路程没有自家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到20分钟就到达。
  @榴一瓣:四川人,在北京12年,随着年纪增长,对北京最满意的是医疗资源,以及医保报销真的可以。
  @陈缝缝:北京,啥都能投诉,真好。
  @澐杉:现在坐标西安。3年前在深圳,深圳跑步的绿道,真好!深圳的海湾与水,真好!深圳随处的24小时书店,真好!
  @龙龙的头头:坐标成都,真心觉得对于年轻妈妈来说,地铁站、火车站还有大商场里面如果有那么一两个干净的母婴室,真的是非常温暖又方便的事情。
  @PUUPPUUP:杭州礼让行人的车真好。
  @徐小E:苏州,每一站地铁一出出口就对应着公交车站,非常温暖便民的小细节了。
  @路人甲:重庆,轨道交通,早晚高峰不堵车。
  @今天又没醒:福州。可能福建厦门更出名吧,但是第一次来福州就觉得很喜欢,后来在这里定居,发现公厕特别完善,走不远就能看见一个公厕,而且很干净,感觉有被这种小细节暖到。
  @字劲轩:赣州市老城区,下雨天的时候,有宋朝建成的“福寿沟”排水系统,真好!
  @brose:漳州,免费公交车、免费公共自行车,真好!
  @what does anybody know anything:建寧驿站,有它真好,不知道别的城市有没有,这种干净的公共厕所,真的特别方便,而且待在里面觉得很舒心。
  @唯卿为大夫:呼和浩特市的青城驿站。
  @阿伍特青年:关于潍坊,不被很多人认识的潍坊图书馆,是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考虑点事情的地方。
  @大壮爹地:大概是市场吧。天刚亮,早市上各种开门摆摊招呼的声音,热气腾腾中喊一份豆浆油条,看着小孩奔进街尾校门,家长在后面大声叮嘱上课要专心。
  @開陽:对我而言应该是小区,因为晚上在小区楼下遛狗的时候能看见很多可爱的小狗,有时还能跟他们的主人聊聊天。
  @vature:我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样,记得那天从三线回到一线,从街道鲜有几人到看到地铁换乘的汹涌的人流,感到兴奋。竟然还是喜欢可以随处看到这么多人的地方,感受到随处的活力。
  @Adam:精心设计的社区公园、干净简洁的小咖啡馆,能让我感觉到大城市里的小幸福。
  @Shinhic:每天准时到站的公交车司机。
  @小珠桃子:即使是在工业区500米里也有3个大型超市5个美宜佳十几个士多,和一打开手机超多选择的奶茶店、超高密度的便利店和奶茶店。
  @Link Zhao:24小时便利店。有的时候辅导班快10点才下课,寒冷的冬天在便利店买一份热乎的鲜食,是多么温暖的事情。
  @李薛超:共享电动车啊,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了。
  @千禧·珅一: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凤凰山公园,将原先的度假酒店用地开发为公共公园。海边的公园逐渐成为房车自驾游的“驿站”,让人感受到现代都市节奏中的慢生活。
  @雨浥轻尘:按摩店洗脚店。哈哈开玩笑的。应该是医疗教育资源好吧。
  @錳鎷君:我觉得是修电路的工作人员。前两天大风把楼吹断电了,在家里玩着手机突然一片漆黑,也没充电,还担心明天怎么起床上班呢。半夜就恢复了正常。外面还在刮风,我觉得他们真不容易,辛苦叉危险。

每个人的精神角落


  在有一万种可能的城市里,没有什么生活方式不能被包容。
  @PG: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我觉得最耀眼的不是东方明珠、外滩这样的建筑,而是这座城市所提供的文化资源。书展、画展、音乐会、线下沙龙、话剧、舞剧、脱口秀、音乐节……多到炸!假如我不在上海,而是在我的小县城,这辈子也不会看到上海戏剧学院学生的毕业公演,也不会去看国际前沿的艺术展览,更不会参加Yi·Salon去线下和嘉宾面对面。城市给了我们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去接触到更多的东西。
  @聽喜·颖舒:艺术啊,每次去北京和上海,我都觉得人家城市的艺术氛围这么浓,宁愿加班受累。
  @Choral:于我而言是星海音乐厅。作为一名古典音乐爱好者,星海优异的音效、繁多的演出,当得起我心中的“信仰之地”。
  @oops:我生长在北京,一座融合性极强的城市。虽然不是四九城胡同里长大的,但是北京郊区也有别样的风情。比如我生活的小城南宫,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风情。我更喜欢贴近自然的感觉,闲下来的时候,在喧嚣中寻找角落中静谧的独立书店,串串老北京胡同。或者探访远郊古村落,坐在阳光下的街头巷尾,品茶或咖啡,吃一顿农家菜,人生何其乐也。北京是可静可动的,市中心繁华,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年轻人聚集的花花世界里……虽然社畜生活很累很累,但是当我坐着夜车穿行在霓虹灯下的城市里,我依然是有所触动的。
  @小瓶盖:北京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天桥剧场……各种大大小小的剧院和美术馆,触手可及的艺术空间,让我能在这座不停向前跑的城市中获得片刻安宁。
  @韩:每次加班到深夜打车回家走在长安街,路过天安门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记录在北京生活的触动时刻。
  @Beryl:广州大约是最后一个有报刊亭存留的一线城市?至少在我生活的范围内是如此。虽然大多已脱离本业变成饮料雨伞小商品的集散地,但可以在下班路上随意买到杂志的感觉真的很幸福。   @eNew:成都,在茶馆里摆龙门阵。
  @冬日樱花Kiana:求学7年坐标武汉,周末有很多展览可以逛,美术展、摄影展、画展,有很多演出可以看,音乐会、话剧、脱口秀,有很多观景台可以去,千湖之城的每一个滨湖公园,珞珈山、晴川阁、龟山等一众望远登高地,这一切汇聚而成的美感,给我的感觉真好。
  @Dovis:武汉,有江滩真好,累了就去江滩边上坐着,看江边的人放风筝和钓鱼,特别舒服。
  @李华男:我是青岛的,每周六和5個发小去锻炼,从栈桥出发,慢跑到石老人广场,二十多公里,耗时3个小时。跑完整个青岛市南区的海岸线后真的觉得人生值得。
  @方宛如:宁波图书馆的新馆,虽然和其他城市的图书馆比起来有点小,但是真是我的避难所,不高兴了要去,开心也去,一个能让我安静下来的地方。
  @Ivy Zhang张晶晶:一个在石家庄生活的湖北人,觉得有过早(早餐)的地方真好,原本石家庄还有那些流动摊贩的早餐吃,现在都被取缔了。感觉北方人就爱在家吃早餐,所以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花样多味道好的早餐了。
01 2020年疫情期间,南京东路步行街空无—人,永安百货门口的新年装置还未撤下。(摄影|张健)
02 2021年五一期间,上海南京东路湖北路路口,市民游客往来穿梭。(摄影|张健)

  @你是年少的欢喜:住的居民巷子里,楼下有盖浇饭,巷子口有卖水果的,比水果店便宜,有一种捡到便宜的感觉。
  @秦辰:日照。有城市书屋真好。
  @小知:大概是深夜下班还开着的便利店,仿佛一道光照亮黑夜。
  @阿绿:有市民可以散步的绿道、文艺展出,方圆两公里有大大小小的便利店和餐饮店解决生活需求,对我来说这是城市生活让人快乐的精髓(出门一小时起步的北京除外)。
  @周悦:坐标临沂。城市里有沂河真好,每天上下班横跨1.5公里沂河大桥,看火车从桥面驶过,飞机从河边起飞。家住河边,有山有水,有河边公园。孩子有孩子的游乐场,大人有运动的场所。每天下班都看到篮球、排球、网球等场地上有父母陪孩子一起运动,无比羡慕。期待我的小宝宝快快长大……

故乡的原风景


  对城市里的人来说,最打动人的或许不是高楼建筑,而是陪伴一代代人的山河湖海。山川异域,美美不同。
  @Aurora:广州,最爱家旁边的中山图书馆、大草坪,还有每次走进大门看到的纪念馆,树影斑驳,还有老旧的钟楼。馆外的菩提树,见证了我无数边啃饭团边背书的午后。虽比不得广州图书馆那么现代化,也没有七八层楼那么大,但它陪伴我从小学到如今高中。我爱它春日末尾时撒了满地的木棉花,我爱夏令时从自己房间看阳光逐渐洒满它的大草坪,我爱每个午后踏上二楼楼梯时,为可以看到窗外“黄墙”上的树影摇曳而感到一丝愉悦。学累了就看着大草坪发发呆,听听鸟叫。是我永远爱着的地方呀。@林间小僧:南京的法国梧桐,为这个城市增添了独一无二的一抹人文之绿。
  @贺媛:西安,有城墙真好。这是一种无法复制的文化符号,城墙根下古往今来,从市井到文艺,你看进去听进去,都是独属于西安的那种腔调。
  @Dan:穿城而过的湘江终年青碧,二环内的岳麓山郁郁葱葱。想了解脚下这方土地,就去湖南省博物馆看看。白沙古井清泉汩汩,前来打水的市民络绎不绝。花炮大楼17楼的目田书店,告知顾客“所有书籍均可由您拆封翻阅”。德国夫妇为帮聋哑人就业而开的面包店“吧赫西点”,深藏湘春巷。国内首个儿童临终关怀中心“蝴蝶之家”,成立已经11年。当然,还有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以及愈夜愈盛的人间烟火……这些,都是长沙的“城市之光”。
  @Sunnia璇:我的城市,有一年四季不同的花香,最爱初夏的香樟,它不起眼,不浓郁,但是怡人心脾,就像合肥,不是什么豪华大都市,却住着住着,就再也不想走了。
  @莫不静好:昆明冬季限定的候鸟,让人安心的高水平医院。
  @二月河:坐标珠海,有情侣路沿线的沙滩、横琴生蚝火锅、看不厌的日月贝、金悦轩的早茶……真的太多了。两年前从郑州来到这里,珠海带给我的改变太大了,和这里的朋友爱上羽毛球,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
  @彭小彭:珠海,海岸线很长很长,有很漂亮的海滩,能治愈一切不开心。
  @尚寒风:海口,有大海、沙滩、椰子树、阳光、空气。
  @欣:我生活在大连,大连这座城市的标签就是海,在其他人的眼里,海是一种风景,他们觉得住在有海的城市真好是因为能享受这种景致。但作为海边长大的人,我们和海里的生物一样,已经把它当成了我们不能缺少的生态环境。春天在海边的滨海路徒步;夏天去海里游泳潜水;秋天赶海,开海后吃海鲜;冬天去看海冰。海不仅滋养了我们的嗅觉、味觉、视觉,还赋予了我们四季皆宜的气候。我们的城市有海,真好。
  @仲玥:家乡是哈尔滨,想说有松花江真好,没事的时候去江边坐坐,啥也不想,大概归属感就是那样吧。   @近在远方:烟台的百公里海岸线是我回不去的故乡最迷人的地方。
01 2020年2月19日下午,三里屯略显寥落,环卫工作者正在来回清理地面。(摄影|安寇)
02 2021年的某天,三里屯一如既往地繁華,不同款式、不同色彩的口罩标志着疫情后城市生活的复苏。(摄影|安寇)
03 2020年3月1日,这一日的天气一扫前日阴冷。故宫午门前,出来遛弯儿锻炼的人也多了起来。(摄影康泰森)
04 2021年五一,故宫博物院门票提前十日已经售罄。黄昏时,一群游客路过午门,背后是正在整修的城墙。(摄影|安寇)

  @PHY:湖南岳阳,是个三线小城,城市不大,却有洞庭湖南湖还有王家河河边绿道几个大的城市公园,其中南湖公园最大,电瓶车走一圈都要一个多小时,每到傍晚只要不下雨市民们就会出来活动,巨大的南湖广场可以跳舞,湖边绿道可以骑车、散步,周边绿化特别好简直要醉氧。而且这样的公园全市有好几个,简直太宜居了。
  @火锅底料:邯郸的赵王遗址。
  @Shelter:内蒙一个小旗县。因为楼房都不高,可以看到更多的天空,有晚霞真好。到了夏天天边五光十色,是大自然赠予的浪漫。

舌尖上的乡愁


  一座城市对生活最大的敬意,便精炼于那一口入魂的滋味。
  @Charmaine:我是一个广州人,当我到上海出差,到西安旅游的时候,能喝到一杯喜茶,就有一种家的感觉!当时就觉得只要城市有喜茶,就不会感觉离家太远了。
  @LeeTM住过几个城市,我倒是喜欢广州到了很晚都还有地方能吃一碗粥,吃个汤粉,然后喝杯冻柠茶或凉茶。睡醒了可以去吃个热腾腾的肠粉。生活就该如此简简单单。
  @lihail:讲三个,广州,作为四个一线城市里最包容的,既有高大上的大型演出和展会,也有接地气的街边大排档。成都,自行车道和加班后还能火锅串串烧烤三选一。珠海,车道旁的绿化和吹海风喝咖啡的闲适。
  @是芊芊:重庆人,老火锅和近来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一大批咖啡店。既有老城的旧又有年轻人带来的新,真好。
  @叨:郑州人表示,有胡辣汤真好。
  @项墨墨:老乡鸡里有安徽人的乡愁。
  @巷尾的猫:沈阳的炸串,真好吃呀。
  @Mia:天津必须是包子铺和煎饼果子摊儿啊哈哈。
  @张佳林:返湘长沙人表示,有粉嗦真好!
  @Edinburg:长沙,有茶颜真好。饭后一杯茶颜,清爽又解腻;朋友来长沙玩,一定要带他们喝茶颜;心情不好的时候,喝一杯茶颜,我又活过来了;手机陕没电,在高铁站的茶颜等杯,小姐姐主动给我找了一个插头让我充电;茶颜的杯子和周边经常更换图案,很用心,很有创意。茶颜还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细节。不论是街头小巷,还是商场大厦,都有茶颜。茶颜是我在长沙最爱的店,也是我忘不了的味道。长沙有茶颜真好。
  @杨锐:坐标西安,常来长安,霓虹灯夜,城墙之下,一把烧烤,一碗泡馍,三五好友,把酒言欢,爱人相伴……
  @Hanyu:西安的冰峰,对西安人来说是不可替代的饮料。
  @Darren:汕头,有内海真好,有牛肉火锅和牛肉丸真好。
  @欢乐喜剧人:武胜,有烤豆皮的地方就有乡愁,在成都这么久,也快成家,但没吃到一家好吃的豆皮。有些城市适合生活,有些城市适合打工。家乡城市适合回味。
  ③潘达~:洛阳,处处古迹和遍布全城的各种汤馆,让人觉得生活很值得。
其他文献
从地铁1号线天安门西站B口出来向东300米走到金水桥下,过金水桥,穿天安门门洞,会看到耸立在中央甬道上的另一座城门楼——端门。端门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与天安门是一样的,重檐庑殿顶的重楼,很是巍峨崇丽,就是怎么看都没有看天安门时的那种强烈的震撼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端门曾向游客开放过,端门广场还举办过重大的文化活动,如2001年的“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2004年的“雅尔音乐会”,200
12小时,动车从北京到泉州。从北到南变化的不只是气温,还有着渐渐温婉静古的气息。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位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流淌古汉语活化石——闽南语的历史名城。在宋代,泉州为东方第一大港,同时为宋元时期世界四大港口之一;在元代,各国商贸在此往来频繁,白天车马川流不息,夜里满城灯火辉煌,因而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把它作为“光明之城”向欧洲重点推荐。  红色,是泉州人
骄阳炽烈,蝉声似海。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农历六月,正是一年中最溽热的三伏天,阳气升发到极致,阴气内伏,暑毒外蒸。《诗经邶风》中说道:“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长养,林叶繁茂。风雨之下,满眼浓绿疯狂泛滥。“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接着,蟋蟀也开始在草丛唧唧低鸣。  无论凉风飒飒,小雨淅沥,蝉声时响时歇,还是鸟声啁啾,云霞似锦,满天星斗,潮汐往来,只
神奇梦幻的溶洞世界  走进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溶洞群,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梦幻般的世界。这里分布有大大小小数十处岩溶洞穴,其洞体结构形态各异,洞内景观多样。如果把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比作一个汇集众多地质遗迹景观的聚宝盆,那么房山溶洞群无疑是这个聚宝盆中最为瑰丽、璀璨的宝石。房山溶洞群是我国北方温带半干旱气候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被人们称作“地下岩溶艺术博物馆”。  美轮美奂的石花
出地铁东北口,看到兴隆公园的南大门时,您会感到一丝惊讶:北京的皇家园林多分布在北京西郊,东南郊这里怎会有一座如此气派的皇家寺庙山门式大门呢?单檐歇山顶,金色琉璃瓦,油漆彩画,红漆大柱,面阔五间之巨,两侧耳房也很奢华。如果不是看到楹柱上悬挂的兴隆公园竖匾,都有些望而却步了。感觉是非收费不可的,走过去见不到一个收票员,捡了多大便宜似地进去,忍不住看看梁枋上的彩画,却入了《西厢记》的剧情,忍不住想,这座
密林深处的古国  绥宁位于湘西南边陲,全县有苗、汉、侗、瑶等2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3%,境内林壑幽美,森林覆盖率超过70%,堪称“天然氧吧”。  暖阳下的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显得格外静谧,溪水潺潺,黄的、红的树叶随风缓缓飘落。肥硕的大白鹅满地乱跑,清澈的溪水里鸭子成群,静谧的村庄中木墙青瓦的侗家古建筑错落有致。农户不掩柴扉,俊俏的村姑悠然绣着花儿。眼前的一切,仿佛世外桃源。  巍巍乌鸡山下,滔
长河,几百年来都是条带给游人欢乐的河。长河也叫御河、玉河,也叫高粱河,河上有高梁桥。高粱桥一带的旅游盛况,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有详细的描述,其盛貌,不亚于今天的什刹海。整条河道上的游人可能有些孤寡。这条河道是明清两代皇帝钦定的,作为长河水上游,只对皇家开放,因此它才有御河之称。现在则人人都是“皇帝”,人人都能坐船全程游长河。大众的欢乐,彻底取代了小众的欢乐。  长河游三段式  长河
7月28日至31日,由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率包括国旅总社、中旅总社、中青旅股份、海涛旅游等10家旅游企业的代表团一行13人,前往韩国首尔市进行中国公民赴韩游的考察访问,帮助韩国恢复受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影响的赴韩游市场。宋宇一行受到首尔市市长朴元淳的热情接待,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今年6月以来,受MERS疫情影响,中国公民赴韩游受到较大影响。据韩国方面统计,韩国入境游顿时下降40%左右,
4月19日,由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化隆县昂思多矿泉水杯户外旅游节线路推介会”在群科镇举行,化隆县推介10条户外徒步旅游精品线路,让徒步爱好者沿途体验滔滔黄河水、藏传佛教名刹、百年藏族民居、千亩马兰花滩、万亩原生态草山、农耕文化及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来自省内外43家户外俱乐部的徒步爱好者们参与了米乃亥村和塔加村两条精品路线徒步活动。  化隆县境内文化底蕴厚重,神奇的山水景观,
9月5日,2015美丽中国·生态马拉松张掖·临泽站鸣枪开跑。来自肯尼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3500多名跑步爱好者齐聚临泽,在运动中跑读神奇壮观的七彩丹霞、体验生态临泽的大美风光,感受古丝绸之路重镇的历史人文气息。本赛事由甘肃省体育局、张掖市人民政府、华奥星空联合主办,张掖市体育局、临泽县人民政府、华奥户外承办。活动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等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美丽中国·生态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