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竞赛的设计方案初探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w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知识竞赛是一个很好地兼容了两种需要的教学设计模板,其具有知识容量大、学生动手的地方多、课堂气氛活跃、有效获取知识量大,团结合作精神增强等特点,对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设计一个知识竞赛课呢?下面以我的一节课“大话三国”为例来说明。
  1.有标题
  知识竞赛课的标题实际上就确定了这课所涉及的范围,看了标题学生就应该明白这是关于书本上的哪一节课或者是哪一个单元,心中就大体有数,待会寻找答案的时候知道到哪儿去找。那么学生一看“大话三国”就能想到,既然大话,那肯定不管课内课外,历史还是故事,过去还是现在,只要跟三国沾边就行。所以,历史教师在设计这样课的时候题目首先要取得好。标题也涉及导入,导入的形式多样,教师可以自选,这一课我用了电视剧《三国》中的主题曲进行导入。
  2.有规则
  知识竞赛课上首先要向学生展示知识竞赛的规则,所以我做的第二张幻灯就是介绍本课的规则,有点类似于游戏规则,学生一看,有点意思,他的学习兴趣就来了。在“大话三国”中我设计的规则是这样的:在本课学习中,我们将以分组竞赛的形式来学习,看一看哪组同学综合能力最强?规则:以组为单位,共分四个小组,基础题每回答一轮题目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抢答题部分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通过规则介绍,我把学生分组,按照平时学生的座位分为四组,平时一组的同学比较熟悉,讨论问题的时候比较容易展开,这样的组别比临时组合的组更具有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给后面的竞赛创造了更好的氛围。根据规则,展示得分表格,用来记载每组的分数结果。
  3.基础题的设置
  基础题来源于课本,是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从理论上来说,这部分内容其实只占这一课或者这一单元的一小部分,是知识目标。根据课题的范围不同,题目涉及的也不同,属于必答题部分。基础题的题型可以选择多样化,填空、选择、连线、填表等,这些是相对而言较简单的题型,学生也容易上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能力提高题
  能力提高题在基础题上更进一步,略带难度,通过组员合作基本能完成,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可以根据题目涉及的范围放入必答题还是抢答题。这课我设置了这样几道能力题放入必答题部分:
  (1)三国英雄篇。把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回答名字。主要是增强历史人物的直观性,指定组别回答,共放了三轮12个人物画像,有的选自历史课本,有的选自小说《三国演义》,有的选自电视剧《三国》。
  (2)诗词篇。在这里把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结合在一起,将评价三国时期人物的诗词或三国时期人物所作诗句拿来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共设计了12篇诗词题目,共三轮。
  (3)讨论篇。把历史知识上升到能力提高,综合讨论、合作、总结、比较等各方面能力。本课中我共设计了四个问题分组讨论,然后由学生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回答得不好的话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完成,这样既增强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4)历史遗迹篇。这里将历史知识与现实接轨的一个切入点。通过今天仍然保留的历史遗迹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赞美之情。共选取了8幅图片,共两轮。
  5.课外抢答题
  (1)成语典故篇。这里也是语文学科整合到历史学科的一个切入点。我在这里把它设计为一个自由发挥题,任意回答,答对且不与前面人重复即可为本组加分,因此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气氛很好。
  (2)改错篇。把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地图)展示给学生,对里面有关的内容做一些错误的改动,让学生寻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细心程度。
  (3)谜语篇。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自我才华展示的机会。
  (4)动手篇。在这里主要体现学生动手能力。我提供了两个方案,一是设计一个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比较图,二是设计一个简单的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请学生抢答后上黑板来画。
  总之,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特定阶段的心理需要。初中生喜欢阅读,开始学习如何思考,他们非常喜欢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且常常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或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历史知识竞赛的形式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的数学教学研究都只是基于课内40分钟,对学生长远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结合有效的预习,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本文以新课程下小学数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具体阐述了通过预习,凭借数学本真实现数学育人价值的有效途径。得出预习后的课堂是灵动的,实施课前预习是必要与可能的结论。  关键词:数概念;预习;内动力;数学本身    小学数概念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
宽敞明亮的八年级139班教室里,29名同学正分成五个小组展开激烈的讨论。语文老师向开炬在各组间指指点点,不时参与学生讨论,甚至和学生争论起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一幕感人的场面不是发生在人们心目中的热点名校,而是发生在湖南省龙山县和湖北省来凤县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农村中学——湖南省龙山县华塘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华塘中学”)。由于和两县县城直线距离仅1.5公里,优质生源大都涌向城区学校,这所普通
一、代数复习的几点建议  1.关注考标,把握方向  中考数学考标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指导师生备考的标杆。因此,在复习时要根据考标和新课标精神,明确考试范围和复习目标,掌握技能性要求和过程性要求,弄清每个知识点要解决哪些问题及最后要达到的要求。在初中代数这部分的内容中,大致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问题。数与式主要包括数与式的有关概念和运算,用数或式表示各种情境中的数及数量关系,它们是初中数学
摘要:幼儿的游戏精神是指一种自主的、自发的、乐意的、喜欢的,一种忘我的、尽情的、不知疲倦的、充盈着生命力的状态,一种“被抓住了、被震撼了、被弄得神魂颠倒了”的畅快淋漓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它以一种精神状态而存在。反思现状,教师高控现象严重,不准玩这样,不准弄那样,幼儿的游戏精神被淡化了。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尝试运用建房策略去呵护幼儿游戏精神的思考:一是“下墩子”——换位体验,把老师还原成孩子;
摘要:作为一个班主任,既要像妈妈那样富有爱心,也要像婆婆那样具有魄力,让学生快乐地成长,班级才能管理好。  关键词:班主任;婆婆;妈妈    本人从教以来,除了生孩子休产假的那一年没当班主任之外,在我记忆里,那是“阵阵不离穆桂英”,因此,对于当班主任,我感慨良多。  刚毕业那几年,由于年轻气盛,再加上缺乏经验,当班主任的时候,我喜欢对学生指手画脚,动不动就对他们咆哮几句,以衬托我的威严,老觉得这学
一、音乐知识在环境渲染下有效渗透  环境渲染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以口琴艺术为特色教育的浙江省新昌县礼泉小学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下了一番苦功:创造富有艺术气息音乐教室、充满口琴音乐的校园生活、富有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布置,让学生时刻沉浸在口琴艺术教育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健康人格的塑造。音乐知识也得到了非常自然的渗透。  1.富有艺术气息的音乐教室  高品质的音响时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项综合性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有效的使用能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投影屏幕上的“一成不变”更适合多样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的需要,更能够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  (1)可创设教学情境。在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预设资源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尤其是在课堂导入环节,如果我们创设出能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的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要让学生进入情绪高昂的学习状态,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这样的“引导”,其实包括“引”和“导”两方面。  “引”就是吸引、引领,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主动而积极进
一、设疑激趣——探究的欲望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创设“疑难情境”,使学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就能促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如:在教学初一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时,教师可以首先充当魔术师,请一位同学进行心算:把自己的年龄乘以2,加上5,再乘以50,然后加上自己口袋里的零钱数(以分为单位,钱数少于1元),再减去一年的天数(365天
一、案例背景  也许是体育课没有作业的负担,或者是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孩子们太期盼着能尽情地在室外获得片刻的欢娱,因此,体育课几乎都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因孩子们对体育课的热情而感动。在课余,本人常常思考着如何优化自己的课堂提问,精讲多练,通过一节内容丰富的体育课,使孩子们不仅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也能激发孩子的想象、思维,从而愉快地投入锻炼之中。    二、案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