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矫情”,还原“本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初中学生写作现状——没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无中生有,笔者选取学生的写作做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初中生写作应该走出“矫情”误区,还原“本真”正途。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提出抓住三个点:一是感情的触发点,二是事理的感悟点,三是生活的情趣点。由三个“点”及心灵的这个“面”,打开初中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心门”。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谈再到有的放矢甚至滔滔不绝。
  关键词: 初中写作教学 感情触发点 事理感悟点 生活情趣点
  2013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说明中有关写作有这样的具体要求:(1)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闪光点,力求有创意地表达。(3)关注:恰当的表达方式(如记叙与描写、议论和抒情),合理的顺序和详略,有特色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4)记叙文:好的立意;精巧的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感的生活故事,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可见,“真情”、“自然”是关键词。
  何谓“真情”?《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词条:(1)真实的情况;(2)真诚的心情或感情。有真情的文章,情真意切不感动人都难。有人开玩笑说高考、中考那一天发生的“天灾人祸”特别的多。原因是中学生的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些考生不惜杜撰出“天灾人祸”,为感动批卷老师博取高分罢了。平淡的、平凡的生活就没有值得可写的素材吗?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从不缺少真情,只是缺少敞开的心扉。一草一木皆有情,不是教你做林黛玉,而是让你在成长中体会人间真情。你喜欢的、健康的事物、事情都是可以拿来写作的。在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几条捷径,供大家参考。
  一、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情感的由来都是有触发处的,这就是触发点。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述出让你涌出真情的细节。这样既是真实又是自然的,让自己感动,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例文:
  今天,真好
  小时候,爸爸问我:“你觉得爸爸会爱你多久?”我回答:“永远。”爸爸一笑而过。
  伴随着爸爸的爱,我长大了……
  “爸爸,我上学去了。”
  “等一下,带包饼干,下午会饿的。”
  这是我早上的必修课,我这个人总是丢三落四,所以有爸爸在身边,真好!
  伴随着爸爸的爱,我到了初三……
  “老爸,我回来了。”
  “把书包放下,洗下手,过来吃饭了,爸爸我炒了你最爱吃的番茄炒鸡蛋。”
  洗完了手刚一坐下,一碗香喷喷的饭就端在眼前,有老爸在,真好。
  “慢点吃,别烫着。”“噢!”
  晚上,我坐在书桌前努力拼搏。“咚咚”,爸爸小心翼翼地走进来问我喝咖啡要放几勺糖,我来不及回答不耐烦地说:“两勺吧!”又“咚咚”他端着一杯热咖啡走了进来。他只是把咖啡轻轻地放在桌上,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雾气?眼泪?我的眼眶湿润了。我在心中默念:“老爸,今天有你,真好!”
  父亲的爱伴随我成长,父亲的爱更是我今天拼搏的动力,让我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未来。
  充满了老爸的爱的今天,真好!
  点评:此文语言文字不算老练,但是真挚自然,尤其是他抓住老爸的一句句唠叨,特别是那一杯热咖啡作为感情的触发点,不仅感动了他本人,更感动了读者。情真意切,毫不矫饰,读来让人舒服自然。
  二、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和启迪。抓住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受益。
  例文:
  听,那沉默的声音
  在那样一个早晨,我从沉默的声音中居然听到了生命的呼吸声,我也由此得到了一个令我受益匪浅的真理。
  凌晨时的空气清新但却很冷,深吸一口气,还能感觉到当时鼻子的刺痛感。我只是拖着混沌的思绪漫步在湖边,愈来愈多的烦心事压得我喘不过气,只想找个地方为自己开脱。我沉重的步伐终于支撑不住,独自一人席地而坐,将脑袋深深埋入双膝间。我的五脏六腑就像翻江倒海一般难受,悔恨地想着我的成绩单,奶奶冷冰冰的语气,父母脸红耳赤的模样,禁不住稍稍地抽噎了一下,甚至还扑簌簌地流下眼泪。周围的一切万籁俱寂,大地在沉默,江水在沉默,树林也在沉默……他们都在为我的难受而难受!在我抽泣的窸窸窣窣的回声中,闻着一股特别淡的香气,我倚着桥头,缓缓地闭上双眼,进入梦乡……
  我是被一声长长的吆喝声闹醒的,睁开眼时,乌黑的夜已经明亮起来,地平线上泛着鱼肚白,那红日还未完全上升,确已使我的眼睛睁不大开了。我一手揉着我的眼睛,一手扶着桥头,两腿只感到酥酥麻麻,稍有些颤抖似的站了起来。突然间,我的余光瞥见了身旁的一大群娇艳的花,带着晶莹莹的露珠,在光的照应下,格外动人。我方才沉闷的心情却因这些花变好了些。我赶紧跑过去,我仔仔细细地端详了她好久,我甚至还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她从刚刚开始绽放到完全盛放的整个过程,我闭上眼睛,仿佛还能听到她欣然开放的呼吸声,我同她一起沐浴在阳光下,却未发现自己的嘴角也轻轻拉出一个微笑。忽然,迎面吹来一阵微风,弥漫着花朵轻轻的淡雅的香味,我忽然醒悟,这不正是我睡梦中的香气嘛!我略有些惊讶再次往她看去,她在微风中,像在对我微笑着点了点头。
  原来,她一夜的沉默,就是为了此刻尽情地绽放!我对她顿生敬佩之情的同时,心中似乎也掠过一丝阴影。
  我突然转过身来,望向太阳,只感到心中有着一股无穷的力量在滋生,在成长。我用着我最快的速度直奔向我的家,打开家门,撕掉贴在门上的“我出去吹吹风”,向爷爷奶奶报以一个无比灿烂的微笑,“我回来了!”只留下爷爷惊诧的目光。   是啊,连大自然中的花儿都懂得以沉默、以隐忍来激发最后的成功,那我呢?受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又有何所畏惧?
  听,在那沉默的声音里,是否也有着一个勃发的生命呢?
  点评:此习作文笔老练,文思流畅,尤其出彩的地方是从小花的绽放中体会出生命的意义,这就不一般了。“连大自然中的花儿都懂得以沉默、以隐忍来激发最后的成功,那我呢?受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又有何所畏惧?”用这样的语句来表达自己对挫折的认识,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过渡得相当自然,出于真情并非矫情。
  三、抓住生活的情趣点
  生活并不仅仅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许多时候正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让我们沉醉,乐此不疲。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选择一些你真心喜欢的事情,把它作为作文表情达意的情趣点,那一定会让别人喜欢,读来饶有趣味。
  例文:
  今天,真好
  无论身处怎样的尘世,只要回归大自然,我都会由衷感叹:“今天,真好!”
  我对于植物总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一直幻想着买一大块地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而去年,爷爷圆了我这个心愿中的极小一部分——给我买了两株桃树。
  我记得那一天我的脚部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飘飘的,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根去。爷爷把桃树带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先瞅两眼。爷爷在吃饭的时候,我就兴奋地在田地里跑来跑去。寻找一块“风水宝地”,然后嘴里唧唧喳喳地碎碎念个不停。估计爷爷是不待见我这个样子,摆了摆手,向我走来,一手握着桃树,我便屁颠屁颠地跟着他走。他说什么,我就使命点头。他让我拿什么,我就立马去拿。终于,我亲爱的桃树在爷爷的不辞辛劳下,落地了!聒噪的我又开始长篇大论。最后,惊叹对那棵桃树傻乎乎地笑:“今天太棒了!”
  到了学校里,我以十分自豪的姿态介绍了我种的两棵桃树,眼角荡漾着笑容。我已经什么笃定地承诺四年后请吃桃树。
  如今,已经是春天。我每次经过学校的那棵桃树,都会想起家门的那棵桃树。你是否一样好?虽然现在我还在城市里学习,不能天天看着你成长,但是我只要想到你,我会轻叹一声“今天真好呀”!
  点评:
  在小作者的笔下原来种棵桃树是如此有趣的事情。“他说什么,我就使命点头。他让我拿什么,我就立马去拿。”幸福就是那么简单,你喜欢就会记住细节,你喜欢你就能写出彩。
  生活就既是平淡更是多彩的。我们能否将生活的片段“点石成金”,就看你能否抓准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契合点”,一触发点,二感悟点,三情趣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点下手写,就不会无病呻吟、无事生非了。
  参考文献:
  [1]严育洪.“事”说师生关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家伦,高群.作文就是生活.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家伦.作文就是联想与想象.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6]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李鹏飞考上北大了,医学部本博连读。听到这个消息,作为他的班主任,恐怕我激动、高兴的心情不亚于他的父母。那一刻,做班主任八年的酸甜苦辣一幕幕呈现在眼前。结合这八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我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尊重与交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班主任,你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的成长、家庭、生活环境,甚至他身边的朋友。你要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用你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他。当发现学
摘 要: 从“移步换景”到“胸中山水”的转换,是“目识心记”的结果,是“游”的体验,是“可望”、“可游”、“可居”的步步升华。作者通过比较分析,重新认识传统山水画的特殊观察方式,亦是结合长期实践教学而获得的新的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方式。  关键词: 移步换景 胸中山水 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西文明激烈碰撞、“西学东渐”已成为主流之时,受到西洋绘画的影响,新式美术学校纷纷兴起
摘 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安全是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命脉。时刻把学生的冷暖安危、健康成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大学生安全教育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安全教育进公寓、进课堂、进网络及进校园四方面提出了几条建议性的对策,希望对各大高校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安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亟待
在法国童话《小王子》中,聪慧的狐狸告诉伤心的小王子,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原来在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是眼睛的发现,而是心灵的阅读。心灵的阅读就是情感的阅读。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值得我们用心灵去阅读,我们应让自己的心灵在诗韵中徜徉。阅乃无声的读,读乃有声之阅,阅与读,相得益彰。下面我就诗歌的阅与读两方面作分析。  一、诗歌的读——有声之阅  师生能否用声音传达出作品
摘 要: 本文以高职院校开设的《多媒体技术基础》为例,针对该课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等特点,开展以案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理实结合的课程改革。同时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尝试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与传统课程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旨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Moodle平台 模块化 教学设计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不断深入,在这种环境之下,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之中有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音乐欣赏课也不例外,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大胆创新,给予音乐欣赏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多媒体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它可以将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及优美的歌声有机地融为一体,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观地理解音乐的
摘 要: 要让课题研究常态化地开展对普通幼儿园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从课题研究常态化的现状和对策两大方面阐述了幼儿园应如何立足实践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  关键词: 课题研究 常态化 策略  一、课题研究常态化的现状  课题研究常态化是指幼儿园的课题研究要做到经常化、日常化,成为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成为教师基本的工作内容之一。  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很重要,但要让课题研究常态化地开展不是一件容易的
摘 要: 本文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能源的需求、中国能源的严峻形势出发,提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能源安全 依存度 页岩气  一、中国梦与能源面临的困境  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外媒体称之为“中国梦”。这就要求有更多更优质、更安全的能源来源和保障,而现实却是中国能源生
摘 要: 国外对英语教师信念的研究已有一定规模,但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公外部英语教师信念与教学的研究极少。作者通过对8名高职公外部英语教师的课堂观摩及访谈,从教师的语言理解、英语学习和教学、影响教学信念的因素,以及高成效教学信念等方面探讨教师信念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教师信念 课堂观摩 访谈法  1.引言  近年国内关于教师信念的研究,基本上都属
一、教学案例  在这学期的高三篮球选项课上,我让第4组的几个女生进行两人一组的传接球练习,因为我所带的几个组中,只有这个组有女生,所以每次上这个组的课,总要为他们单独安排活动内容。这几个女生对篮球有一定基础,但是比起男生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她们的练习内容都有别于男生。如上安排的练习是针对她们在平时3对3比赛中传接球失误太多,实战效果太差的事实。可是,过了一会,我看到她们正津津有味地三人一组进行三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