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举办地变迁的地域分析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始于1851年英国伦敦的世博会已走过150多年的岁月。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科技文化的发展、人类关注问题的日益深入。世博会也在不断发展与转变。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世博会举办地点与世界格局变化、大都市带分布及“江河湖海”位置等的关联,整理出世博会举办地变迁的规律。
  关键词:世博会 举办地 地域分析
  
  一、世博会举办地变迁的地域分析
  
  (一)世博会举办城市的空间变迁与若干年代世界格局的变化
  1851年处于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科学从这一时期开始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英国第一个成为了工业化国家。英国共举办6届世博会,其中5届集中于1851-1907年。1907年后英国对世博会的冷淡有以下原因:首先,英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不在,使原先借世博会来炫耀国力的英国无力再举办。其次,由英国举办世博会的理念所致。英国着重世博会工业展览的作用,与之相比较,法国更关注人类社会文化展示。虽法国国力也有下降,但并未降低对世博会的热情。再次,19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内部的外交与军事关系日益紧张。英国无暇顾及世博会。与此同时,美国对世博会举办热情高涨,于1893、1894、1897、1904年连续举办4届。这种狂热一直延续到经济大萧条的1933、1937年世博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是欧洲大陆霸权宣告结束的节点。以1945年为界。1851-1945年期间,共举办62届世博会,欧洲39届,美洲19届(其中美国13届),大洋洲2届,亚洲1届,非洲1届。1945年至今,共举办63届世博会,欧洲41届,美洲7届(其中美国5届),亚洲8届,大洋洲1届。1851-1945年期间,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洲,其余洲举办次数非常少。1945年至今,世博会举办地虽仍主要被欧洲大陆占据,但是美洲举办次数减少,同时,亚洲举办次数呈现增多趋势。
  1958年对现代博览会来说是重要的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一届综合性世博会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召开了。西欧历来是世博会举办地的集聚区,欧洲举办的83届世博会中,西欧36届、南欧26届、中欧15届、北欧6届。而从1958年开始,世博会在欧洲的格局开始变化。1958-2005年近50年期间,在欧洲举办的31届世博会中南欧占到12届,中欧11届,而西欧仅仅8届。当然要考虑定期举行的米兰“装饰艺术、现代工业及现代建筑国际展览会”,但仍要注意到,随着西欧国家对世博会的冷淡,中南欧国家,如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对世博会关注程度升高。德国在展会方面是世界强国,1958年后的中欧11届世博会有7届在德国举行。
  以上涉及时期。世博会主要被欧洲占据,美洲举办在减少,亚洲举办次数增多。而世博会在亚洲的举办正是以日本为代表。1970-2005年之间日本共举办5届世博会,其中大阪世博会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参观人数的纪录,并保持至今。总结日本历届世博会。其重要特点是高科技的使用,比如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IMAX影像系统。1970年后,亚洲的影响逐渐扩大。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首届专业世博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即将于2010年中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标志着世博会脚步正越来越广阔地影响世界。
  (二)世博会举办城市的空间集聚与世界大都市带的相关分析
  世博会作为一项全球性质的盛会,对举办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有着较高要求。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需要举办城市在经济、文化、创造力等方面具备实力,而且要求该城市所在区域拥有较强区域实习,为世博会举办的提供支撑力量。联系这个问题。考虑到世博会的举办与世界著名都市带可能存在关联,下面的论述将从城市的集聚带谈起。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是具有一定的集聚趋势的,尤其是欧洲、美国及日本表现较为明显。其中。在欧洲的西北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沿海地区,美国的西太平洋沿岸、五大湖周围及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地区等均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集聚趋势。
  根据下表,世博会举办地与6大都市带存在较大关联。举办地聚集区与大都市带出现程度较高的重合。6个戈特曼认为已经形成的大都市带中,除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以外,其余均已经出现了世博会集聚举办的现象。2010年即将于中国上海召开的世博会则正好填补了这一遗憾,世界城市群的发展与世博会的扩展在空间上基本达成一致。同时,戈特曼认为正在发展中的3个大都市带中,除“圣圣”集聚现象不够明显外,其余两个也与世博会举办地的聚集重合。
  分析大都市带的特点,其作为交通走廊的优势为世博会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多核心、密集的交互作用和庞大的规模为世博会提供强大的区域支撑,而处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则为世博会提供良好经济、文化基础。也正因为两者之间存在这些共性与互补,世博会的集聚与世界大都市带的分布“不谋而合”。
  (三)世博会举办城市的空间分布与世界“江河湖海”
  博览会的起源决定了其早期的商品展示功能。人们对工业机械的巨大热情和关注使得当时的世博会成为了工业品的展台。早期世博会举办鉴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多只能使用水路运输方式,世博会举办地因此与“江河湖海”结下了不解之缘。125届世博会中,共有82座城市的位置与“水”相关。其中46届的举办城市沿海,34届的举办城市沿重要的河流,2座城市靠近重要湖泊。由数据分析可知。“水边的城市”占了全部世博会举办城市的65.6%,世博会举办地与水或者说与水路有着密切的关联。
  随着世博会对工业品展览热情的减退,理念展示逐渐取代实物展示,对物资运输的要求减少,人流疏导也更多依赖航空和铁路等交通方式。但世博会举办地与“水”之间的关联依然存在,这里的“江河湖海”更多关照到世博会主题以及主题演绎中的理念落实。通过对82届沿海、沿河、沿湖世博会的梳理。得到以下结论:以1933年为界,之前的51届世博会有42届是在沿海、沿河或者沿湖的地区举办的。而1933-2005年之间,共74届世博会中只有40届的举办地是与海、河、湖关联性较强的,比例下降到54%,这与世博会展览方式的改变有密切联系。笔者分析认为,除了大都市自身成因与水陆位置的关系外,世博会举办地沿水发展主要基于两个原因:其一为世博会主题选择与“水”的相关将世博会引向水边。整理这40届世博会主题,有7届直接与水相关,人类对水资源的关注决定世博会与世界“江河湖泊”的关联不会消除。其二为世博会展示过程中对水景观的营造。正如举办8届世博会的巴黎。其历届世博会的规划与赛纳河沿岸开发结合,不仅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城市建筑,同时也完成了对城市未来空间的良好布局。在之后的世博会规划中,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1992年热那亚世博会等都延续着这种“通过对水景观的营造既完成世博会场地规划也建设良好城市环境”的思想。即将于2010年于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建设也是选择了跨越黄浦江两岸的区域,不仅将达成对世博会的景观美化,也将完成对上海城市空间的更新和重构。
  
  二、结语
  
  在世博会的时间成长基础上,世界各地不同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理念的共同推动使得世博会的发展在空间上具有了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其举办地点分布与世界格局变化、世界大都市带分布以及世界“江河湖海”位置有着相当的关联。
其他文献
尽管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目前中国纺织业实际完成投资额依然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期间纺织内外资企业投资表现迥异:内资企业的投资对整体拉动较大,私营企业贡献突出:而港澳台和
证人出庭作证在实践中是一个难题,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纵容证人作伪证,如果证人证言失实造成他人名誉权损害,符合侵权行为的四个构成要件的,完全应当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侵权
介绍了三相电源在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针对湿式电除尘电场要求运行在无火花或少火花方式下,水冲洗清灰工艺造成的电场瞬间变化,改进三相电源的控制策略。
钢渣作为冶金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之一,越来越受到环保的关注。采用国际权威专利数据源和主流情报工具,对钢渣利用专利技术进行分析,对各个国家的钢渣利用研究方向、国内钢铁
所谓"第七学期"现象是指学生从大四上学期开始就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找工作、参加招聘会等,使学校的教学安排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形."第七学期"现象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
公司引进一位人才要花费不少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都希望人才进来后能够扎下根来,全心全意为本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优秀人才的流失将是公司巨大的损失,也是公司领导层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因此每个公司都想方设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己所用。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司上下各方面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市场环境,不同业务类型的公司,以及人才的不同个人特点,决定了吸引人
本文对我国会计立法的历史演进情况做了简要阐述,分析了现行<会计法>贯彻实施十八年来的初步成效,对如何进一步实施<会计法>谈了应有良好的执法环境、应完善相配套的法规等看
2017年11月24日,在政府相关部门主管领导、行业专家学者和拆解企业负责人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持召开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行业大会成功举办。
会计模拟实习过程中会计工作环境难以仿真,会计核算方法运用不全,会计监督职能的履行也无从得到体验.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学生毕业实习更适宜到具体企事业单位去"真刀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装